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由死入生(第8章) From Death into Eternal Life (Chapter 8)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書筆記:由死入生(第8章) From Death into Eternal Life (Chapter 8)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章“死亡”寫的讀書筆記 (part 9)最后一章

raw-image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1

有死入生——讀《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八章《死亡》有感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 12:24


一、序言


當我們談論死亡時,許多人會感到恐懼,因為死亡意味著結束、失去、告別。然而,在基督信仰中,死亡卻被賦予了另一層更深遠的意義——它是通往生命的必經之路。斯托得在《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八章《死亡》中,從六個層面探討了「透過死亡獲得生命」的奧秘,這與耶穌的教導一脈相承。


斯托得提醒我們:「基督教信仰使人得著生命——永恆的生命,豐盛的生命;但通往生命的道路,卻是透過死亡。」這句話深深震撼了我,它顛覆了世俗的價值觀,使我重新省思自己的信仰旅程。


二、救恩:與基督同死,向罪而死


「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 6:23)這句經文清楚地揭示了一個事實:罪使人與神隔絕,最終導向死亡。然而,神的愛在於祂為我們預備了救恩,耶穌基督代替我們承擔罪的刑罰,使我們能得著永生。


「基督的死無法自動帶給人任何好處,除非我們願意接受祂為我們帶來的益處。」斯托得這句話點出了信仰的關鍵:我們需要憑信心與基督聯合,與祂一同死去,向罪而死,才能經歷復活的新生。我們不再屬於舊人,而是成為在基督裡的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 5:17)。


三、作主門徒:向自己而死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 9:23)


這句話對我們而言或許已經耳熟能詳,但真正的挑戰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天天」背起十字架?這並不僅僅指外在的苦難,更是指向我們內心的順服——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驕傲、慾望、計畫,讓基督完全掌管我們的生命嗎?


耶穌的門徒之路是一條「死路」,但這條「死路」卻是通往真正生命的道路。當我們學會向自己的老我死去,我們才能真正活出基督的樣式。


四、宣教:向個人抱負而死


「死亡讓生命結出累累果實。」斯托得用這句話形容宣教的本質。許多宣教士為了回應神的呼召,不惜放棄舒適的生活、個人的夢想,甚至冒著生命危險進入未得之民當中。這種「向自己而死」的精神,使福音能夠傳遍世界。


斯托得提醒我們,宣教不只是少數人的呼召,而是所有基督徒都應該參與的使命。我們或許不一定需要跨越國界,但我們是否願意在日常生活中,為了福音的緣故放下自己的驕傲、文化優越感,甚至被誤解與拒絕呢?


五、迫害:向個人安危而死


全球許多地方的基督徒仍在面對迫害。根據統計,超過六十個國家的基督徒因為信仰而遭受逼迫,甚至被監禁、酷刑、處決。然而,歷史告訴我們,迫害無法消滅基督教,反而使信仰更加純粹、堅定。


斯托得引用了一句話:「真正的基督徒可說是『從死裡活過來的人』。」這不只是指肉體的復活,更是指我們願意為了基督的緣故放下對個人安危的恐懼,勇敢地活出信仰。


六、殉道:向個人生命而死


「殺戮是你最厲害的武器,而我最厲害的武器是死亡。」這是羅馬尼亞教會領袖約瑟夫·托恩博士在面對迫害時的話。這句話讓我想起許多殉道者的見證,他們選擇忠於基督,即使要付上生命的代價。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在被處決前說:「這個結束,卻是我生命的開始。」殉道不是悲劇,而是榮耀的冠冕。這樣的信仰挑戰我們:我們是否願意為基督而活,也為基督而死?


七、死亡的必然性:向世界而死


斯托得最後探討了「身體的死亡」。雖然死亡帶來痛苦,但基督的復活已經戰勝了死亡,使我們有盼望。我們的身體雖然會朽壞,但將來我們會以榮耀的身體復活,如同種子變成美麗的花朵。


正如斯托得所說:「當我們思索等在前頭的未來時,總是能說『最精彩的還在後頭』。」


八、結語


這一章讓我深刻體會到,基督信仰的本質就是「由死入生」的過程。從救恩、作主門徒、宣教、迫害、殉道,到最終的身體復活,每一步都是在死亡中迎來新的生命。


斯托得的話語成為我的提醒:「只有當我們望見死亡帶來的榮耀時,才會心甘情願地放棄生命。」願我們都能效法基督,勇敢走上這條由死入生的道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 H的沙龍
222會員
358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Eric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字是《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八章「死亡」的讀書筆記,探討基督信仰中「由死入生」的奧祕。文章從救恩、作主門徒、宣教、迫害、殉道等面向,闡述了基督徒如何透過向罪、自我、個人抱負、安危、生命等而死,來經歷復活的新生,最終走向永恆的生命。
Thumbnail
這篇文字是《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八章「死亡」的讀書筆記,探討基督信仰中「由死入生」的奧祕。文章從救恩、作主門徒、宣教、迫害、殉道等面向,闡述了基督徒如何透過向罪、自我、個人抱負、安危、生命等而死,來經歷復活的新生,最終走向永恆的生命。
Thumbnail
這篇書摘摘錄自《天國與人間》,探討信仰如何在個人生命與社會實踐中交織,並強調基督徒在世俗挑戰中活出真誠信仰的重要性。文章涵蓋天國的臨在、救贖的全面性、身體的復活,以及信仰與社會責任等面向。文章也探討個人靈性與群體關懷的重要性,並提醒基督徒要謙卑、彼此相愛,以及走出舒適區。
Thumbnail
這篇書摘摘錄自《天國與人間》,探討信仰如何在個人生命與社會實踐中交織,並強調基督徒在世俗挑戰中活出真誠信仰的重要性。文章涵蓋天國的臨在、救贖的全面性、身體的復活,以及信仰與社會責任等面向。文章也探討個人靈性與群體關懷的重要性,並提醒基督徒要謙卑、彼此相愛,以及走出舒適區。
Thumbnail
在人生的忙碌與茫然中,聖經福音向我們宣告了一條充滿盼望的道路——透過信靠耶穌基督,我們可以得著永恆的生命。這份應許不僅改變今生的意義,更帶領我們進入永恆的喜樂與平安。
Thumbnail
在人生的忙碌與茫然中,聖經福音向我們宣告了一條充滿盼望的道路——透過信靠耶穌基督,我們可以得著永恆的生命。這份應許不僅改變今生的意義,更帶領我們進入永恆的喜樂與平安。
Thumbnail
讀書筆記:在基督里成长的生命旅程(第3章) Growing in Christ on Life Journey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三章“長大成熟”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Thumbnail
讀書筆記:在基督里成长的生命旅程(第3章) Growing in Christ on Life Journey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三章“長大成熟”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Thumbnail
萬民四末(quattuor novissima)、煉獄(purgatorium)、煉靈‧‧‧‧‧,天主的神聖教會如何向我們施教?這些信理好像逐漸消失在教友的精神中,我們將來往何處去並我們今世要如何而生?天主教友對於煉靈月的想法貌似只剩下獻台彌撒如此而已,今天我們藉由祈禱律認識此端信理及教友生活。
Thumbnail
萬民四末(quattuor novissima)、煉獄(purgatorium)、煉靈‧‧‧‧‧,天主的神聖教會如何向我們施教?這些信理好像逐漸消失在教友的精神中,我們將來往何處去並我們今世要如何而生?天主教友對於煉靈月的想法貌似只剩下獻台彌撒如此而已,今天我們藉由祈禱律認識此端信理及教友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永生作為上帝對信徒的恩賜的重要性,並分析為何許多基督徒在生活壓力和現世希望中忽視這一應許。文章提供瞭如何重新認識永生價值的建議,包括警惕撒但的謊言、將永恆的盼望置於首位以及轉向神的方式,以活出充滿希望的生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永生作為上帝對信徒的恩賜的重要性,並分析為何許多基督徒在生活壓力和現世希望中忽視這一應許。文章提供瞭如何重新認識永生價值的建議,包括警惕撒但的謊言、將永恆的盼望置於首位以及轉向神的方式,以活出充滿希望的生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神的法則以及如何透過耶穌基督與神和好。我們被教導以慈愛對待他人,並承接從聖靈而來的能力,以和平相處並祝福他人。文章強調了在基督裡的新造之路,以及如何實踐愛與赦免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神的法則以及如何透過耶穌基督與神和好。我們被教導以慈愛對待他人,並承接從聖靈而來的能力,以和平相處並祝福他人。文章強調了在基督裡的新造之路,以及如何實踐愛與赦免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