提到騰訊,你會想到什麼?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還是改變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微信?
騰訊始終秉持「拜用戶學」的理念——與其讓設計者自我滿意,不如讓用戶真正滿意。本文將回顧騰訊的成長歷程,觀察騰訊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進化,成為跨足社交、遊戲、金融科技與雲服務的全方位科技巨頭。
延伸閱讀:
為什麼要讓對手比你更強大?從衰退到轉型,阿里巴巴、Google如何成為生態系顛覆者|怪獸科技公司
騰訊的核心能力在於掌握人際關係網路,由此發展出多元業務:
1998 年 11 月,馬化騰、張志東等 5 位創始人在深圳南山區創立了騰訊。最初,他們的產品是「無限網路尋呼系統」,這款產品試圖結合網際網路和 BB Call,讓用戶能接收新聞和郵件。然而,隨著手機快速普及,BB Call 逐漸被淘汰,這項產品也走到了盡頭。
就在這時,馬化騰的團隊發現了新的契機。以色列推出的即時通訊工具 ICQ 風靡全球,迅速吸引了千萬用戶,並被美國線上(AOL)收購。因此騰訊受到啟發,於 1999 年 2 月推出了自己的中文即時通訊工具 OICQ,也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 QQ。
雖然市場上已有類似的產品,但騰訊觀察到中國用戶的獨特需求:網吧上網成為主流,電腦經常更換。因此,他們將好友列表和聊天記錄保存在伺服器上、而非客戶端,解決了用戶的痛點,讓 QQ 迅速累積了口碑和大量用戶。
延伸閱讀:
用戶說的一定好?PM必懂,現代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的三大關鍵|實戰篇|怪獸科技公司 S2E10.1
雖然 QQ 擁有大量用戶,但當時並沒有找到合適的變現模式,市場對騰訊的前景持懷疑態度。隨著 QQ 的用戶暴增,騰訊面臨伺服器壓力劇增的問題,而公司資金也迅速告罄。公司帳戶一度僅剩 1 萬元,馬化騰和他的團隊甚至考慮賣掉公司。
幸運的是,1999 年底,中國的風險投資市場開始活躍,儘管 QQ 尚未盈利,但基於國外類似產品的成功經驗,騰訊在 2000 年成功獲得了 220 萬美元的融資,並出讓了 40% 的股份。這筆資金來得正是時候,讓騰訊躲過了隨後爆發的網路泡沫危機。
即便得到融資,盈利難題依然存在。2000 年,騰訊與中國移動「移動夢網」服務合作,推出了手機版 QQ,透過中國移動收取費用,並按 15:85 的比例分成,成為騰訊的第一個穩定收入來源。然而,這種模式過於依賴中國移動,無法完全掌控命運。
為了尋找自主的盈利模式,騰訊嘗試了廣告、會員制和企業 QQ 等多種變現方式,但效果不佳。轉機出現在借鑑韓國 Sayclub 的成功經驗,騰訊推出了虛擬道具「QQ秀」,讓用戶可以購買虛擬服飾和造型,迅速受到年輕用戶歡迎。QQ 秀上線半年,購買用戶就達到 500 萬,讓 QQ 終於找到了一種穩定且可控的獲利模式。
隨著網路技術發展,即時通訊與電子郵件的整合趨勢逐漸明顯,當時微軟的 Hotmail 相當領先,為了鞏固騰訊在即時通訊和郵件市場的技術實力,2005 年,騰訊收購了張小龍的 Foxmail。張小龍的加入,成為騰訊日後發展微信的重要轉折點。
騰訊靠著 QQ 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基礎,似乎已經在流量戰場上取得勝利。然而,「流量」並不等於「影響力」和「廣告價值」,尤其 QQ 用戶群主要是 25 歲以下的青少年,這些用戶在廣告主眼中被視為「低含金量人群」。
更糟糕的是,騰訊遲遲找不到自己的「媒體態度」,無法像新浪那樣掌握公共話語權,導致媒體價值無法與流量匹配,廣告收入也被新浪、搜狐、網易等對手甩在後面。
中國互聯網產業歷經三次「圈地運動」。第一次是在 1999 年,新浪、搜狐、網易以新聞入口站穩腳跟。2007 年後,入口網站陷入瓶頸,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分別靠搜尋、電商、即時通訊反超,成為「BAT 三巨頭」。
但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 2012 年,智慧手機普及引發第三次「圈地運動」。移動互聯網崛起,將用戶重心從電腦端轉移到手機端。這時,騰訊成為最大受益者,2010 年的利潤甚至超過百度、阿里巴巴、新浪和搜狐的總和。然而,隨之而來的質疑聲浪和競爭對手的圍攻,最終在「3Q 大戰」中爆發。
2010 年,騰訊遇上 3Q 大戰,起因源自 360 指控 QQ 侵犯用戶隱私,並推出「隱私保護器」作為反制工具。騰訊隨即回應,要求用戶在使用 QQ 時必須卸載360 軟體,引發了用戶反彈,輿論隨即爆發,將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推向白熱化。
2010 年,騰訊與安全軟體公司奇虎 360 爆發「3Q 大戰」,起因是 360 指控 QQ 侵犯用戶隱私,並推出「隱私保護器」作為反制。騰訊隨即回應,要求用戶在使用 QQ 時必須卸載 360 軟體,這引發用戶強烈反彈,輿論風暴一觸即發。儘管最終法院判決支持騰訊,但公司形象在公眾眼中受損。
這場危機讓馬化騰意識到,封閉策略已難以維持,騰訊隨即宣布戰略轉型,推動開放生態、舉辦開放者大會,逐步開放 QQ 空間和應用平台,重新建立與用戶和開發者的信任,也為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有趣的是,3Q 大戰並未顛覆中國互聯網產業,反而成為 PC 時代的終結。隨著智慧手機普及,所有競爭者都轉向移動互聯網的新戰場。就在新浪微博看似將取得壓倒性優勢時,張小龍團隊推出了微信,騰訊憑藉微信成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重新站穩腳跟。
2011 年,張小龍團隊推出微信,憑藉簡單的設計、免費的語音對講功能,以及「搖一搖」等趣味互動,迅速取代 QQ,成為新的社交中心。微信每月活躍用戶超過 10 億,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應用。
隨著微信用戶的快速增長,騰訊看到了進軍支付領域的機會。微信紅包的誕生,憑藉簡單有趣的互動設計,一夜之間席捲全國,不僅讓傳統的紅包文化數位化,更促使微信支付迅速普及,成為中國數位支付的主流工具。
微信支付的崛起並非偶然。背後是騰訊對金融科技的精準布局,將支付功能無縫整合到社交平台中,滿足用戶即時支付的需求。隨著越來越多商家和用戶養成微信支付的習慣,騰訊逐步構建出一個涵蓋社交、支付、生活服務的完整生態系統。
隨著數位生態逐步完善,騰訊的野心不再侷限於消費互聯網。2018 年,騰訊宣布「工業互聯網」戰略,正式進軍企業級服務領域,致力於協助傳統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這一轉型標誌著騰訊的業務版圖擴展到工業、金融、教育等領域,從單純的消費者服務商躍升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合作夥伴。
2019 年,騰訊進一步提出「科技向善」的企業使命,強調科技應帶來正面的社會影響,隨後大舉進軍 AI 和雲服務領域。2023 年,騰訊自主開發並推出了基礎 AI 模型「騰訊混元」,象徵在 AI 和雲計算領域的深度佈局。
回顧騰訊的雲服務發展,並非突如其來。QQ 的設計從一開始就包含雲端存儲和資訊分享功能,某種程度上,QQ 本身就是一朵雲。經過十多年的積累,騰訊在雲端技術上的能力逐漸成熟,最初用於支撐 QQ、QQ 空間、微信等海量應用的穩定運行,並向外提供雲端服務。疫情期間,騰訊會議、微信視頻號等產品廣泛應用,造福遠端工作和內容創作者,也讓騰訊的雲端技術走向實體經濟。
延伸閱讀:
「精英日課」萬維鋼《拐點》:人要比AI凶!AI顛覆世界的前夜,你如何掌握未來主導權|怪獸科技公司
回顧騰訊的成長歷程,離不開對國外模式的學習與複製。這正符合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的時光機理論,即先進國家的互聯網模式被引入中國,百度對應 Google,阿里對應亞馬遜,而騰訊則對應 Facebook。QQ 亦非開創即時通訊的第一個款體,但騰訊透過本土化的微創新,成功滿足了中國用戶的需求,在模仿的基礎上迅速站穩腳跟。
然而,模仿只是起點,隨著技術演進,行動網路時代讓 QQ 逐漸失去光彩,騰訊選擇自我顛覆推出微信,憑藉簡潔設計與便捷功能,完成了企業的「第二曲線」延伸,成功地在變革中找到新的增長動能。
這種自我顛覆的勇氣,讓騰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重生。如果當時未選擇革新自己,騰訊可能會被其他競爭者取代。正因為勇於放下舊模式,擁抱新時代需求,騰訊才能從模仿者蛻變為自主創新的引領者,持續引領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
延伸閱讀:
矽谷阿雅專訪(中)老闆跟你想的不一樣!台灣要不要模仿美國科技巨頭?5大科技商業難題一次解!|怪獸科技公司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