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要改叫移工?|移工主題書單推薦

為什麼現在要改叫移工?|移工主題書單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要去形容「外勞」二字,你腦海中的詞彙會是什麼呢?


「燒殺擄掠」、「髒臭不堪」還是「拼命賺錢」、「努力拚搏」呢?


為什麼現在許多人改使用「移工」來稱呼外籍勞工,而不是「外勞」?獸編自己的理解是:因為「外勞」二字在台灣社會已被貼上較多負面的標籤,還有去看字義,除了外籍勞工這個詞為本身的意義,「外」有區別、隔開的意味,而「勞」則有辛苦、勞力的意思。「移工」則是移住到某地工作的意思,字義上更中性。


當然也不是不能使用「外勞」這個詞,會稱呼「移工」是為了尊重,如果有意識地去使用詞彙,並且談話中不帶偏見,獸編覺得可以依照說話習慣、對談者等去選擇使用。


為什麼要討論用語、用字呢?因為移工們的權益已被忽視多年,近年漸漸引起大家關注,其實大多數的移工都為了改善生活而努力工作,但在社會僵化已久的價值觀中,他們常常被視為次等人,而多數新聞更加深這樣的印象,可是那些我們沒看見、不理解、持續打拼的移工們卻也受到影響,被認為性情不好、有劣根性,我們是不是不該如此?


那既然大眾普遍對移工的印象不好,那為什麼台灣還是有那麼多的移工?

其實移工是台灣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台灣社會上已有許多工作需要仰賴他們。除了常見的看護工作之外,在農業、製造業、建築業等行業中,他們都為台灣社會的運作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可是為何總是有非法移工的新聞出現呢?會有人為了犯法而背井離鄉嗎?他們來台灣大多是為了改善生活,賺取到的金錢也多寄回家鄉援助親人,不過台灣的相關法規上其實存在著許多困境,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卻時常被新聞忽略,因此造成多數人對於移工的錯誤印象。


沒有人會為了進監獄而費盡千辛萬苦來到異國他鄉。流落到從事非法或犯罪也大多是走投無路,只是我們都沒有看到。若你想更了解這個議題以下閱讀、影視清單推薦給你!


● 推薦書籍:

《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羅漪文,寶瓶出版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簡永達,春山出版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江婉琦,木馬出版 

《奴工島》姜雯,寶瓶出版

《跨國灰姑娘》藍佩嘉,行人出版 


● 推薦影劇:

八尺門的辯護人 (電視劇)

無主之子 (電視劇)

九槍 (紀錄片)

水路–遠洋紀行 (紀錄片)

有時mama,有時mimi (紀錄片)

● 額外推薦:

獨立媒體:移人

獨立書店: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raw-image


avatar-img
小獸書屋的沙龍
16會員
170內容數
這世界有太多知識,有一些看似無用,但是卻在某些時候可以派得上用場,這裡將不定期的供應有趣的動物、環境小知識,從熱門到冷門,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廣闊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獸書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 本書梳理了第一手史料,透過訪談多位郵電案受難者,重現當年郵電工人創辦的刊物《野草》,再現戰後台灣勞工和底層民眾的苦悶和不滿,乃至紛紛投入抗爭的激情年代。 ​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此書藉由爬梳德國轉型正義中的文化實踐案例,反思台灣的不義歷
新聞是現代全球化社會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我們需要依靠它來瞭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新聞是資訊的傳播者,更是公眾意識的塑造者和社會的監督者。 媒體還承擔著監督政府、揭露腐敗、促進公眾參與等重要功能,我們關注新聞媒體,就是關注社會、關注公共利益、關注我們自身的參與和責任,因此新聞的準確性非常重要。
Yo,brother。 代號g6m3kimo ,PTT的認證標誌,鄉民最想認識的前四強人物。 在資訊破碎,求新、求快、求短的世代,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以動輒上萬字的長文,在網路上評論政治、歷史、社會時事。而厲害的不只是可以寫很長,還寫的很幽默,以寓言手法撰寫,並富含哲學與歷史,讓人享受文字
《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 本書梳理了第一手史料,透過訪談多位郵電案受難者,重現當年郵電工人創辦的刊物《野草》,再現戰後台灣勞工和底層民眾的苦悶和不滿,乃至紛紛投入抗爭的激情年代。 ​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此書藉由爬梳德國轉型正義中的文化實踐案例,反思台灣的不義歷
新聞是現代全球化社會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我們需要依靠它來瞭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新聞是資訊的傳播者,更是公眾意識的塑造者和社會的監督者。 媒體還承擔著監督政府、揭露腐敗、促進公眾參與等重要功能,我們關注新聞媒體,就是關注社會、關注公共利益、關注我們自身的參與和責任,因此新聞的準確性非常重要。
Yo,brother。 代號g6m3kimo ,PTT的認證標誌,鄉民最想認識的前四強人物。 在資訊破碎,求新、求快、求短的世代,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以動輒上萬字的長文,在網路上評論政治、歷史、社會時事。而厲害的不只是可以寫很長,還寫的很幽默,以寓言手法撰寫,並富含哲學與歷史,讓人享受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