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膜逆流 (AR) 診斷與治療的 2024 年最新進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主動脈瓣膜逆流 (AR) 診斷與治療的 2024 年最新進展

🔴 前言

  • 主動脈瓣膜逆流 (AR) 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會導致血液從主動脈逆流回左心室,造成心臟負擔增加。
  • 演講將重點介紹 AR 的檢測、治療方式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 AR 的檢測與追蹤

🟢 AR 檢測的挑戰

  • AR 的檢測在許多情況下非常困難。
  • AR 的死亡率很高,特別是對於出現 3 級或 4 級心臟衰竭症狀 的患者,5 年內的死亡率高達 72%
  • 左心室 (LV) 功能和大小是預測死亡率的重要指標。
  • 左心室功能越差、左心室尺寸越大,死亡率越高

🟢 ACC/AHA 瓣膜指南

  • 將有症狀的嚴重 AR 歸類為 D 期,無症狀的嚴重 AR 歸類為 C 期。
  • 提供了 AR 介入治療的時機建議。
  • 有症狀的患者、接受其他心臟手術的患者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數 (EF) 低於 55% 的患者,都屬於一級適應症
  • 其他二級適應症則考慮左心室大小和尺寸。

🟢 心臟超音波 (Echo)

  • 仍然是診斷、分級嚴重 AR 和進行連續追蹤的主要和一線工具。
  • ACC/AHA 建議對嚴重無症狀的 AR 患者每 6 到 12 個月進行一次超音波心動圖檢查。

🟢 美國超音波心臟學會 (ASE) 指南

  • 指出 AR 的量化非常複雜。
  • 需考慮多種參數,包括逆流射血分數、逆流容積、逆流速度、逆流時間和壓力半衰期。
  • 建議綜合考慮所有參數來對 AR 進行分期或分類。

🟢 心臟超音波的局限性

  • 無增強劑的心臟超音波在評估左心室射血分數方面的準確性較差,與心臟磁共振成像 (MRI) 相比。
  • 使用顯影劑的心臟超音波可以提高評估的準確性,但並非所有實驗室都常規使用顯影劑。
  • ASE 室腔指南指出,根據線性尺寸計算左心室大小可能不準確,應使用容積測量。
  • 然而,目前的指南仍然使用線性尺寸作為二級適應症來決定是否進行 AR 手術。

🟢 心臟磁共振成像 (MRI)

  • 可用於評估 AR,提供左心室大小和功能的量化數據。
  • 但心臟 MRI 並不普及,且結果的準確性取決於判讀者的專業知識。

🔵 AR 的治療方式

🔴 AR 的治療現況

  • 由於上述檢測上的挑戰,嚴重 AR 經常被低估,導致治療不足
  • 歐洲一項研究顯示,約 75% 的嚴重有症狀 AR 患者未接受治療
  • 未接受治療的患者通常為女性、老年人或左心室射血分數低的患者。

🟢 藥物治療

  • 指南建議對無左心室功能障礙的無症狀患者可以使用藥物治療。
  • 但一項較早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顯示,血管擴張劑治療並不能減少無症狀嚴重 AR 患者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AVR) 的需求
  •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ACEI) 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 (ARB) 的效果與安慰劑組相同

🟢 外科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SAVER)

  • 對於嚴重 AR 且左心室功能保留的患者,SAVER 可以顯著改善長期存活率。
  • 未接受 SAVER 的患者 30 天內死亡率約為 30%
  • 左心室射血分數低於 35% 的患者,若未接受 SAVER,預後非常差。

🟢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TAVR)

  • 目前 TAVR 的指南建議主要針對主動脈瓣狹窄,而非純粹的 AR。
  • 長期以來,TAVR 一直被非適應症地用於治療 AR。
  • 現有的 TAVR 裝置並不十分適用於非鈣化的 AR,存在栓塞、殘餘 AR 和主動脈擴張等問題。
  • 一項統合分析顯示,TAVR 治療嚴重 AR 存在諸多問題,包括 殘餘 AR、30 天內死亡率為 11% 以及約 10% 的患者需要進行二次瓣膜置換術

🔵 未來治療方向

🟢 專為 AR 設計的新型 TAVR 裝置

  • JenaValve 或 Trilogy TAVR 系統 是專為純粹 AR 設計的瓣膜。
  • 具有獨特的設計,可將瓣膜與原生瓣葉對齊,並配有定位夾,可夾住原生瓣葉。
  • ALIGN AR 研究顯示,該裝置在 改善患者症狀、生活品質和血流動力學方面表現出色
  • 術後 瓣周漏發生率非常低

🟢 其他新型 TAVR 裝置

  • 還有其他專為 AR 設計的瓣膜正在研發中,例如 適用於主動脈根部擴張或二尖瓣主動脈瓣患者的瓣膜

🔴 結論

  • 嚴重 AR 經常被低估,導致治療不足,進而增加患者死亡率。
  • 未來新型 TAVR 裝置的發展,有望為 AR 患者帶來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2會員
239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研究顯示,主動脈剝離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急症,致死率高,48小時內若不治療,半數患者可能死亡。 最常見症狀是突發、撕裂般的劇烈胸痛,可能延伸到背部或腹部,高血壓是主要風險因素。 控制血壓、戒菸、均衡飲食、定期檢查,能有效降低主動脈剝離風險,特別對高危險群。
Thumbnail
研究顯示,主動脈剝離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急症,致死率高,48小時內若不治療,半數患者可能死亡。 最常見症狀是突發、撕裂般的劇烈胸痛,可能延伸到背部或腹部,高血壓是主要風險因素。 控制血壓、戒菸、均衡飲食、定期檢查,能有效降低主動脈剝離風險,特別對高危險群。
Thumbnail
醫療人工智慧(AI)正快速改變醫療產業,從疾病診斷到治療計畫,AI都能提供更快速、準確的協助。本文探討醫療AI的應用、優點、挑戰與未來發展,並提出相關SEO建議,提升文章能見度。
Thumbnail
醫療人工智慧(AI)正快速改變醫療產業,從疾病診斷到治療計畫,AI都能提供更快速、準確的協助。本文探討醫療AI的應用、優點、挑戰與未來發展,並提出相關SEO建議,提升文章能見度。
Thumbnail
教學範例 僅供參考 均無投資建議買賣 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 #亞光 1.Meta Lens技術預期在2025年開始貢獻營收,主攻臉部辨識及AR應用 2.機器人視覺模組需求逐漸顯現,但目前仍以小量試產為主 LV2(部分自動駕駛):包括前向、後向和周圍的鏡頭,
Thumbnail
教學範例 僅供參考 均無投資建議買賣 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 #亞光 1.Meta Lens技術預期在2025年開始貢獻營收,主攻臉部辨識及AR應用 2.機器人視覺模組需求逐漸顯現,但目前仍以小量試產為主 LV2(部分自動駕駛):包括前向、後向和周圍的鏡頭,
Thumbnail
「心臟有雜音,二尖瓣逆流該怎麼辦?」 「標準開胸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導管心臟瓣膜手術該怎麼選?」 「微創手術是否比較好?」 當心臟瓣膜出問題時,大家都會很擔心,關於手術時機、手術方式也有很多疑問,請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來回答心臟瓣膜手術關鍵QA。 Q、請問心臟瓣膜疾病
Thumbnail
「心臟有雜音,二尖瓣逆流該怎麼辦?」 「標準開胸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導管心臟瓣膜手術該怎麼選?」 「微創手術是否比較好?」 當心臟瓣膜出問題時,大家都會很擔心,關於手術時機、手術方式也有很多疑問,請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來回答心臟瓣膜手術關鍵QA。 Q、請問心臟瓣膜疾病
Thumbnail
2024 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慢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指南重點摘要 左主幹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 左主幹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適應症更新: 新指南將低度和中度 SYNTAX 評分的左主幹冠狀動脈 PCI 恢復為 IA 類推薦。 🔵 術者經驗的重要性: 指南強調術者經驗對左主幹冠狀動脈 PCI
Thumbnail
2024 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慢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指南重點摘要 左主幹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 左主幹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適應症更新: 新指南將低度和中度 SYNTAX 評分的左主幹冠狀動脈 PCI 恢復為 IA 類推薦。 🔵 術者經驗的重要性: 指南強調術者經驗對左主幹冠狀動脈 PCI
Thumbnail
_心衰竭四本柱之下,負重前行的運動治療 隨著最新指引的問世,心衰竭的治療躍上舞台,成為鎂光燈的焦點。各相關醫療人員迅速調校治療處方,以期讓這個族群獲得更優質的照護,與過往的不同在於用藥更為積極、及早介入以及強調團隊照護。
Thumbnail
_心衰竭四本柱之下,負重前行的運動治療 隨著最新指引的問世,心衰竭的治療躍上舞台,成為鎂光燈的焦點。各相關醫療人員迅速調校治療處方,以期讓這個族群獲得更優質的照護,與過往的不同在於用藥更為積極、及早介入以及強調團隊照護。
Thumbnail
深入探討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徵,包括α-突觸核蛋白的異常聚集及其對多巴胺神經元的影響。闡述了帕金森病的成因、進行性病程以及目前與未來可能的治療方法,如多巴胺神經元前驅細胞移植和生物標誌物的早期檢測,提供了對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早期幹預的希望。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透過先進技術可望在症狀出現前15年...
Thumbnail
深入探討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徵,包括α-突觸核蛋白的異常聚集及其對多巴胺神經元的影響。闡述了帕金森病的成因、進行性病程以及目前與未來可能的治療方法,如多巴胺神經元前驅細胞移植和生物標誌物的早期檢測,提供了對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早期幹預的希望。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透過先進技術可望在症狀出現前15年...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心衰竭的現況、住院率和死亡率的變化、HFpEF與HFrEF的差異、CKM綜合徵的重要性、腎功能檢查的必要性以及新興療法如SGLT2抑制劑與費內瑞酮的研究結果。強調多專科合作和綜合治療策略在心衰竭患者管理中的關鍵角色,並提供了針對心衰竭的藥物使用順序及安全性考慮。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心衰竭的現況、住院率和死亡率的變化、HFpEF與HFrEF的差異、CKM綜合徵的重要性、腎功能檢查的必要性以及新興療法如SGLT2抑制劑與費內瑞酮的研究結果。強調多專科合作和綜合治療策略在心衰竭患者管理中的關鍵角色,並提供了針對心衰竭的藥物使用順序及安全性考慮。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正以多種方式改變醫療保健領域,從提高診斷準確性到降低成本並簡化行政任務,AI正在改變醫療保健行業,以下是你不可不知五件事情。 1. 診斷變得簡單且準確 人工智能並不局限於常見疾病;它通常有助於在症狀顯現之前早期發現癌症和心臟病等複雜疾病。人工智能的作用不僅限於診斷,還可以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正以多種方式改變醫療保健領域,從提高診斷準確性到降低成本並簡化行政任務,AI正在改變醫療保健行業,以下是你不可不知五件事情。 1. 診斷變得簡單且準確 人工智能並不局限於常見疾病;它通常有助於在症狀顯現之前早期發現癌症和心臟病等複雜疾病。人工智能的作用不僅限於診斷,還可以
Thumbnail
大腦是人體的指揮塔,而心臟就是能源供給處,心臟的健康狀況決定了我們生活的情況,若出現心臟病,輕則影響日常生活,重則被奪去生命,所以,心臟病檢查是不得不做的健康檢查專案。那心臟病檢查方法都有哪些呢?這些專案的效果怎麼樣呢? 心臟聽診方法,發現價值資訊 通常來說,醫生要判斷患者有沒有心臟病,首先使用的
Thumbnail
大腦是人體的指揮塔,而心臟就是能源供給處,心臟的健康狀況決定了我們生活的情況,若出現心臟病,輕則影響日常生活,重則被奪去生命,所以,心臟病檢查是不得不做的健康檢查專案。那心臟病檢查方法都有哪些呢?這些專案的效果怎麼樣呢? 心臟聽診方法,發現價值資訊 通常來說,醫生要判斷患者有沒有心臟病,首先使用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