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說真話,越要懂得修飾的技巧與時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為半個文字工作者,今天主日結束後,走在停車場的路上,我腦中突然冒出兩個問題:

「講真話需要修飾嗎?」

「既然修飾了,那還算真話嗎?」

我的直覺是,真話多數時候並不需要修飾,因為純粹的事實本身並不容易讓人排斥。真正的問題往往出現在,我們不小心把「評價」當作「事實」說出口,而這兩者的影響完全不同。

事實是客觀的,例如「今天下雨了」;而評價是主觀的,例如「今天的天氣很糟糕」。當我們不自覺地用評價來取代事實,就容易產生分歧,因為我的「好」未必等於你的「好」。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甚至,有時候光是表達「部分事實」,就已經讓對話的品質大打折扣。舉個例子,老師對學生說「你昨天沒繳作業」「我昨天沒收到你的作業」,聽起來雖然差不多,但感受卻截然不同。一句指向對方的行為,另一句則帶著更多溝通的空間。

這讓我反思,對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我的表達方式無助於達成這個目的,那麼無論內容多真,都失去了意義。有時候,真話過於直接,可能讓人難以接受;而如果我真正希望對方聽進去,或許更需要用心思考該如何說出口。

就像醫生開的藥,若直接呈現苦澀的原味,病人未必能堅持服用。於是醫生會用糖衣錠或膠囊包裹苦藥,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讓人更容易接受。同樣地,修飾的目的不是改變真相,而是讓真相更易被接納。

真話若無法傳遞,就失去了它的價值;而修飾的技巧與時機,正是讓真話被聽見的橋樑。當我們用心調整語氣與措辭,真話不僅更有力量,也更有溫度。

自我決定論的追隨者,指數化投資的實踐者。 我相信自我成長來自於三件事: 自主感:掌握人生的主導權,做自己真心想做的選擇。 勝任感:在努力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能力的提升。 關聯感:在追求目標時,與他人建立深刻的連結與支持。 在這裡,我分享我的學習、成長與反思,期望每個人都能活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自由、充實且豐盛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回顧1982年到2024年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五個核心價值觀:關懷、開創、健康、探索、本質,並以此作為2025年的期許,期許自己能持續保有清晰的自我認知並活出理想人生。
回顧1982年到2024年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五個核心價值觀:關懷、開創、健康、探索、本質,並以此作為2025年的期許,期許自己能持續保有清晰的自我認知並活出理想人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跳脫一下跟工作相關的思緒,來撰寫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相信諸君都聽過[事情的發生往往來自於溝通不足],然而真的只是溝通不足產生的嗎?在下覺得並非如此,當今社會與科學所教的皆是懷疑,造成了[話中虛幻多有詐,人本不信只為安]的現況,舉凡話語中所參雜的真實與否,真幻交織,根本無法認清,只能回歸到最初謊言與真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真情、真愛和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與人生經驗相連接。文章中包含了對於人生的體悟和感悟,對於友誼、愛情和世俗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探討了在選擇是否要堅持自己的看法或立場時的一些智慧,包括真實性、爭論的必要性以及對名譽和利益的影響。只有在必要時,我們才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並確保有充分的證據來支持自己。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在生命的長河中,有沒有某一個時刻,你希望有一個人能相信你口中說出的話,不論那句話是事實與否。
Thumbnail
好好說話有人說是藝術,也有人認為是學問,都對,但也可以更簡單,不矛盾說話就不傷自己與別人的心。 說話是表達、溝通的工具 善用是加分,如果用不好不止扣分,可能還會負分,這樣說話變的需要更加注意,確實是如此需要謹慎,因為說話也代表自己的人格、個性、涵養,所給人的印象及感受。 最常聽到〈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充斥,我們真的能更清楚何謂真實嗎?本文提出如何思考真實的問題,並探討兩種思維模式:理性與非理性。也提供一些方法如假笑來面對問題,以及扛起責任來找到生活方式。本文以哲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真實,並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跳脫一下跟工作相關的思緒,來撰寫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相信諸君都聽過[事情的發生往往來自於溝通不足],然而真的只是溝通不足產生的嗎?在下覺得並非如此,當今社會與科學所教的皆是懷疑,造成了[話中虛幻多有詐,人本不信只為安]的現況,舉凡話語中所參雜的真實與否,真幻交織,根本無法認清,只能回歸到最初謊言與真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真情、真愛和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與人生經驗相連接。文章中包含了對於人生的體悟和感悟,對於友誼、愛情和世俗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探討了在選擇是否要堅持自己的看法或立場時的一些智慧,包括真實性、爭論的必要性以及對名譽和利益的影響。只有在必要時,我們才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並確保有充分的證據來支持自己。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在生命的長河中,有沒有某一個時刻,你希望有一個人能相信你口中說出的話,不論那句話是事實與否。
Thumbnail
好好說話有人說是藝術,也有人認為是學問,都對,但也可以更簡單,不矛盾說話就不傷自己與別人的心。 說話是表達、溝通的工具 善用是加分,如果用不好不止扣分,可能還會負分,這樣說話變的需要更加注意,確實是如此需要謹慎,因為說話也代表自己的人格、個性、涵養,所給人的印象及感受。 最常聽到〈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充斥,我們真的能更清楚何謂真實嗎?本文提出如何思考真實的問題,並探討兩種思維模式:理性與非理性。也提供一些方法如假笑來面對問題,以及扛起責任來找到生活方式。本文以哲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真實,並提供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