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大腦的「意識盲區」悄悄拖累你!

更新於 2024/12/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以為自己的意識很可靠嗎?其實,意識雖然是我們的理性導航員,但它並非完美,反而經常被自己的「盲區」所限制。這些盲區可能讓我們猶豫不決、逃避問題,甚至錯過改變人生的好機會!來看看意識的六大盲區,以及如何突破它們。


1. 注意力狹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意識喜歡專注,但它的聚焦範圍很小,常讓我們過於執著一個細節,而忽略全局。

例子:在解決小問題時,卻忘了檢查整體方向是否正確。

解法: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只專注了一部分?這件事的全貌是什麼?」

raw-image

2. 過度分析:想太多,做太少


意識喜歡邏輯和分析,但當它陷入「想過頭」時,反而讓人遲遲無法行動。

例子:花太多時間比較選項,最後什麼都沒選。

解法:設置一個時間限制,提醒自己:「不需要完美答案,80%就夠了。」



3. 忽略情緒:只用腦袋,不用心


意識專注於理性,往往忽視情緒的真實需求,導致身體和心靈都疲憊不堪。

例子:明知道該休息,但因為覺得「還能撐」,繼續過度工作。

解法:學會傾聽情緒和身體信號,問自己:「我現在需要什麼?」



4. 自我防禦:逃避真相,合理化錯誤


意識不喜歡面對讓自己難堪的事,會用各種理由合理化錯誤,甚至完全忽視問題。

例子:不承認自己做錯,卻把責任推給外部原因。

解法: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練習接納批評,讓自己進步。



5. 被框架限制:跳不出固定思維


意識習慣依賴舊的思維方式來解決新問題,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例子:用過去的方法處理新的挑戰,但發現根本行不通。

解法: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或者暫時放下問題,讓靈感自然湧現。



6. 信息過濾:選擇性專注,錯失關鍵


意識會專注於與目標相關的信息,但這種「選擇性注意」可能忽略其他重要的線索。

例子:專注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卻忽視其他部門的重要反饋。

解法:多花時間聽取不同意見,主動回顧是否有遺漏的訊息。



結語:突破意識的限制,放大你的可能性


意識是我們的大腦工具,但它並不完美。當你注意到自己的注意力過於狹窄、分析過度、忽視情緒時,試著停下來,用新的方式看待問題。相信你的下意識,它可以幫助你跳出盲區,找到更有效率、更靈活的解決方法!

人生的突破,從看見盲區開始!你的意識盲區是哪一項?快來分享吧!

avatar-img
5會員
127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下意識是我們的「自動導航」,快速又高效,但它也有六大盲區:害怕改變、忽略細節、逃避困難、過於相信直覺、專注小成功、被表面吸引。比如,總是抗拒嘗試新事物,或只做眼前的小任務,卻忘了長遠規劃。這時,我們需要用意識來補位:挑戰舒適圈、細心檢查資訊,反思行動的意義。用意識與下意識合作,才能真正掌握人生方向!
知識,不只是會回答問題的「知道」,還有從經驗中體會到的「認識」。知道讓我們了解事實,認識讓我們理解背後的意義。當你把學到的東西用起來,問問「為什麼」,並從錯誤中學習,知識才會變成真正有用的能力。知識的力量,不在於它有多深,而在於你能不能用它讓生活更有價值。知道,是起點;認識,才是成長的關鍵!
想變強,就像跑步得先跑穩一樣。Zone 2 訓練告訴我們,80% 的時間都用來穩定累積,剩下 20% 再來挑戰極限。這道理用在能力培養上也一樣,穩固基礎、累積習慣、用對方法,才能一步步變強。別急著速成,也別害怕開始,學會找到自己的節奏,每天進步一點點,成長就會悄悄發生。
成功和失敗的差距,常常就在那「多一點」的細節裡。多一點準備,多一點觀察,多一點調整,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每一次多一點,都是讓自己更好的機會,努力不需要巨大改變,但需要這些累積的「多一點」。
「差一點」不是失敗,而是成長的開始!那種目標近在眼前卻沒能完全達成的感覺,會激發你再試一次的動力,讓你找到方法、調整步伐,變得更聰明也更堅韌。別害怕這一點點的差距,它是你的練習場、你的成長空間,也是每一次小小勝利的積累。再努力一點,成功就會離你更近!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伸手一抓,好像差一點點就能碰到目標;心裡想著:「再努力一下就好了!」這就是「跳一跳,搆的著」的智慧,一種輕輕跳起、跨出舒適區的力量。它不需要你拼命去追求完美,而是讓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看到進步、找到成就感。
下意識是我們的「自動導航」,快速又高效,但它也有六大盲區:害怕改變、忽略細節、逃避困難、過於相信直覺、專注小成功、被表面吸引。比如,總是抗拒嘗試新事物,或只做眼前的小任務,卻忘了長遠規劃。這時,我們需要用意識來補位:挑戰舒適圈、細心檢查資訊,反思行動的意義。用意識與下意識合作,才能真正掌握人生方向!
知識,不只是會回答問題的「知道」,還有從經驗中體會到的「認識」。知道讓我們了解事實,認識讓我們理解背後的意義。當你把學到的東西用起來,問問「為什麼」,並從錯誤中學習,知識才會變成真正有用的能力。知識的力量,不在於它有多深,而在於你能不能用它讓生活更有價值。知道,是起點;認識,才是成長的關鍵!
想變強,就像跑步得先跑穩一樣。Zone 2 訓練告訴我們,80% 的時間都用來穩定累積,剩下 20% 再來挑戰極限。這道理用在能力培養上也一樣,穩固基礎、累積習慣、用對方法,才能一步步變強。別急著速成,也別害怕開始,學會找到自己的節奏,每天進步一點點,成長就會悄悄發生。
成功和失敗的差距,常常就在那「多一點」的細節裡。多一點準備,多一點觀察,多一點調整,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每一次多一點,都是讓自己更好的機會,努力不需要巨大改變,但需要這些累積的「多一點」。
「差一點」不是失敗,而是成長的開始!那種目標近在眼前卻沒能完全達成的感覺,會激發你再試一次的動力,讓你找到方法、調整步伐,變得更聰明也更堅韌。別害怕這一點點的差距,它是你的練習場、你的成長空間,也是每一次小小勝利的積累。再努力一點,成功就會離你更近!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伸手一抓,好像差一點點就能碰到目標;心裡想著:「再努力一下就好了!」這就是「跳一跳,搆的著」的智慧,一種輕輕跳起、跨出舒適區的力量。它不需要你拼命去追求完美,而是讓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看到進步、找到成就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眼睛是我們與外界接觸的重要窗口,根據研究,眼睛流失了80%的能量。文章探討眼睛能量流失的原因、提升眼睛能量的方法,以及如何通過環境保護和能量療癒來維持和增強這一重要能量源。
Thumbnail
如何指引視障者。怎麼幫助他們、他們出門的原因和難題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眼睛是我們與外界接觸的重要窗口,根據研究,眼睛流失了80%的能量。文章探討眼睛能量流失的原因、提升眼睛能量的方法,以及如何通過環境保護和能量療癒來維持和增強這一重要能量源。
Thumbnail
如何指引視障者。怎麼幫助他們、他們出門的原因和難題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