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沒有自由心證的權力,您知道嗎?但可以無限抗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司法案件中,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檢察官和法官一樣,擁有「自由心證」的權力,可以根據自己的法律見解與判斷處理案件。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檢察官作為司法體系中的一環,並不享有自由心證的權力,其職責和權限完全受到法律的規範。

沒有自由心證一樣強大

沒有自由心證一樣強大


什麼是自由心證?

「自由心證」是法院依法對證據進行判斷的權力。《刑事訴訟法》第155條明確規定:「證據之證明力,由法院本於確信自由判斷,但不得違背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簡而言之,自由心證是法官的專屬權力,用於判定證據的真實性和事實的認定,並在此基礎上作出裁判。

然而,檢察官的角色與法官不同,他的責任在於查明事實並確保法律正確執行,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見解決定證據是否成立或案件的真偽。


檢察官的權力來源:依據證據與法律的職責

檢察官的工作核心是依據證據和法律,負責調查案件並決定是否起訴。其權力主要來自《刑事訴訟法》,並受到以下條件的約束:

  1. 必須全面調查證據:檢察官有義務調查對被告有利和不利的所有證據,而不是選擇性忽略不利於自身見解的證據。
  2. 依據刑法構成要件:檢察官的起訴或不起訴決定,必須完全基於是否滿足刑法中的違法構成要件,而非主觀法律見解。
  3. 不起訴的限制:檢察官雖然有權決定不起訴,但其理由必須合法,並且不能違背法律對事實和證據的要求。

自由心證濫用的誤解與風險

檢察官若自認享有自由心證的權力,將可能帶來以下風險:

  • 選擇性調查:檢察官可能只採納支持其結論的證據,而忽略對案件真實性至關重要的其他證據。
  • 裁量權過大:檢察官的不起訴決定若基於其個人法律見解,可能導致犯罪行為未被追訴或無辜者受牽連。
  • 破壞程序正義:檢察官濫用職權將使司法程序失去公平,影響當事人的基本權益。

特別是在不起訴處分中,檢察官的決定不受法院審查,這更需要嚴格限制其權限,確保不起訴的理由完全基於事實和法律。


讓社會了解:檢察官不是裁判者

檢察官並非案件的最終裁判者,而是司法程序中的執行者,其責任是確保案件進入合法的審判程序,而不是自行決定案件的結果。因此:

  1. 檢察官的法律見解不受法律保障:檢察官不能憑藉個人見解決定案件事實,而必須基於法律和證據。
  2. 法院才是事實的最終裁定者:檢察官的起訴或不起訴僅是程序的一部分,只有法院才有權最終判斷被告是否有罪。

結語:讓司法回歸公正

檢察官沒有自由心證的權力,這是法律對司法權限明確劃分的基礎。如果檢察官逾越職責範疇,以主觀見解處理案件,將不僅破壞程序正義,也可能損害整個司法體系的公信力。作為社會一員,我們有必要了解並監督檢察官的職權行使,確保司法真正為公平與正義服務。

補充:

檢察官的法律義務

  1. 完整呈現證據的責任
    檢察官負有全面呈現事實的法律責任,必須將所有與案件相關的證據(無論對被告有利還是不利)提交給法庭,讓法官依據完整的證據進行裁判。
  2. 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如果檢察官故意隱匿不利於被告的證據,其行為可能構成瀆職或妨害司法公正,依據公務員法和刑法應被追究責任,例如:
    • 刑法第131條:公務員圖利罪
    • 刑法第132條:濫用職權罪
    • 刑法第214條: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3. 影響審判公平的制度漏洞
    檢察官行為未被有效監督,是導致隱匿證據問題的根本原因之一。這點需要透過監察機制(如證據存查機關)來杜絕。

隱匿不利於被告證據的後果

  1. 違反無罪推定原則的本意
    無罪推定的核心是保障被告在未經合法審判前不被認定有罪。然而,這並不意味檢察官可以藉此隱匿有罪證據,讓犯罪行為不被追究。無罪推定的基礎在於公平審判,隱匿不利證據則違背這一公平原則。
  2. 導致司法資源的浪費
    檢察官隱匿不利證據可能使案件未被完整呈現,最終導致犯罪者被無罪釋放。若未來有新證據浮現,重新啟動調查和訴訟將浪費大量司法資源,也使受害人無法獲得即時的正義。
  3. 損害司法公信力
    當社會得知檢察官刻意隱匿證據而導致犯罪者逃避法律制裁,將對司法體系的公正性和可信度產生重大衝擊,甚至削弱民眾對法治的信任。

解決方案與制度設計建議

  1. 證據存查機制
    設立存查機構,要求檢察官提交所有調查過的證據副本,確保不論對被告有利或不利,所有證據均被完整保存。
  2. 引入外部監督
    加強檢察系統的外部監督機制,例如由監察院或獨立機構審查檢察官的調查行為,確保其依法辦案。
  3. 強化懲處措施
    將隱匿證據的檢察官納入司法責任追究範圍,並提高相關違法行為的刑事處罰力度,以形成震懾效果。
  4. 公開透明化
    引入透明化系統,讓所有案件的證據處理流程(在不影響偵查秘密的範圍內)可被當事人檢視,確保檢察官無法隱匿證據。

檢察官隱匿任何對案件事實不利的證據,不僅損害公平審判的核心價值,更危害司法正義的實現。這些制度缺陷需要透過強有力的改革與機制設計來修補,讓司法體系真正成為保障公正的最後防線。

觀點:

檢察官的權力廣泛且重大,無論是對普通民眾還是高層官員,都擁有極高的影響力。然而,權力越大,責任也越重。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檢察官的權力可能成為不公正的來源。因此,完善檢察官制度,增強透明與問責,對保障司法公正與國家法律秩序至關重要。



avatar-img
8會員
288內容數
期望人們開發自己的思考,追尋引領自己的道路,這世上擁有荊棘或是美好,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如何有智慧地活著,為自己解答一切的困惑,是追求解脫的第一步,為什麼要追尋解脫?是因為世間有諸多的苦惱,因為有諸多的苦惱所以需要解脫之道,而解脫之道不在外人的教化,而在自我內心醒悟與追求,人心就如有一指南針,會指引你必須行走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地學堂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的證據完全沒被司法體系看見?這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司法官在濫用自由心證的過程中,將你提交的證據排除在外,甚至刻意忽視或隱匿。這些行為的結果,導致本應公正透明的司法程序,變成一場對當事人極度不公平的鬥爭。當你的證據無法成為審判的一部分,正義又怎能得以實現?
一位農夫林先生與兄弟姊妹為繼承父母遺留的土地和母親的墳墓發生爭執,兄弟姊妹利用錄音片段指控林先生放棄繼承權,但最終法院判決林先生勝訴,保留了土地和母親的墳墓。然而,故事的結局卻是林先生在夢的實現,現實中卻是失去了一切,突顯了現實的殘酷與正義的缺席。
當司法天秤偏斜,法官偏袒一方該怎麼辦?本文以真實案例剖析法官如何錯置舉證責任,讓原告陷入困境,並提供五大實務策略,教你如何反擊,保障自身權益,同時探討司法透明與改革的重要性。 案例還原:法官偏袒被告,原告陷入不利 某起民事案
當正義被壟斷,司法天平失衡,一位普通市民勇敢挑戰濫權的司法系統,在遺產糾紛中揭露黑箱操作與制度漏洞。他的奮鬥不僅關乎個人權益,更是對公平與正義的渴求。司法抗爭的曙光,能否撥開迷霧?
臺灣某家事法院近期一樁婚約財產判決引發爭議,法官的判決邏輯漏洞百出,無視婚約內容的明確性及實質事實,引發社會大眾對司法公正的質疑。本文深入分析案件背景、法官的邏輯謬誤及更深層的偏頗疑慮,並佐以相關法條及判例,探討法官的裁量權是否已超出法律範疇,以及如何重建大眾對司法公正的信心。
2025年,一個充滿希望與可能的未來願景。本文探討對2025年社會、環境、科技及個人發展的期許,並描繪一個更溫暖、和諧、與自然共生的美好世界圖像,強調科技向善、個人成長及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的證據完全沒被司法體系看見?這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司法官在濫用自由心證的過程中,將你提交的證據排除在外,甚至刻意忽視或隱匿。這些行為的結果,導致本應公正透明的司法程序,變成一場對當事人極度不公平的鬥爭。當你的證據無法成為審判的一部分,正義又怎能得以實現?
一位農夫林先生與兄弟姊妹為繼承父母遺留的土地和母親的墳墓發生爭執,兄弟姊妹利用錄音片段指控林先生放棄繼承權,但最終法院判決林先生勝訴,保留了土地和母親的墳墓。然而,故事的結局卻是林先生在夢的實現,現實中卻是失去了一切,突顯了現實的殘酷與正義的缺席。
當司法天秤偏斜,法官偏袒一方該怎麼辦?本文以真實案例剖析法官如何錯置舉證責任,讓原告陷入困境,並提供五大實務策略,教你如何反擊,保障自身權益,同時探討司法透明與改革的重要性。 案例還原:法官偏袒被告,原告陷入不利 某起民事案
當正義被壟斷,司法天平失衡,一位普通市民勇敢挑戰濫權的司法系統,在遺產糾紛中揭露黑箱操作與制度漏洞。他的奮鬥不僅關乎個人權益,更是對公平與正義的渴求。司法抗爭的曙光,能否撥開迷霧?
臺灣某家事法院近期一樁婚約財產判決引發爭議,法官的判決邏輯漏洞百出,無視婚約內容的明確性及實質事實,引發社會大眾對司法公正的質疑。本文深入分析案件背景、法官的邏輯謬誤及更深層的偏頗疑慮,並佐以相關法條及判例,探討法官的裁量權是否已超出法律範疇,以及如何重建大眾對司法公正的信心。
2025年,一個充滿希望與可能的未來願景。本文探討對2025年社會、環境、科技及個人發展的期許,並描繪一個更溫暖、和諧、與自然共生的美好世界圖像,強調科技向善、個人成長及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不可否認「專業」必有其存在價值性,但是對於「專業程度」如何判定,是一件相當值得關注的事,再者該如何屏除本位主義也是不容忽視的議題。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有一種腐敗足以動搖國本,有一種罪惡足以喪失民心,若要給這個問題一個答案,當司法孳生腐敗及罪惡就是激起民憤的亡國之兆,以最近激起民憤的大法官凍結國會改革法案的裁定來說,足以印證司法在制度上的根本腐敗及權貴將手腳伸入司法系統的荒唐,就制度缺陷論,主導國家法規準繩的大法官卻是由當權的執政黨所提名,而且毫不
Thumbnail
行政爭訟所涉的行政法律關係種類繁多,準據法規多如牛毛,牽涉的法益異於一般私法爭訟,待證事實也千奇百怪,故舉證責任之分配法則、證據方法與調查程序及方式,亦與民、刑訴訟不盡一致。甚至,為追求爭訟事件所涉事實之真相,有時尚非依循一般舉證責任法則與證據方法所能獲得。 故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44
Thumbnail
立法院轟轟烈烈兩個多禮拜,「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還是強勢完成三讀了!這次我們想談的是這兩項權力到底可能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造成什麼影響?群眾擔憂的,有無道理?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本文為補充編輯版.曾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我國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架構,檢察事務和檢察行政有所區別。相較於德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仍然存在法務部長的外部指示權(此部分在德國刑事法學界長期存在爭議),我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便與德國的立法不同,2012年施行的法官法更明文禁止「外部個案指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不可否認「專業」必有其存在價值性,但是對於「專業程度」如何判定,是一件相當值得關注的事,再者該如何屏除本位主義也是不容忽視的議題。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有一種腐敗足以動搖國本,有一種罪惡足以喪失民心,若要給這個問題一個答案,當司法孳生腐敗及罪惡就是激起民憤的亡國之兆,以最近激起民憤的大法官凍結國會改革法案的裁定來說,足以印證司法在制度上的根本腐敗及權貴將手腳伸入司法系統的荒唐,就制度缺陷論,主導國家法規準繩的大法官卻是由當權的執政黨所提名,而且毫不
Thumbnail
行政爭訟所涉的行政法律關係種類繁多,準據法規多如牛毛,牽涉的法益異於一般私法爭訟,待證事實也千奇百怪,故舉證責任之分配法則、證據方法與調查程序及方式,亦與民、刑訴訟不盡一致。甚至,為追求爭訟事件所涉事實之真相,有時尚非依循一般舉證責任法則與證據方法所能獲得。 故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44
Thumbnail
立法院轟轟烈烈兩個多禮拜,「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還是強勢完成三讀了!這次我們想談的是這兩項權力到底可能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造成什麼影響?群眾擔憂的,有無道理?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本文為補充編輯版.曾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我國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架構,檢察事務和檢察行政有所區別。相較於德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仍然存在法務部長的外部指示權(此部分在德國刑事法學界長期存在爭議),我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便與德國的立法不同,2012年施行的法官法更明文禁止「外部個案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