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做某一決策時,每增加一個單位產出所能獲得的額外好處。
當你吃第1塊蛋糕時,會覺得味道非常美味,大腦會釋放大量多巴胺,此時邊際效益往上升,感到滿足和愉快。
吃到第2塊仍然覺得很好吃,但快感已經不如第一塊那麼強烈。
隨著你繼續吃第3塊、第4塊,愉悅感趨於平緩,因為大腦適應了這個刺激,邊際效益趨於平緩。
當吃到第5塊以後,大腦開始不釋放多巴胺,此時愉悅感開始下降,你會開始會覺得太甜、太膩,此時邊際效益遞減。
說明每吃一塊蛋糕,所帶來的滿足感會逐漸遞減,最終達到一個臨界點後,不只不會再感到愉悅,反而還會開始感到不適。
一開始和朋友聚會能帶來快樂與放鬆,此時邊際效益上升。
但如果社交過度,可能會感到精疲力盡。
此時愉快感逐漸消失,邊際效益遞減,社交不再讓你放鬆,反而會產生壓力和倦怠感。
精神好的時候,寫作2小時可以完成2頁,但寫到第4小時卻只多完成1頁,效率明顯下降。
這時,就要考慮是否要繼續投入更多精力。
但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會因為看到產出減少,誤以為應該更加努力。
但這樣做只會使效率進一步降低,甚至導致表現變差。
因為你累了,判斷力變差了,你現在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有害無益,這個時候再努力下去,就不太符合經濟效益了。
生產過程中,當你投入更多資源時,每增加1單位的資源所帶來的收益比之前更高,額外的投入會帶來更高的效益。
例:
假設你經營一家披薩店,剛開始時只有1名廚師,工作效率不高。如果你再僱用第2名廚師,2人可以協作分工,提升產量。
起初的增加會帶來額外效益,但隨著投入量不斷增加,每單位新增資源帶來的收益會逐漸減少。
例:
以種田為例,剛開始增加肥料的投入可以讓作物長得更好,產量大幅增加。
但隨著肥料的持續增加,效果不再明顯,且最終還會造成過多肥料的浪費,損害土壤,導致產量減少。
隨著廚師增加,生產力逐步提升,每個新廚師都能顯著提升效益。
當你進一步增加某種資源的投入時,該投入已經不再產生任何額外的效益,產出保持不變。
例:
如果你有一家工廠,所有人員已經達到最佳配置,增加更多的工人也不會產生任何額外產量。因為每個工人都已經充分使用了所有可用資源,所以再多的人手也無法提高產出,導致邊際效益為零。
超商常推出「買一送一」、「第二件半價」等活動。
這類促銷看似優惠,吸引我們購買多件商品。
實際上,我們可能並不需要買這麼多,所以第二件商品的邊際效益往往會比第一件低。
所以我們可能會為了優惠而購買不需要的額外商品,結果超過了自己的實際需求。
像超商的霜淇淋很常有「買一送一」、「第二件半價的活動」,像這種活動我真的抵抗力很弱,通常都會想找朋友一起買。
但有時候自己想吃,我都會有個念頭是,多送的那隻送給下一個買的人,或是隨便抓超商1個路人問他要不要吃。
消費滿1000元可折100元。
消費者可能會為了贈品而購買超過實際需求的商品。
但這些額外購買的商品的邊際效益很低,甚至可能為零。
以前我會為了達到1000元贈品的門檻,去買一些不必要的商品。
現在才不管什麼滿千送百,不然還要花時間去想買什麼來湊到門檻,最後還很容易買超過1000元…
像餐廳的「雙人套餐」比單點便宜,包含多種食物。
套餐中部分的食物可能並不是消費者真想要的,但為了划算,我們會選擇購買套餐。
最初的幾個食物可能會帶來邊際效益提升,但隨著食物量的增加,邊際效益遞減,最終可能吃不完,導致浪費。
像我自己如果發現套餐中的選項都是我ok的,我才會去點套餐,不然我寧可單點我自己想吃的。
像超商的飲料很常有「購買二件享8折、購買三件享7折」這種優惠。
這種促銷利用了消費者對折扣的敏感度,推動他們購買更多以獲得更高折扣。
我們原本可能只想買一件瓶,但為了得到更多的折扣而購買更多。
這種隨著購買的商品數量增加,其實每多買一件的邊際效益是逐漸降低的。
但我非常容易掉進這種陷阱,像是超商的瓶裝飲料,動不動就買二件8折、第三件7折,這種我最沒有抵抗力了,因為多買的茶我還可以帶回家放在冰箱XD
買一杯咖啡加10元即可獲得第二杯。
這種促銷策略會讓我們感覺在加購第二杯時有很大的折扣,從而誘導我們購買更多。
但我們一般都只需要一杯咖啡,這時第二杯的邊際效益可能接近於0甚至是負(如果喝不完,或是喝到很撐)。
便利商店裡的巧克力每條10元,豆漿每瓶20元。
我們的預算是50元,要如何分配這50元的預算,讓巧克力和豆漿的總效益達到最高呢?
5條巧克力的邊際效應分別是「50分、20分、10分、5分、2分」
3瓶豆漿的邊際效應分別是「120分、40分、20分」
簡單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