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耶和华是牧者(1-6)
神是诗人的牧者:这慈爱的牧人供给诗人一切的需要,也是诗人的向导和人生旅途上的保护者。神是诗人的东道:神像一位好客的主人盛情款待诗人,加上仇敌不再追赶他,紧随着他的乃有恩惠慈爱。故此,诗人立志住在耶和华殿中,永远与祂相交。 神是灵魂的牧者。这首诗充满抵挡漫漫黑暗与危险的沉着及坦然。诗中的自得其乐并不是自我陶醉,而是灵魂的平安,来自于与永恒无限者的合一。
【诗二十三篇题注】「大卫的诗。」
大卫在这首最美丽的信靠之歌里形容耶和华是伟大的牧者——照顾和保护祂的羊(1-4节),并且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保护和丰富地供应祂的宾客(5-6节)。 这是《诗篇》中最为人喜爱的一篇,素有“诗篇中的珍珠”之称。诗人表达了对神这位大牧人的无限喜悦和信任。从六节“住在耶和华的殿中”和5节的“摆设筵席”看,本诗当为节期中感恩之作。作者可能有过二十二篇前半所描写的经历,获神拯救,从困苦中回转,欣然赞美那位引导、安慰,并助他取得胜利的天父。诗人个人的历练,化为精炼的语言,成为超越种族、国界,所有亲尝过神恩滋味的人的心声。无论是谁,读此篇都能得到生命的力量,奔走人生艰苦道途。诗人大卫称神位他的牧者。古代近东多把王称为牧人,新约中耶稣自比为好牧人(约十11,14)。新约作者称耶稣为“牧长”(彼前五4)、“群羊的大牧人”(来十三20)。有此善牧,甚么也不会缺乏。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四十年“一无所缺”(申二7),“脚上的鞋也没有穿坏”(申二十九5)。信靠主的人永无缺乏。
二十二至二十四篇是一首弥赛亚三部曲,二十二篇是说那位为羊舍命的好牧人基督(约十11),本篇是那位为群羊从死里复活的大牧人基督(来十三20),二十四篇是说那位在荣耀中再来的牧长基督(彼前五4)。大卫在这首最美丽的信靠之歌里形容耶和华是伟大的牧者——照顾和保护祂的羊(1-4节),并且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保护和丰富地供应祂的宾客(5-6节)。
【诗廿三1】「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1-4节好牧人照顾和保护祂的羊。
「耶和华」原文字义是『我就是那我是的』,含意是凡我所需要的,祂都能满足。「是我的牧者」『我的』表明神与我个人的关系;『牧者』意指祂看顾、牧养我的一生,此处特指心灵上的看顾与牧养。「我必不至缺乏」意指我有主就够了,因祂必满足我的一切所需。
主耶稣来寻找迷失的羊。他“找着了就欢欢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里。”请注意本篇是注重个人的神。神不仅是众圣徒的神,更是「我」个人的神。这是我自己本身所有的福气。主耶稣是每个信徒自己的救主。主耶稣为我你的牧者的时间是很要紧的。他不是将来的牧者,也不是过去的牧者,他是现在的牧者。信徒既被主找着了,成了他圈中的羊,就必随时蒙主的眷顾。魔鬼用各样的方法诱惑人要害他们,但是主用荆棘的篱笆将他的羊圈住,免得他们受害。有的羊喜欢远离牧人,有的羊紧紧的跟着他走。向那些远离的羊,他必用各样严厉的方法,叫他们学会贴近牧人,免得他们遭害。好牧人为要保守他的羊,必尽心尽力。主耶稣为要救他的羊,就是受十字架的苦,亦在所不辞。
【诗廿三2】「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青草地』羊吃青草,被带到一片绿茵之上,表明有丰富的供应,绰绰有余;『躺卧』羊是站着吃草的,如今躺下来舒展四肢,表明羊饱食后正在悠闲着反刍,显示一幅饱足安详的图画。「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羊吃饱后需要喝水,如今被带到『水边』,那里有充足的活水可供饮用,所以显示一幅无忧无虑、安息喜乐的图画。
好牧人因为爱惜自己的羊,总必使他们躺在青草地上,躺在大石的阴凉处。若要安息必先有三件要事。第一就是心中知道没有危险。若怕吼叫的狮子怎能安息呢?自己永生的结局没解决,怎能放心呢?好牧人已经为这些负责了。主耶稣为要给他的羊得安息,已经与恶魔作战,为他的羊舍了命。羊是父所给他的。他们是属于他的。虽为羊舍了命,他又从死里复活,好来牧养他们。现在是永远活着,作他们的好牧人。第二件所须要的就是食物。没有吃饱的羊必不会躺卧的。到主耶稣跟前的,他必使他吃饱。他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六35)。饱足的羊可以安全的躺卧在青草地上。第三件安息的条件就是顺从牧者的带领。羊若不顺从牧者的带领,就毫无安息。羊若远离牧者,就不能蒙牧者的眷爱。我们因为行自己的意思,走自己道路,就时时失掉那牧者眷顾的安息。完全顺从牧者的引领,就必得着他所赐的安息。信徒生活中还有一要紧的动作:我们不只要安息,还要随着牧人的带领行在水边。坐在主脚前马利亚和服侍主的马大同居在一个家中。信徒须有这两样的恩赐,即躺卧和行走。跟着牧者行的羊必得他所预备的一切。神也是这样使我们一无挂虑地「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到可安歇的水边」,身、心、灵都得着神的供应。将来祂也必领我们到「生命水的泉源」(启七17),让我们得着祂所赐永远的安息。
【诗廿三3】「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祂使我的灵魂苏醒」『灵魂』这里从吃饱喝足(2节)的物质需求层面,转到心灵的层面;『苏醒』有二意:(1)转向更高层次(精神方面)的追求;(2)对生命存活的意义有所醒悟,从而探索生命的源头,并更新生命追求的方向。「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为自己的名』意指为神自己的荣耀;『义路』原意是指正确的道路,含示从此一生为神而活才是正路。
当羊群吃完一个草场的草之后,需要由牧者「引导」前往远处的另一个草场。犹大的旷野沟壑纵横,如果没有牧者引导,绵羊根本找不到另一处草场。“他使我的灵魂苏醒”:就是我心愁闷,他叫我快活;我有时犯罪,他使洁净;我软弱,他使我刚强。这是他自己为我做的,他的工人不够,他的使者也不够给我成就这事。我怎配得他自己如此的照顾呢?你感觉灵性冷落吗?主能给你恢复。你心中染了污秽吗?他必使你再白如雪。脾气暴躁,他使你再变温和。冰冷如同死了,他还能叫你再活过来,神使那行走天路的人“力上加力”,又使他的内心“一天新似一天”。信徒每天靠着那边主来的生命应当从新得力。灵性不论因什么败落,都可以靠主得复兴。你忽略读圣经就必给魔鬼留地步。你心中有隐藏不承认的罪吗?你与世俗为友吗?你有不顺从神吩咐的地方吗?这些都能叫你在灵性上败落。即或如此,却不要灰心,你的牧者,等着来苏醒你的灵魂。神救人的计划完全是要在罪人身上得荣耀。所以他是“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这义路是义者主耶稣先走过了的。我们既是他的羊,就必步主的后尘。主耶稣为好牧人,他不是在羊的后面赶他们,他在前面走。羊在后面甘心随着他走,因为认得祂的声音」(约十4)。主耶稣所走的“义路”有听命顺从父旨意的路,有被人辱骂的路,有为义受逼迫的路,有十字架替人死的路。结果却有得荣耀的路。仆人既不能大过主人,所以我们也必甘心走他所走的这些路。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十二1-2)。
【诗廿三4】「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死荫的幽谷』意指有死亡威胁的幽暗山谷,暗示在为神而活的正路上(3节),危机重重,那掌死权的魔鬼(来二14),并不甘心放任我们,而极力的抵挡;『不怕遭害』意指任何境遇也不能改变我们行走的方向,虽然遭害也在所不惜。「因为你与我同在」神的同在给我们安慰与加力,使我们能一往直前,胜过一切的试探和引诱。「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杖』指牧人手中短杖,用于数点和保护羊只;此处意指神的看顾和保守。『竿』指牧人手中长杆,用于驱引和救回失足的羊只;此处是指神的引领和拯救。『都安慰我』意指神既与我们同在,祂决不至于放任我们失迷和陷于险境,因此使我们能够安然前行。
这一节安慰了千万临终的圣徒。信徒虽然到了死的时候,还是不怕遭害,他还是安稳的行走。没有说他因为害怕就跑过去。再者,他不是停留在幽谷中,他是“行过”去。行走的勇敢是因为前面有光明之地,有荣耀等候着。并且行走的时候有那爱他的好牧人同行。许多人因为怕恶魔,怕灾殃,就在心灵上受许多的痛苦。惧怕是表示没有完全的信赖。完全信靠主的人可和诗人说:“虽有军兵安营攻击我,我的心也不害怕。虽然兴起刀兵攻击我,我必仍旧安稳”(廿七3)。死的凶暴实在可怕,但主耶稣已经败坏了死的权势。所以在基督里的人就不用再怕死了。许多的圣徒临终的时候,有主自己将幽暗变为光明,使他们在死阴的幽谷没有感觉黑暗,反到看见神的荣光。信徒在世的时候,必要走许多艰险的黑路。在这黑夜的路程中,只知道有主耶稣同在就可以放心。羊走黑路的时候,虽看不见牧人,他能摸着牧人的杖,牧人的竿。这就在黑暗中给羊无穷的安慰。羊只知道有牧人同行,不怕黑暗中的豺狼虎豹。
【诗廿三5】「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5-6节好牧人保护和丰富地供应属祂的人。
「在我敌人面前」『敌人』原指企图猎食羊只的野兽(约十12),以及可能危害羊只的险境和毒草,此处转指伺机吞吃软弱信徒的魔鬼(彼前五8);魔鬼与牠手下的邪灵和污鬼专与信徒作对(弗六11~13),因此信徒的一生可谓危机四伏,须时时面对仇敌撒但的试探与攻击。「你为我摆设筵席」『摆设筵席』原指经过死荫的幽谷之后,羊群被带到另一大片丰盛的草原,可以尽情吃食;此处转指主为我们信徒预备了丰富的灵粮(约六35),供我们尽情享受。「你用油膏了我的头」羊生病时牧人将牠的头浸在水里,使牠清醒复原;此处以『用油抹头』象征圣灵的膏抹带来灵性的复苏、喜乐和满足。「使我的福杯满溢」『福杯满溢』意指享受福气无限无量。
好人还有仇敌么?是的。主耶稣既有仇敌,他的仆人也必如此。若没有仇敌就当自问”我还是以神为友吗?”虽然有仇敌,那敬虔的人不慌不乱。诗人现在认为他是耶和华的客人。耶和华为他一人预备了筵席。主的心愿就是要与爱他的人相交。主耶稣末了与门徒吃圣餐的时候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些逾越节的筵席。”现在信徒是在仇敌中,主还是为他们预备身体和灵性的筵席。到了主的国来到就不再在敌人面前吃喝了。主今日还是为那爱他的人负完全的责任。主是信实可靠的。仰望他的必不蒙羞。用油膏头是东方请客赴席的规矩。是主人向客人特别的款待。若是对客人随便,就不必如此。主耶稣到西门的家中吃饭,他对主好像有一点看不起的样子。所以主向他说:“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圣徒在主的家中却不是如此。他“用油膏了我的头”,叫我知道他是真爱我。古时膏油是极贵的东西。但主不以为太贵重,因为他爱他所救的百姓。信徒的属灵生活,便是一个长期的筵席。“神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卅六7-8)。主耶稣自己做见证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主耶稣被膏为祭司,为王。他是我们大祭司,成就了赎罪的工,又在父面前为我们代求。他又是将来的万王之王。哈利路亚。主耶稣赎了我们,洗净了我们,并且膏我们做祭司,做王。所以彼得说:“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我们的,就是神。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给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林后一21-22)。我们若没有先得那从神来的圣膏,就不能在神面前献祈祷和赞美的祭。若没有圣灵的恩膏,我们必没有神的王权,管理自己的内心。圣徒的福份,就是被新油所膏。所以诗人说:“我是被新油膏了的”
【诗廿三6】「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我一生一世」指我有生之年。「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意指神一直以恩典和慈爱扶持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象征我要与神同住、同活。「直到永远」意指没有止境。
一生一世”就是一生到老,一年四季,各样的环境,顺境逆境,都有恩惠慈爱随着我。这末了的一句还可以这样说:”这些东西都要随着我们。”我们若先求神的旨意,他就必使物质的需要随着我们。换句话说,我们若得了属灵的恩惠,神必照他的恩惠和慈爱负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在世作客的信徒,自然切盼一个永久的家乡。再没有死亡,没有疾病,没有悲哀,他既因信主耶稣得了新的生命,这生命就是开始住在耶和华的殿中。在世尝了那属天的滋味,就满心盼望神的殿宇。所以一生的目的就是到那佳美之乐之地。“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他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诗人对于将来的希望和自己的心愿是毫无疑惑。他已经开始住在耶和华的殿中了。我们重生得救以后,就开始品尝神丰盛的「筵席」(5节),在世就尝了属天的滋味,因此就满心盼望永远「住在耶和华的殿中」,不想只成为神「筵席」上的宾客,更想成为神家里的人,「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八38~39)。
在诗篇23篇里,大卫在信心中宣告,因为耶和华是他的牧者,所以他“必不至缺乏”;我们的好牧人慈爱的供应我们此生所需的一切,但是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都是从他而来的;恰恰相反,我们常常聚焦在我们想要但是并不需要的东西上。但是我们的好牧人并未收回他对我们的祝福,他一直看顾我们一切所需,他已经赐给我们最需要的,那就是他自己的儿子。愿我们的好牧人开启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他的祝福,愿他开启我们的耳朵,使我们听到他的声音,愿他开启我们的心,使我们可以爱他。
图1:2005年,土耳其有1500只绵羊跳下15米的山崖,其中450只摔死,后面的羊落在死羊堆上才没有死。绵羊不会单独行动,总是喜欢跟随头羊,结果头羊跌落山崖,后面的羊也跟着头羊跳崖。所谓的「羊群效应」,就是说人和羊一样喜欢随大溜,以为人多的就是对的,不料「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言十四12)。
图2:一群羊在Qelt旱溪喝水。以色列的绵羊在雨季放牧在雨水滋润的草地上,旱季则吃杂草和田中收割剩下的残茬。在雨季,绵羊从嫩草中获得水分,可以几周不喝水;但在旱季,成年的绵羊每天需要喝4-12升水。山羊能独立找水,但会迷路,而绵羊则完全倚靠牧人寻觅水草。
图3:在牧场上经常会看到绵羊四脚朝天躺在地上,通常是因为滑倒、过肥、过重或怀孕。绵羊无法自己翻身,它会一直躺在地上,直到成为食肉动物的猎物。即使没有猛兽,绵羊胃里的草也会发酵产生气体,躺倒的羊无法排出胃里的气体,最后气体压迫肺,使绵羊窒息而死。因此,这时需要有人帮助它翻转过来。绵羊翻身以后,可能会晕一会儿,然后就会跑到其它同伴中间。正如诗二十三3所说:「祂使我的灵魂苏醒」。
图4:Qelt旱溪中「死荫的幽谷」。Qelt旱溪发源于耶路撒冷附近,经过耶利哥流入约旦河,无水的季节成为从耶利哥到耶路撒冷最著名的一条道路,大卫从这里逃离耶路撒冷躲避押沙龙(撒下十五23),西底家王从这里逃往亚拉巴(王下二十五4)。每逢三大节期,犹太人从这里前往耶路撒冷过节(路二39-51),主耶稣带领门徒和瞎子巴底买从这里经过(可十52)。而主后70年,罗马第十军团也从这条路行军,前往摧毁耶路撒冷。
图5:以色列一个山头上的草场,就像一张绿色的桌子,正如诗二十三5所说「祢为我摆设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