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個持續性的教室

形容地球或蓋婭的狀態如同是一個供不良少年學習的行星也不為過

這不是懲罰而是提供一個持續性的課堂,在其中自我開始知曉自我,開始知曉自我的理智(mind)和心(heart),愛與光的蜿蜒道路上進入一種新的平衡進而開始精煉自我

能量的失衡和極性的誤判

人類當前所感受到的深刻軍國主義能量,是在多個文明、戰爭,甚至不同星球上反覆出現的結果。地球上的人們曾經在追求服務與成長的過程中,誠心付出卻走上了錯誤的道路,體驗到了能量的失衡和極性的誤判。這些決策的特性使得過去的社會陷入了災難和戰爭,並將繁榮與成熟的事物推向了所謂的黑暗時代。

這是一種不止一次或兩次,而是多次重複的模式。因此,當前的收割中隱含著許多低語的暗示:來自以往重複發生的機制的表現,將愛轉化為恐懼,恐懼再轉化為侵略。當前存在的能量是重複性的,已經變得盲目,並在一種極其深刻的感受中變得癡迷,癡迷到原型的層面。

因此,這就像收割表達了閃電擊中高塔的原型一樣,帶著一種強度,只有通過盲目的重複,越過自我認知的界限,才能達到這種強度,進入一種奴隸般的心智狀態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群體散發出越來越新鮮的能量,這股能量驅使努力打破控制,試圖讓人類的靈性從這無止境的恐懼和敵意的循環中重新獲得自由。人們逐漸意識到,所謂的災難中其實潛藏著一線希望,原因在於影響文化和所有人經歷的決策,往往是由少數人所掌握和制定的。在這些決定的表象之下,群體就像被包裹在某種死寂能量的外殼中,這種能量封閉著一顆充滿生機的果實,這顆果實正努力向外生長,並且如今已經進入了成熟的階段。

那些掌權的人,實際上是一群更傾向於服務自我的存在。他們創造了表面上的歷史、新聞,以及在你們群體中持續上演的故事,這些故事常常掩蓋了真實的情況。然而,真正故事卻源自於內心深處,是從那顆成熟果實的種子中孕育而出的。這顆果實,儘管被包裹在軍國主義思想的外殼之中,卻依然散發著生命的氣息,等待著被發現和釋放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並積極尋求突破這種控制的方式。他們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正是促使這股新鮮能量擴散的關鍵。這場變革,不僅僅是對於個人的解放,更是對整個社會和文化的重新塑造。

人們開始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充滿了勇氣、希望和重生的力量。這股力量將會推動你們走向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讓人類的靈性得以真正的覺醒與升華。

渴望服務他人

一個真正渴望服務他人的個體,並不會將重點放在彰顯自我,而是專注於支持、鼓勵與尊重他人。

對於這樣的個體而言,某些自然的界線是清晰的:一方面是能夠完全做自己、內心滿足的自我;另一方面則是需要他人理解與接納的自我。然而,獲得他人的理解、接納或安慰等,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唯一重要的,是能接納、關愛並安慰他人。

當你察覺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缺乏一致性時,建議你逐步進行彼此間的能量交流;同時,在你主導的討論中,確保內容是在對方能理解且不會感到過於困難的範圍內進行。此外,從根本的能量角度來看,當缺乏一致性時,通常表示其中一方的能量運作於較高的安培數,而另一方則處於較低的安培數。

在這種情況下,能量較高的一方應謹慎思考,選擇適當的能量強度,專注於支持與鼓勵對方的靈性探索過程。尋找你與對方之間的共同元素,透過這些共鳴提供對方足夠的能量支持,同時確保對方感到舒適且有所助益。

raw-image


一個來到眼前的事可能看來不像一個偉大的服務,可能是妳家的浴室需要用力擦洗,或是你家屋簷下的區域需要擦拭和上油漆,也可能是妳即將從事的工作是妳先前不認為導向服務的東西。

如果妳可以移除所有心智中的相關概念, 只留下服務渴望,若你提供這份意圖給聖靈,在你們面前開展的事物將穩定地帶領你,一點一滴地增加,改變接著改變,越來越多地進入妳能夠服務他人的核心。

有些時候,通往妳的正當服務的路是迂迴曲折的— 不要被這點打擾,犯錯不會花費你什麼[所謂的]代價,當你走入一條巷子,然後發現它是個死胡同,你單純地轉過身來走回原來的起點 這不是場悲劇它是學習經驗的一部分


不管妳對於服務的希望是什麼不管妳覺得服務似乎離妳很遙遠都不要感到沮喪設定你的意圖等待受到吸引前來的事物妳將發現它以愛填滿妳的心情並為妳的工作注入目標



avatar-img
83會員
722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快樂和你的意識有關,而不是和品行有關。容我提醒你:品行也是培養出來的。你可以變成一個聖人,卻依舊不是快樂的,如果你的聖潔只是一個練習出來的聖潔。而那就是人們如何變成聖人、天主教徒、耆那教徒、印度教徒的。他們是如何變成聖人的?他們一刻接著一刻地在量尺上練習,巨細靡遺的——什麼時候起床、吃什麼東西、不吃
我曾經認為,追求美好是一種脆弱的表現,試圖改變集體所建立的世界是多麼天真與愚蠢。然而,當我決心去尋找美好,相信它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並且證明它能夠與完全相反的事物共存時,我開始明白,這並不是脆弱或天真,而是希望和信仰的體現。 從黑暗中站起來,面對那些試圖將你埋葬的事物,勇敢地宣告「我依然充滿光明」,
當我死亡的棺材被抬出時, 不要以為我錯過了這個世界。 魯米 — 不要流淚, 不要哀悼或感到遺憾, 我並不是墮入怪物的深淵。 不要為我的離去而哭泣, 我並不是離開, 我是抵達無境的愛。 當你把我留在骨罈裡時, 不要說再見。 記住,它象徵穿越天堂的幕布。 你只看到焚燒的灰燼放入骨罈裡。 現在看
當我們試圖探索宇宙的本質時,宇宙似乎在「自我防禦」,以避免被完全理解。我們最初或許認為宇宙是簡單而平坦的,但隨著我們探索的深入,它不斷擴展出新的邊界、星系、甚至多重宇宙的複雜結構。每當我們以為自己接近真相,宇宙便似乎自動增加更多層次,變得更加難以掌握。 這種理解彷彿在暗示:宇宙不是靜態的客觀實體
當我們年輕, 愛上的是那完美的幻相, 夢中的光輝, 無暇的面容。 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的心靈被人性吸引, 那些掙扎過的故事, 那深刻的脆弱, 我們在生命的淬鍊中成長, 靈魂悄然塑形, 適應著周遭的變遷。 當支撐我們盔甲的能量漸漸消散, 我們被揭露在這脆弱的時刻, 彼此的心靈呼喚,
不要等到我走了 不要等我離開,才說出話, 關於那曾有的事,你對我的愛,如星辰般閃耀。 不要在淚水中,唱出我的讚美, 當我不再,在你耳邊低語,靜默的回憶,如影隨形。 不要將愛留存,如未說的秘密, 明天告訴我,或是現在,我也會告訴你, 我心中珍藏的,關於你的一切,你激勵的力量。 ...
快樂和你的意識有關,而不是和品行有關。容我提醒你:品行也是培養出來的。你可以變成一個聖人,卻依舊不是快樂的,如果你的聖潔只是一個練習出來的聖潔。而那就是人們如何變成聖人、天主教徒、耆那教徒、印度教徒的。他們是如何變成聖人的?他們一刻接著一刻地在量尺上練習,巨細靡遺的——什麼時候起床、吃什麼東西、不吃
我曾經認為,追求美好是一種脆弱的表現,試圖改變集體所建立的世界是多麼天真與愚蠢。然而,當我決心去尋找美好,相信它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並且證明它能夠與完全相反的事物共存時,我開始明白,這並不是脆弱或天真,而是希望和信仰的體現。 從黑暗中站起來,面對那些試圖將你埋葬的事物,勇敢地宣告「我依然充滿光明」,
當我死亡的棺材被抬出時, 不要以為我錯過了這個世界。 魯米 — 不要流淚, 不要哀悼或感到遺憾, 我並不是墮入怪物的深淵。 不要為我的離去而哭泣, 我並不是離開, 我是抵達無境的愛。 當你把我留在骨罈裡時, 不要說再見。 記住,它象徵穿越天堂的幕布。 你只看到焚燒的灰燼放入骨罈裡。 現在看
當我們試圖探索宇宙的本質時,宇宙似乎在「自我防禦」,以避免被完全理解。我們最初或許認為宇宙是簡單而平坦的,但隨著我們探索的深入,它不斷擴展出新的邊界、星系、甚至多重宇宙的複雜結構。每當我們以為自己接近真相,宇宙便似乎自動增加更多層次,變得更加難以掌握。 這種理解彷彿在暗示:宇宙不是靜態的客觀實體
當我們年輕, 愛上的是那完美的幻相, 夢中的光輝, 無暇的面容。 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的心靈被人性吸引, 那些掙扎過的故事, 那深刻的脆弱, 我們在生命的淬鍊中成長, 靈魂悄然塑形, 適應著周遭的變遷。 當支撐我們盔甲的能量漸漸消散, 我們被揭露在這脆弱的時刻, 彼此的心靈呼喚,
不要等到我走了 不要等我離開,才說出話, 關於那曾有的事,你對我的愛,如星辰般閃耀。 不要在淚水中,唱出我的讚美, 當我不再,在你耳邊低語,靜默的回憶,如影隨形。 不要將愛留存,如未說的秘密, 明天告訴我,或是現在,我也會告訴你, 我心中珍藏的,關於你的一切,你激勵的力量。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喜歡學習,要從信任開始。 信任這個還境、 信任老師、 信任自已想要, 這是孩子願意學習的開始! 適應的過程會帶來諸多限制, 需要時間、需要耐心、 總有一天會看見孩子終於看見了。 適應了、願意了,終於開始了! 聽得懂指令,就能有階梯可以順著爬上去! 幼幼班,似懂非懂, 在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喜歡學習,要從信任開始。 信任這個還境、 信任老師、 信任自已想要, 這是孩子願意學習的開始! 適應的過程會帶來諸多限制, 需要時間、需要耐心、 總有一天會看見孩子終於看見了。 適應了、願意了,終於開始了! 聽得懂指令,就能有階梯可以順著爬上去! 幼幼班,似懂非懂,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