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自己種吃的最安心~收成了
薑黃是一種來自薑科植物的根部,學名是 Curcuma longa。它具有濃烈的橙黃色,並且在傳統的印度料理(尤其是咖哩)中常見。薑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薑黃素(curcumin),被認為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重健康益處。
薑黃怎麼吃容易吸收?
要讓薑黃中的薑黃素更容易被吸收,建議以下幾種方法:
- 與黑胡椒一起食用:黑胡椒中的「胡椒鹼」(piperine)可以大幅增加薑黃素的吸收率。
- 與脂肪一起食用:薑黃素是脂溶性的,與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如橄欖油、椰子油)一起食用,可以提高吸收效率。
- 加熱後食用:加熱會增加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但要注意避免過高的溫度,以免破壞其有效成分。
分享我最喜歡的吃法:果汁機直接用牛奶將新鮮薑黃打成無形小火加熱煮來喝
薑黃什麼時候吃比較好?
薑黃沒有特定的最佳時間,但通常建議:
- 早晨:空腹時服用有助於清腸排毒,特別是與溫水或暖茶一同食用。
- 餐後:對於胃部較敏感的人,可以在餐後食用,這樣能減少對胃的刺激。
薑黃自製粉的方法:
- 選擇新鮮的薑黃根:在市場上可以找到新鮮的薑黃根,選擇表面光滑、沒有破損的薑黃根。
- 清洗薑黃根:將薑黃根徹底清洗乾淨,去除泥土與雜質。
- 削皮:使用刀子削去薑黃的外皮。這部分的顏色通常較深。
- 切片或切段:將薑黃根切成薄片或小段,這樣有助於加速乾燥。
- 乾燥:可以將切好的薑黃放在陰涼通風處自然乾燥,或者使用乾燥機(約40°C至50°C)進行乾燥,直到完全乾燥為止。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天。
- 磨成粉:將乾燥的薑黃根用咖啡磨豆機或專門的香料磨粉機磨成細粉。
- 保存:將薑黃粉放入密封罐中,儲存在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
自製薑黃粉不僅新鮮,而且保留了更多的營養成分,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調整份量。
結論:
粉薑黃粉具有多種健康益處,尤其是在抗炎、抗氧化和保護大腦方面。
- 抗炎作用:薑黃粉含有的薑黃素(Curcumin)被認為具有強效的抗炎特性,對於減少慢性炎症和改善相關疾病(如關節炎)有幫助。
- 抗氧化功能:薑黃粉也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對抗自由基,減少氧化壓力,從而保護細胞免受損傷。
- 腦部健康:一些研究表明,薑黃素可能對大腦有益,能夠提高大腦功能,減少認知衰退的風險,甚至對抗阿茲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
- 消化系統健康:薑黃粉可能對消化系統有益,能幫助緩解消化不良、脹氣等問題,並可能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
- 潛在的抗癌作用:初步研究顯示,薑黃素有可能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效果,儘管仍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確定其療效。
- 吸收問題:薑黃素本身的生物可利用度較低,因此通常建議與黑胡椒中的胡椒鹼(Piperine)一起服用,以提高其吸收效果。
不過,儘管薑黃粉在多方面有潛力,仍建議請勿過量使用,在使用前先與醫生或營養師討論,特別是在有特定健康狀況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