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天會開店的工作室,而是每天都會工作的工作室」|木子口muzuk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字/林奕昕 攝影/李家媛


由來自高雄的宛絨跟佳樺一同經營的木子口工作室,已在宜蘭深耕四年多,始終堅持販售友善、日常且無添加的食品,一路上累積不少「口粉」,也觀察到許多獨特的風景。

他們的日程不同於一般的烘焙店,除了忙於製作麵包以外,也不時參與市集擺攤,更是會常常在宜蘭各地探索新的小農食材。而今年不同於以往,木子口多了一間在冬山鄉的工作室,開啟品牌發展的新篇章。

raw-image


從臨海港都到山海平原──於宜蘭誕生的木子口工作室


拜訪當天,冬山鄉恰巧下起小雨,陰暗的天空配上淅淅瀝瀝的雨點,昭示著又是宜蘭平常的午後雨日。進入工作室,店內暖黃的燈光襯著木頭調的裝潢,配上櫥窗櫃內金黃色的麵包,鹽可頌、鮮奶吐司、泡芙、布丁、貝果……通通陳列於其中,而這些美食全都出自宛絨跟佳樺之手。

raw-image


宛絨一開始在高雄經營烘焙工作室,主要販售以蛋糕為主的烘焙產品,之後在烘焙證照班認識了同為高雄人的佳樺。兩人都很愛到宜蘭出遊,在東北角體會到與高雄不同的文化、天氣與民情特色,久而久之便有了在宜蘭開設工作室的想法。

 

「我本來就是喜歡東部的人。我在花蓮讀書,然後我有一半的原住民血統,我的部落在臺東。所以想說東部都有待過的感覺,宜蘭沒待過,那就來宜蘭。」

佳樺半開玩笑地提及移居宜蘭的動機之一,看似單純的理由背後,其實也暗示了抉擇的過程並不是一蹴可幾。

raw-image


2020年,原本在高雄的兩人下定決心搬到宜蘭,立下新里程碑的同時,也換了新的名字,正式開始木子口工作室的旅程。

品牌名稱取自宛絨跟佳樺的姓氏部首:木子李與雙木林的結合,再加上宛絨養的黑狗嘟嘟的名字部首,便成為現今大家所熟知的木子口muzuko。

 

不只是友善無添加,更融入土地的獨特滋味

 

木子口的特殊之處,不只是品牌背後是兩位來自高雄的人,更在於他們的產品常常創造與地方之間的連結。

「我覺得每個地方的人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然後他們都有他們的文化。」移居宜蘭後曾在設治紀念館服務過的佳樺與我們分享她的觀察。「可能因為我是社會相關科系畢業的,所以對於人文環境這一塊,會比較覺得東西一定要有連結,你有連結才有溫度。」他們以外地人的視角,敏銳地捕捉到當地人或許早就習以為常的地方特色,並加以製作推廣。

raw-image


「要直接去到產地,我覺得會比較有那種、產地到餐桌的感覺。」說到與小農交流,宛絨跟佳樺侃侃而談各種過往經驗。他們會與在地許多理念相近的品牌互動,像是透過宜蘭在地的農業商店安孫好食,以小農好李加菜的蔥為原料,開發出具有嶄新風味的貝果;也曾經去到宜蘭二湖的鳳梨田裡,與農夫面對面大談農產品的特點與口感。

 

透過實地深入種植現場,進而了解原物料的資訊,再依照不同的口感與測試結果,創造出不同的搭配。因此,木子口的產品除了強調選用友善小農的食材外,也開發許多融入宜蘭地方特色的口味,諸如金柑、茶葉、蔥等等,都曾經出現在木子口的販售菜單中。


raw-image


像身為店內熱銷品項的白鷺茶奶酥貝果,便是採用宜蘭冬山正福茶園的清香烏龍及蜜香紅茶製作而成。一口咬下,意想之中的淡淡茶香,配著軟厚綿密的麵包體在嘴裡慢慢四散。再一口,卻是奶酥內餡滿滿的茶味竄進口中,與先前淡淡的清新滋味中和,形成了獨特的飲食口感。

 

生根宜蘭、推廣東北角──品牌發展的下一步

 

在開設實體工作室前,木子口主要以市集擺攤與賣貨便為主,擺攤的地圖不限於宜蘭,在新竹、桃園、臺北等地,都能不時見到他們的攤位。

「雖然現在開了工作室,但是我們還是喜歡跑市集。我們喜歡自己去找客人,直接跟他應對,然後跟他說我們產品的特色是什麼。」宛絨為我們解答在開設工作室後,依然持續參與市集的原因。

raw-image


實體工作室於今年二月在冬山鄉開幕,至撰稿當下也已三四月有餘,當被詢問到接下來還有什麼目標時,他們思考了一下。

「我們只是想要堅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友善日常無添加的東西,
可以一直持續帶給大家,也希望能夠透過宜蘭更多的產品、更多的食材,
然後融入我們的烘焙,讓大家更認識宜蘭。」


但宛絨跟佳樺隨即告訴我們,他們藏在心中很久的夢想:「其實我們是真的有想要回高雄再開一間店,因為其實高雄還蠻多客人,包括以前就是高雄工作室的客人,他們都會希望我們有朝一日可以回高雄,但是我們也不會離開宜蘭。」

raw-image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木子口工作室的招牌,悄悄出現在高雄街道上的某個角落,店內擺放著許多自宜蘭土地生根發芽的產品。

一開始僅僅出自於對宜蘭的喜歡,而來到氣候與人文風景都截然不同的地方,在與土地的朝夕相處中,這份喜愛漸漸轉變為想要在宜蘭發展、推廣宜蘭的決心。木子口不斷嘗試突破自我,卻也一直保持初心。

在各地不定時的市集裡、在賣貨便商場中,或是冬山鄉的店面裡,你都有機會認識這兩位熱愛宜蘭土地的高雄人,以及他們用心製作而成的、對於土地及烘焙的深情告白。

raw-image


✨店家資訊✨

✨木子口muzuko
✨地址:宜蘭縣冬山鄉香和村冬山路66巷1號
✨電話:0916 691 302
✨營業時間:不定時營業,依粉絲專頁公告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13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旅人書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香格爾麵包是由宜蘭三星出身的游老闆創立,英文店名「Daily Bakery」中的「Daily」便是代表他想要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享用到健康且美味的麵包。 童年在三星對麵包的美好回憶,在長大後轉變為提供宜蘭人更多選擇的動力。
Thumbnail
2025/04/12
香格爾麵包是由宜蘭三星出身的游老闆創立,英文店名「Daily Bakery」中的「Daily」便是代表他想要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享用到健康且美味的麵包。 童年在三星對麵包的美好回憶,在長大後轉變為提供宜蘭人更多選擇的動力。
Thumbnail
2025/01/02
良食的老闆Joy,於2022年開設了一家堅持販售天然、無負擔、好吃、美味食品的外帶烘焙店。現在的良食,剛經過一次內部裝潢,以嶄新的姿態重新開幕。我們以照片跟文字紀錄裝潢前的身影,也為未來整修後的店面,劃下嶄新的里程碑。
Thumbnail
2025/01/02
良食的老闆Joy,於2022年開設了一家堅持販售天然、無負擔、好吃、美味食品的外帶烘焙店。現在的良食,剛經過一次內部裝潢,以嶄新的姿態重新開幕。我們以照片跟文字紀錄裝潢前的身影,也為未來整修後的店面,劃下嶄新的里程碑。
Thumbnail
2024/12/12
由烘焙師傅邱弘裕以及太太郭晨瑩共同起創的原麥森林烘焙輕食坊,如今已在羅東開業九年多,從林場附近的店舖,到現今在學區附近的烘焙店,一間小小的店,乘載的是一對創業爸媽對於健康飲食觀念及自家孩子最真摯的關懷。
Thumbnail
2024/12/12
由烘焙師傅邱弘裕以及太太郭晨瑩共同起創的原麥森林烘焙輕食坊,如今已在羅東開業九年多,從林場附近的店舖,到現今在學區附近的烘焙店,一間小小的店,乘載的是一對創業爸媽對於健康飲食觀念及自家孩子最真摯的關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老闆娘連特製都有自己的堅持。」 自從確定有大學之後我就來到這間早餐店打工,一路做到現在也接近尾聲了。 老闆娘偶爾都會特製一些有趣的新品給客人嚐試,像是小黃瓜蛋餅、卡拉雞腿花生堡...
Thumbnail
「老闆娘連特製都有自己的堅持。」 自從確定有大學之後我就來到這間早餐店打工,一路做到現在也接近尾聲了。 老闆娘偶爾都會特製一些有趣的新品給客人嚐試,像是小黃瓜蛋餅、卡拉雞腿花生堡...
Thumbnail
由烘焙師傅邱弘裕以及太太郭晨瑩共同起創的原麥森林烘焙輕食坊,如今已在羅東開業九年多,從林場附近的店舖,到現今在學區附近的烘焙店,一間小小的店,乘載的是一對創業爸媽對於健康飲食觀念及自家孩子最真摯的關懷。
Thumbnail
由烘焙師傅邱弘裕以及太太郭晨瑩共同起創的原麥森林烘焙輕食坊,如今已在羅東開業九年多,從林場附近的店舖,到現今在學區附近的烘焙店,一間小小的店,乘載的是一對創業爸媽對於健康飲食觀念及自家孩子最真摯的關懷。
Thumbnail
我們家孩子一直都很喜歡吃麵包,所以蒐集好吃的麵包店便成了爸爸媽媽的任務,這間店位於竹科後山的寶山鄉,是一間極為低調,沒有過度裝潢,只有一個簡單小木屋的樸實麵包店,不過他的美味卻沒有因為低調而被隱藏,營業時間只有每週四到週日,限定麵包沒預定可是都吃不到的喔!
Thumbnail
我們家孩子一直都很喜歡吃麵包,所以蒐集好吃的麵包店便成了爸爸媽媽的任務,這間店位於竹科後山的寶山鄉,是一間極為低調,沒有過度裝潢,只有一個簡單小木屋的樸實麵包店,不過他的美味卻沒有因為低調而被隱藏,營業時間只有每週四到週日,限定麵包沒預定可是都吃不到的喔!
Thumbnail
小規模經營知名老店家,平時賣的綠豆椪、蛋黄酥等各式月餅數量固定,是師傅手做;但是中秋佳節訂單爆量,難免會招募二手師傅、臨時工幫忙,就沒有辦法那麼講究了。
Thumbnail
小規模經營知名老店家,平時賣的綠豆椪、蛋黄酥等各式月餅數量固定,是師傅手做;但是中秋佳節訂單爆量,難免會招募二手師傅、臨時工幫忙,就沒有辦法那麼講究了。
Thumbnail
很多改變是不得不然,卻不代表不能從心而然。​
Thumbnail
很多改變是不得不然,卻不代表不能從心而然。​
Thumbnail
因為好友推薦,說超級好吃,常常晚上7點不到就賣完,下午1點才開始營業。平常他很少推薦吃的,這倒引起我的好奇心,於是某天,特地繞過去看看。 果然人非常多,明明今天是上班日啊~ 店面不大,前面路邊可能太多人臨停,這棟大樓管委會在路跑立了個牌子,說違停隨時會檢舉。即便如此,還是很多人停🤣
Thumbnail
因為好友推薦,說超級好吃,常常晚上7點不到就賣完,下午1點才開始營業。平常他很少推薦吃的,這倒引起我的好奇心,於是某天,特地繞過去看看。 果然人非常多,明明今天是上班日啊~ 店面不大,前面路邊可能太多人臨停,這棟大樓管委會在路跑立了個牌子,說違停隨時會檢舉。即便如此,還是很多人停🤣
Thumbnail
搬家到景美萬隆的冰斗喫甜工作室,每週只營業三天,特色是以當季在地食材、手作無添加以及友善環境公平貿易為原則,將甜點回歸到生活最單純的狀態,希望人們在追求餐飲的流行之外,也能思考食材的來源,並且有機會去認識台灣在地好食材。
Thumbnail
搬家到景美萬隆的冰斗喫甜工作室,每週只營業三天,特色是以當季在地食材、手作無添加以及友善環境公平貿易為原則,將甜點回歸到生活最單純的狀態,希望人們在追求餐飲的流行之外,也能思考食材的來源,並且有機會去認識台灣在地好食材。
Thumbnail
因應狹小的店面空間與高漲的店租,有越來越多的甜點工作室選擇改以網路接訂單的營運模式,一樣也能做出美味的甜食。 午冬甜點就是這麼樣一間以千層酥為主,結合販售甜飲料的小店,是由一對情侶檔午先生與冬小姐所經營的小店鋪。清水模般的灰色門面,以店名招牌的粉紅色系點綴裝置,也成了品牌辨識的色調。
Thumbnail
因應狹小的店面空間與高漲的店租,有越來越多的甜點工作室選擇改以網路接訂單的營運模式,一樣也能做出美味的甜食。 午冬甜點就是這麼樣一間以千層酥為主,結合販售甜飲料的小店,是由一對情侶檔午先生與冬小姐所經營的小店鋪。清水模般的灰色門面,以店名招牌的粉紅色系點綴裝置,也成了品牌辨識的色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