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
書裡講述著當我們在決策時,會因思考上的偏誤、誤區,可能讓我們有著過度自信;還是開始先射箭再畫靶;又或是對反對證據視而不見。進而最後就此誤判了形勢,做出錯誤的選擇。
甚至當我們得到不好結果時,是否,總是內心會有一個聲音:
「早知道如此,我就……」
如果早知道這訊息,我就不會繼續做了;要是早注意到徵兆,我怎麼會這樣選;沒有這變數,我也不會這麼慘。但這些變數、徵兆、訊息,是在最後一刻才冒出,又或是其實它們一直都在,只是我們視而不見罷了。
這種對細節的忽視,不只會存在於重大決策中,就連日常的微小選擇,也是頻頻發生並且影響,例如清理衣櫃時的掙扎。
當我們打開需要清出空間的衣櫃時,仔細看著裏頭衣服,都有著曾經的汗水、熱血以及淚水,才發現,這些都是我們所擁有的寶物。最後依依不捨的關上門板,卻什麼都沒有清理出來,只因為我們害怕失去,曾經擁有的事物。直到搬家時才會真正面對,當初沒有捨得的後果。
而像這類的思考偏誤,它們又是如何在腦中悄悄運作的?大概就像是手機遊戲中,那些吸引沒空玩遊戲的用戶,所專門設計出的功能,例如自動導航移動、一鍵掃蕩任務、放置即可練功升等。
這帶給我們許多的方便,但也因太過便利,反倒當路上有巨大坑洞,或是遇到超出等級許多的強,
我們卻沒意識到危機,回神時已經滅團。
那麼你是否想過:
「既然會讓我們錯誤,那麼就將這些偏誤,全都消滅掉。」
但遺憾的是,這些偏誤全都來於我們的本能。甚至可以說,是為了讓種族能生存延續下去,所產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就像數十、數百、數千年前,當我們確保了足夠食物後,便不會繼續思考第十處、第百處的果樹
會在這座森林的哪個角落;或是當我們即將失去手上資源時,如同象徵喪失生存機會,因此會將注意力都放在上面。
這些本能如同刻印一般,深植在基因中。唯一不同的是,當到了現在的生活,生死存亡,可能已非每天面對的第一要務。但這樣的時代,也不過是百年都不到的日子,本能並未持續的演化,來適應現在的生活。
甚至說它僅僅是我們大腦,在盡忠職守的,減少我們大腦無謂消耗,所產生的省電模式。要將其消滅,如同要去動到電腦的基本設定。
唯一真正能做的,反而是持續注意自己,是否又即將落入眼前坑洞。透過理論的實作、自制力的制約、以及將想法從失去轉變成獲得,好讓自己,在即將踏入坑前將腳收回。
如同上週的七大罪一樣,我們所擁有的慾望,或是這週提到的各種偏誤,全都是為了生存,所持續演進而來的產物,並非是能輕易切割捨棄的。
該說有趣嗎?還是純屬巧合?當上週在撰寫這本書讀書會講稿時,知名音樂頻THE FIRST TAKE,
邀請日本團體—綠黃色社會。
表演了去年,他們在《藥師少女的獨語》所演唱的片頭曲—花になって - Be a flower。雖然整首歌詞的意境,更像是在講述著男女之情。但其中的歌詞:
「試著品味吧,因為你的毒是我的解藥。」
「放輕鬆吧,因為你的黑暗是我的光芒。」
或許,偏誤與原罪就如同這首歌,毒藥與解藥有時只是用量的差別。我們接受它們是本能的一部分,並且學習掌控與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