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第一次了。Kevin總是把團隊的需求擺在第一,總是先安撫衝突、平衡各方意見,確保大家開心。他認為,管理者就是要做「潤滑劑」,不能表現出不耐煩、不能說「不」,更不能讓人看到自己的不滿。
直到那天,公司新政策讓團隊工作量大增,Kevin本想爭取更多資源,卻因為害怕「上面不高興」,選擇了沉默。他內心的不滿與壓力積累成了隱形的炸彈,在一次例行會議中,面對下屬的連番問題,他竟忍不住拍桌大喊:「你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會議室瞬間死寂。團隊成員錯愕不已,而Kevin自己也驚訝於自己的爆發。
這正是長期忽略自我、壓抑感受的結果——當一個人不允許自己感受痛苦,他也無法真正體驗快樂,更無法穩定地領導團隊。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認為表達自己的不滿、拒絕不合理的要求,會讓自己顯得不夠包容、不稱職,甚至影響人際關係。然而,當你習慣性壓抑自己的情緒,只專注於滿足他人的期待,你的團隊不會因此更尊重你,反而會覺得你「沒有立場」、「沒有原則」,甚至會讓自己變得更難相處。
真正的領導力,不是無條件地迎合他人,而是清楚自己的界線,並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
🔹 第一步:辨識與承認自己的情緒
👉 許多主管習慣性地忽略自己的壓力,直到忍無可忍才爆發。因此,請養成覺察習慣,當感受到壓力、焦慮或不滿時,停下來問自己:
透過這些提問,你能更清楚自己當下的感受,而不是讓情緒被埋藏,最終在不適當的時機爆發。
🔹 第二步:設立界線,學會適時拒絕
👉 許多主管害怕拒絕他人,深怕影響關係。但試想:如果你無底線地配合每個要求,最終只會讓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透支。
當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時,可以這樣回應:
✅ 「這個時程我現在無法負荷,我們可以討論其他選項嗎?」
✅ 「這件事的優先級目前較低,我們可以安排在下週再處理嗎?」
這樣的說法既表達了自己的界線,又不會讓對方感到被直接拒絕。
🔹 第三步: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
👉 作為主管,你的需求同樣重要,不需要總是讓步。當你選擇開誠布公地表達自己的困難,反而會贏得更多尊重。例如:
✅ 「最近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我們需要重新調整資源,否則團隊的壓力會過大。」
✅ 「這項決策可能會影響團隊士氣,我建議再討論一下細節。」
當你開始展現這種自信的表達方式,團隊反而會更信任你的判斷,而不是覺得你只是一個迎合上意的「傳聲筒」。
🔹 第四步:允許自己不完美,練習放下內疚感
👉 很多主管內心有個強烈信念:「我要讓所有人滿意,才算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但事實上,領導的價值不在於迎合所有人,而是在於做出對整體最有利的決策。
請提醒自己:
當你給自己這些「允許權」,你的心理壓力會大幅減輕,影響力反而會變得更穩定。
「真正的領導者,不是迎合每個人,而是帶領大家找到最好的方向。」 —Steve Jobs
Kevin的故事並不罕見,很多主管都落入了「無限迎合」的陷阱,最終卻發現,自己既沒有換來真正的尊重,也失去了對團隊的影響力。
請記住,真正的領導力不是靠壓抑自己的感受換來的,而是來自於: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需求,適時設立界線,並勇敢表達自己的立場。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會發現——不只是你的心理負擔減輕了,團隊的信任感與合作效率,也將變得前所未有地強大。
從今天開始,允許自己有感受,允許自己表達,允許自己成為一個更有影響力的領導者。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