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二十三最後一位主角(因為會有一些附傳),不過連結感覺已經往天外天去了?某方面來講也是一個反璞歸真,最後這位孔穎達孔老師,其實國高中好像會教的。
《五經正義》作者,十八學士之孔穎達。
為什麼說反璞歸真呢?因為傳說中的文中子王通,本身就是「六經大師」。但王通的版本,並不是唐宋的「公定版」。
孔穎達,字仲達,冀州衡水人也。
震撼了,繼四位「山西大師」之後,山東姓孔的出現了,一個打你們四個有木有?
不要看他祖籍畫在冀州,人家可是大唐認證孔子第三十二代子孫。
他爸叫孔安。
跟十幾歲才會寫文章的凡人不同,孔穎達八歲就開始學五經,不但會寫文章還會算數學。不是科學家,是史家。
孔穎達早年以教書為業,大業初年舉明經科,高第,應該說特別優秀。
《舊唐書》記錄科舉高第的人不多,某方面也顯示出唐朝科舉做秀的成分大於實際用途。但孔小夫子是有真才實學的,當時隋煬帝徵召各地儒官到洛陽,跟他的國家級學者開辯論會。
孔穎達雖然只是河內博士,年紀又輕……約三十歲,武官那是盛年,文官只是菜鳥。但孔穎達一整個技壓群儒。
欸不是,你要知道諸葛亮去東吳嗆人家,也得帶個保鑣趙雲(三國演義)。
孔穎達不懂官場奧秘,以為真理就是辯到底,馬上就出大事了。
這時候,還好楊玄感收留了他,才避過災禍。
不過,孔穎達也沒有跟著楊玄感一起造反,而是在隋末混亂時,躲到了虎牢關那一帶。這一躲,就直到李世民打敗王世充後,才把孔夫子找了出來,加入他的秦府文學館。
孔穎達不是達官貴人,就算還有教書勢力也不會大,李世民把他挖出來,絕非偶然。
其實讀史首重脈絡,簡單說,孔穎達並非當時唯一的「孔子傳人」。竇建德的大臣孔德紹才是打著孔子招牌的「強者」。
也就是說,李世民要殺孔德紹?可能比殺竇建德還難。但這時候如果李世民手上有另一個「能服眾儒」的孔子傳人,就沒那麼難了。
不過的不過,李世民很快就失去了山東,所以這個活招牌也就是供著而已,沒什麼實際作用。一直到六四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的「版圖」再次成為了天下,畜養多年的孔穎達就可以拉起來了。
李世民還按照老爸的套路,給孔穎達封了「曲阜縣男」,不是衡水縣男,其意不言自明。
孔穎達曾經跟李世民說明過,論語裡頭提到的一些問題。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這句了:「若其位居尊極,炫耀聰明,以才凌人,飾非拒諫,則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滅亡,莫不由此也。」
簡化一下,李世民問的就是:「論語裡面為什麼有一段在教人裝B?」
孔穎達說了一串的結論就是:「不是裝B,是你鋒芒去得太盡覺得自己太棒,國家就會滅亡了。」
講真的其實就是紂王的故事啦。
這段被節錄下來,除了確實成為後來李世民為人君的準則,同時也在搧世民之子李承乾巴掌。
太子李承乾被杯葛的最大缺點,就是「飾非拒諫」這件事。
是的,孔穎達早年沒做什麼,貞觀七八年那裡就開始「輔佐太子李承乾」了。但因為孔穎達學識豐富,加上主題曲跟魏徵又相近,所以不知不覺就被魏徵算進派系裡啦。
修史,修禮,魏徵都帶著孔穎達。
就孔穎達傳的角度來切,王通事為造神的機率大概就超過八成了。
孔小夫子可不是王通弟子,如果房玄齡跟魏徵他們真的出於某一個學派,要大方接納另一派的宗師可不容易。
問題就在那兩成,問題就在脈絡:孔穎達要到貞觀十四年,實在拿太子李承乾沒辦法之後,才做了《五經正義》。
以前面的整理來說,孔穎達跟主政團隊本來沒有交情,但被魏徵試圖拉攏,可他還是想走在自己的路上。這一點,跟顏師古的狀況極其相似。
而事實上,從修五禮到五經正義,顏師古也都是他的好夥伴。他們這種,屬於「李世民派給太子」的團隊。如果以軍隊來說,就是監軍。傳達指令輔助作戰,基本上像曹操允許監軍殺將軍那是特例。
所以我們在這裡也可以回到「貞觀太子之亂」的原點。
李承乾有沒有壞掉?有,因為李世民派去的監軍都一致表示,李承乾不聽話。
這還是在主政團隊大量向監軍釋出善意後的結果。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你,李建成當年沒這回事,他並沒有被校長老師同學都告狀。
孔穎達從貞觀十一年,就因為直諫太子領賞。到了貞觀十四年,他開始表示真的是講不聽罵不動了。也就在同一個時間段中,魏王李泰開始編輯《括地志》,十四年,李世民特地去了李泰在朱雀大街上的府邸,免除了街坊的租賦。
這就是一個比較明顯的點:當太子被東宮師長杯葛,而皇上又特意去嘉獎另一名皇子……
於是,太子自危,魏王勢強。
很多檯面下的事情,就開始湧動了。
貞觀十七年,孔穎達在太子出事之前,先一步退休了。
雖然並未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孔穎達的畫像一樣被收進了凌煙閣,並於數年後過世。
中間只有一個,跟令狐兄一樣牽涉到高宗的小故事。
當時有一個小時候出家當過和尚的儒學者馬嘉周,對《五經正義》提出了質疑,而且得到許多認同。
原本李世民要求孔穎達等人修訂,結果並未完成,孔夫子就退休了。
馬嘉運本是隱士,貞觀十一年出來當官。
在貞觀太子之爭結束後,新任的太子李治就把馬老師徵召過去,不過馬老師不到兩年後就過世了。
傳二十三以此做結尾,挺可怕的。
多少是在暗示,十多歲的李治,並不是突然「漁翁得利」。
早有一些人,試圖把貞觀太子之爭導向兩敗俱傷的局面。
箭頭,毫無疑問的只能指回李世民的外戚。
鮮卑文化的守門人。
長孫無忌與高士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