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有四千個禮拜,但也要學會浪費時間!|S1EP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害怕浪費時間,甚至連休息都會有罪惡感?

工作時,我們總是把每天的代辦事項都排得滿滿的,稍微分心幾分鐘,就開始自我譴責。若是手邊有要做的事尚未完成,連買午餐的五分鐘也不想放過,深怕因為片刻的分神而導致未來的失敗。

但這樣一直被時間、效率追著跑的心態其實並不健康,更可能導致過勞與倦怠。


聽了這個Podcast,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

由文化雜誌The Atlantic製作的Podcast節目"How To",每一季以「如何……」為題,透過兩位主持人Becca Rashid和Ian Bogost的分享以及專家訪談,試圖解答每季標題中的提問,至今探索的議題包含如何保留時間、如何辨別真實、如何打造快樂人生等。

由The Atlantic製作的"How to Keep Time"Podcast

由The Atlantic製作的"How to Keep Time"Podcast

其中,第五季"How to Keep Time"更讓我們有所共鳴。本季第一集,主持人們便打破當代文化中追求效率的常態,提出「浪費時間」就是保留時間的一種方式。



Becca以自己等車的經驗為例,即使等待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分鐘,他仍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而不是只站在原地浪費時間。

有了讓人可以隨時隨地工作、吸收資訊的科技產品,似乎讓我們更難忍受「無所事事」,連極短的碎片時間也想妥善利用。

但究竟什麼是「浪費時間」,難道時時刻刻利用空檔吸收新知、回email,就不是浪費時間了嗎?那為什麼即使每分每秒都做了該做的事,還會覺得時間根本不夠?


「浪費時間」 讓生活更富足

在這集節目中,主持人訪問了《人生4千個禮拜》的作者Oliver Burkeman,他便分享過度追求生產力,或未來的成就,很可能反而讓人失去體驗當下的能力。

因此他認為如果想好好利用時間、從中得到意義,「浪費時間」也是必要的。

當代社會對成就的推崇,讓浪費時間——把時間用在做無生產力的事情上,變成是負面、不上進的,可是這些看似無生產力的事情,例如不會賺錢的興趣、放空的等車時間,對生活也有著難以取代的正面影響,能為我們帶來珍貴的收穫。

或許,時間並不是我們能浪費的東西,時間就只是時間。休息也不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休息就只是為了休息。

放下社會常規對時間與生產力的迷思,仔細體會每個瞬間,感受當下所思所想,將能更輕鬆富足。


這集,跟我們一起窩在森林裡聊聊關於的時間焦慮。

follow us on instagr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窩在有你的森林 What's on your mind?
3會員
12內容數
Podcast Produce by Rue & Tarina. 我們總在忙碌中,試圖尋找一個答案。 當你內心迷茫,困惑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你應該」…… 要如何成為一棵樹,解開束縛、向光而生? 歡迎你走進我們的對話空間,聊生活、聽心事、找答案。
2025/04/28
獨旅,一個人的獨自旅行,近年來逐漸成為深受旅人們喜愛的出遊方式,窩在有你的森林Podcast EP10裡,我們也以自己到日本大阪、韓國釜山等地的獨旅經驗為出發,聊聊獨旅的優缺點,以及為什麼喜歡獨旅?
Thumbnail
2025/04/28
獨旅,一個人的獨自旅行,近年來逐漸成為深受旅人們喜愛的出遊方式,窩在有你的森林Podcast EP10裡,我們也以自己到日本大阪、韓國釜山等地的獨旅經驗為出發,聊聊獨旅的優缺點,以及為什麼喜歡獨旅?
Thumbnail
2025/04/02
對我們而言,女性主義追求的是所有性別的平等。看著社會上正在發生的各種事件與爭論,便會知道現在我們距離這個理想還很遙遠。 在邁向平等的道路上,我們有時會前進,有時會後退,但只要有人願意真正地去了解什麼是女性主義,並以此為基礎展開對話,相信便能讓我們與最終的理想更加靠近。
Thumbnail
2025/04/02
對我們而言,女性主義追求的是所有性別的平等。看著社會上正在發生的各種事件與爭論,便會知道現在我們距離這個理想還很遙遠。 在邁向平等的道路上,我們有時會前進,有時會後退,但只要有人願意真正地去了解什麼是女性主義,並以此為基礎展開對話,相信便能讓我們與最終的理想更加靠近。
Thumbnail
2025/03/18
都2025了,談「性別刻板印象」聽起來或許老套,但不論在《童話故事下集》裡,或在你我的生活中,不合理的性別印象都仍然存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 洗碗是媳婦、媽媽的工作? 《童話故事下集》用誇飾又幽默的手法展現婚姻與愛情之間的差距,而早已深入社會習俗的「父權體制」,便是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2025/03/18
都2025了,談「性別刻板印象」聽起來或許老套,但不論在《童話故事下集》裡,或在你我的生活中,不合理的性別印象都仍然存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 洗碗是媳婦、媽媽的工作? 《童話故事下集》用誇飾又幽默的手法展現婚姻與愛情之間的差距,而早已深入社會習俗的「父權體制」,便是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過度追求生產力,或未來的成就,很可能反而讓人失去體驗當下的能力。如果想好好利用時間、從中得到意義,「浪費時間」也是必要的。
Thumbnail
過度追求生產力,或未來的成就,很可能反而讓人失去體驗當下的能力。如果想好好利用時間、從中得到意義,「浪費時間」也是必要的。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的作者奧利佛.柏克曼在書中提到一個「據說」是關於巴菲特的趣聞:有一次,巴菲特的私人駕駛請教他,一個人要處理那麼多事務,怎樣才能排定它們的優先順序?巴菲特請駕駛先找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五件事,將他們按重要性依序排列。在規劃時間時,首先應該好好安排清單上的前五件事。
Thumbnail
《人生4千個禮拜》的作者奧利佛.柏克曼在書中提到一個「據說」是關於巴菲特的趣聞:有一次,巴菲特的私人駕駛請教他,一個人要處理那麼多事務,怎樣才能排定它們的優先順序?巴菲特請駕駛先找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五件事,將他們按重要性依序排列。在規劃時間時,首先應該好好安排清單上的前五件事。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一空下來就會想找事情做,把待辦事項塞得滿滿滿,有時候,反而過得更不快樂,甚至感到焦慮,如果你也曾經遇過這樣的狀況,那這本書很值得你細細品嚐,而這也是我接觸到這本書的動機。
Thumbnail
一空下來就會想找事情做,把待辦事項塞得滿滿滿,有時候,反而過得更不快樂,甚至感到焦慮,如果你也曾經遇過這樣的狀況,那這本書很值得你細細品嚐,而這也是我接觸到這本書的動機。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Thumbnail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Thumbnail
采采說書介紹了三十幾本書以來,其中不乏增加專注力、增加生產力的書籍,因為上班幾年來,「高生產力=好的人生」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到腦海中,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再應用的更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情、把行事曆塞爆、假日也要用來進修、斜槓,如果不小心看劇看太久,內心會暗自產生罪惡感甚至覺得焦
Thumbnail
采采說書介紹了三十幾本書以來,其中不乏增加專注力、增加生產力的書籍,因為上班幾年來,「高生產力=好的人生」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到腦海中,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再應用的更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情、把行事曆塞爆、假日也要用來進修、斜槓,如果不小心看劇看太久,內心會暗自產生罪惡感甚至覺得焦
Thumbnail
一年有五十二個禮拜,過去的五十二個禮拜你過得如何呢?接下來的五十二個禮拜你有什麼期待與計畫呢?暢想未來的可能性讓人興奮又緊張,但事情總有出乎意料、無法照著計劃走的時候,這時候你會怎麼看待這個情況呢?可能會自我懷疑?覺得時間不夠用?或是想盡快找到新的更適合的時間管理方式?
Thumbnail
一年有五十二個禮拜,過去的五十二個禮拜你過得如何呢?接下來的五十二個禮拜你有什麼期待與計畫呢?暢想未來的可能性讓人興奮又緊張,但事情總有出乎意料、無法照著計劃走的時候,這時候你會怎麼看待這個情況呢?可能會自我懷疑?覺得時間不夠用?或是想盡快找到新的更適合的時間管理方式?
Thumbnail
時間毫不留情的離去 最近收聽到一集podcast,內容分享了"時間管理"這件事,剛好最近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一天就只有24小時,那我要如何有效地把時間運用的淋漓盡致呢,我總是會先在腦海中規劃好要做些什麼,但實際執行起來卻又跟規劃的不一樣,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的怠惰心。 時間一直都是無情,毫不留戀的離
Thumbnail
時間毫不留情的離去 最近收聽到一集podcast,內容分享了"時間管理"這件事,剛好最近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一天就只有24小時,那我要如何有效地把時間運用的淋漓盡致呢,我總是會先在腦海中規劃好要做些什麼,但實際執行起來卻又跟規劃的不一樣,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的怠惰心。 時間一直都是無情,毫不留戀的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