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定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值得定律:專注於值得做的事情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往往被人們忽視。這一定律揭示了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當一個人從事自認為不值得的事情時,通常會採取冷嘲熱諷或敷衍了事的態度,結果不僅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成功,也難以產生成就感。


不值得定律的三個關鍵因素


什麼樣的事情值得去做?這通常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

1. 價值觀

符合個人價值觀的事情,才最能激發內心的熱情與投入。如果某件事與價值觀背道而馳,那麼即使完成,也難以感受到意義。

2. 個性與氣質

事情是否與個性氣質匹配至關重要。例如,一個外向、善於交際的人,可能難以適應需要長時間孤獨處理檔案的工作;反之,內向的人也不適合需要頻繁與陌生人打交道的職位。

3. 現實的處境

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處境下,意義與價值可能大相徑庭。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跑腿或打雜的工作,可能覺得毫無價值;但一旦被提拔為領班或經理,你對這份工作的看法可能會完全改觀。


不值得定律的管理啟示


許多人常因迷茫而投入到不值得做的事情中,結果浪費了時間與精力。以下四個理由說明了,為何我們應該絕對避免做不值得做的事情:

1. 虛幻的完成感

做不值得的事,會讓人誤以為自己正在完成某些目標。實際上,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可能換來的只是短暫的自我安慰或虛假的滿足感。

2. 消耗有限資源

資源(時間與精力)是稀缺的,若耗費在不值得的事情上,便無法用於更有價值的目標。

3. 活動的必然性陷阱

社會學家韋伯曾警告,活動的單純規律性可能演變為必然性。一旦投入到不值得的事情上,它會逐漸形成習慣,令人難以脫身。

4. 不值得的連鎖反應

做了不值得的事情後,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維持它,甚至找理由為其正當化,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不值得定律”提醒我們:做事情前應三思,選擇值得投入的事,避免浪費有限的資源,讓生活更有意義與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栗子的札記
2會員
22內容數
關於人類的觀察記事與心理學的手札。
栗子的札記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惡魔效應」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指的是當我們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物產生負面印象後,這種印象會影響我們對其其他特質的評價,使我們傾向於全盤否定,甚至進一步妖魔化對方。
Thumbnail
2025/02/09
「惡魔效應」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指的是當我們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物產生負面印象後,這種印象會影響我們對其其他特質的評價,使我們傾向於全盤否定,甚至進一步妖魔化對方。
Thumbnail
2025/01/20
手錶定律的意思很簡單:一個人有一隻手錶時,能知道現在幾點,但如果同時有兩隻手錶,卻會因為時間顯示不同而不知道該信哪一個。多一隻手錶不會讓時間更準確,反而讓人困惑。
Thumbnail
2025/01/20
手錶定律的意思很簡單:一個人有一隻手錶時,能知道現在幾點,但如果同時有兩隻手錶,卻會因為時間顯示不同而不知道該信哪一個。多一隻手錶不會讓時間更準確,反而讓人困惑。
Thumbnail
2025/01/11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提到過這樣一段話:“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Thumbnail
2025/01/11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提到過這樣一段話:“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寫這篇文章 動機 近日,我閱讀了一位格友的文章〈努力,真的會不會變成一件不重要的事?〉。作者在文中寫到:「努力就能成功」的等式似乎真的不靈了;這篇文章讓我陷入了思考,怎麼樣才算努力?成功又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努力了,但似乎看不到成果或改變的跡象?經過幾天的梳理,我決定整理出這篇心得。
Thumbnail
為什麼我寫這篇文章 動機 近日,我閱讀了一位格友的文章〈努力,真的會不會變成一件不重要的事?〉。作者在文中寫到:「努力就能成功」的等式似乎真的不靈了;這篇文章讓我陷入了思考,怎麼樣才算努力?成功又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努力了,但似乎看不到成果或改變的跡象?經過幾天的梳理,我決定整理出這篇心得。
Thumbnail
當一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 並反覆失敗後會形成【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 在這樣的信念底下, 會導致不想努力、 不想嘗試或不願意付出時間去做以前未曾嘗試過的事情。
Thumbnail
當一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 並反覆失敗後會形成【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 在這樣的信念底下, 會導致不想努力、 不想嘗試或不願意付出時間去做以前未曾嘗試過的事情。
Thumbnail
沒有100%的完美計畫,也不要追求100%的完美狀態再展開行動,我們不用等到很厲害再開始,因為要開始才會變得很厲害。
Thumbnail
沒有100%的完美計畫,也不要追求100%的完美狀態再展開行動,我們不用等到很厲害再開始,因為要開始才會變得很厲害。
Thumbnail
許多人會告訴你,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要有耐心。但是,很多人卻因此犯下一個錯誤 …
Thumbnail
許多人會告訴你,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要有耐心。但是,很多人卻因此犯下一個錯誤 …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21頁,原則12:幸運眷顧勇敢的人 勇氣該被視為最重要的品德,因為其他德行都必須建立在它上面。 你該試著為生活注入更多的勇氣。滿懷信心跨出第一步,大膽朝夢想的方向移動時,一切天助才有機會發生。 人們從小就學會對未知恐懼 破壞性批評使你退縮,如果你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21頁,原則12:幸運眷顧勇敢的人 勇氣該被視為最重要的品德,因為其他德行都必須建立在它上面。 你該試著為生活注入更多的勇氣。滿懷信心跨出第一步,大膽朝夢想的方向移動時,一切天助才有機會發生。 人們從小就學會對未知恐懼 破壞性批評使你退縮,如果你
Thumbnail
喬登.彼得森《超越次序:新的12條生存法則》的第七条法则是尽你最大的努力做一件事,看看会发生什么 (Work as hard as you possibly can on at least one thing and see what happens)。人类总是言行不一....
Thumbnail
喬登.彼得森《超越次序:新的12條生存法則》的第七条法则是尽你最大的努力做一件事,看看会发生什么 (Work as hard as you possibly can on at least one thing and see what happens)。人类总是言行不一....
Thumbnail
其實世界上的道理就是那些,真要說的話,人人都會說,但是最困難的,是身體力行的去做。不管是心理的勵志、還是做事的態度,從小到大,應該都聽過了許多,但是知道歸知道,有沒有真的去實踐,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其實世界上的道理就是那些,真要說的話,人人都會說,但是最困難的,是身體力行的去做。不管是心理的勵志、還是做事的態度,從小到大,應該都聽過了許多,但是知道歸知道,有沒有真的去實踐,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88% 人都無法兌諾新年計劃….)  你想成為更優秀的人嗎? 沒人不想變更好,只不過原來生活模式是一種毒癮,導致培養一個好習慣成敗的原因,估計是因為我們國中沒把物理學好…. 牛頓的第一定律,你還記得嗎? 牛頓第一定律: 任何物體都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Thumbnail
(88% 人都無法兌諾新年計劃….)  你想成為更優秀的人嗎? 沒人不想變更好,只不過原來生活模式是一種毒癮,導致培養一個好習慣成敗的原因,估計是因為我們國中沒把物理學好…. 牛頓的第一定律,你還記得嗎? 牛頓第一定律: 任何物體都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