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以「我」來稱呼自己,彷彿這個「我」是獨立、永恆且不可變的。然而,當我們深入思考,就會發現「我」只是物質、意識與記憶的暫時組合,最終都會隨著時間而消散。真正的本質,超越了「我」的概念。
無我
如果我們拋開「身體」、「思想」與「記憶」,還剩下什麼?
真正的「我」是承載一切的「空」,是純粹的覺知,是與宇宙合一的存在。這也就是佛法所說的「無我」與「空性」——萬物皆存在,卻無一物能被執著為「我」或「我的」。當我們明白這一點,就不再被自我的欲望、貪念與分別心束縛,而能真正體驗自由。
當我們不再執著於「我」時,內心便不再受傷害,也不會因為得失、讚譽或毀謗而起心動念。真正的功德,不是透過累積來計算,而是透過放下自我來實現。當「無我」達成時,行善便不再是有意識的選擇,而是一種自然的展現,就像太陽發光、微風吹拂一樣,無須刻意,卻帶來溫暖與安定。
結論:我是載體,而非主人 我只是萬物流動的載體,承載著這個宇宙的變化。當我認知到這點,就能放下執著,不再被虛幻的「自我」束縛,從而活出真正的自在與圓滿。
釋迦牟尼佛曾說:「諸法無我,得涅槃樂。」—— 一切存在皆無固定不變的「我」,當我們看破「我」的執著,便能達到真正的平靜與喜樂。
真正的功德,不是透過累積來計算,而是透過放下自我來實現。當「無我」達成時,行善便不再是有意識的選擇,而是一種自然的展現,就像太陽發光、微風吹拂一樣,無須刻意,卻帶來溫暖與安定。
當我們超越「我」的執著,是否就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相,回歸真正的自在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