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人權博物館反思臺灣民主:警惕權力鬥爭與提升公民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參觀完國家人權博物館,想起了最近重看的「反恐任務24小時」影集。裡面最可怕的恐怖份子,通常是堅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道德淪喪的事,純粹是出於忠誠的愛國情操。當我們決定不擇手段泯滅人性地打倒我們認定的惡魔時,基本上我們已經成為那個我們要鏟除的對象了。

這個國家的民主已經進步到不再以看得見的暴力來對付政治異己,但是得到權力的人對於可能威脅到既得利益的那種恐懼、仇恨與打壓的心態絲毫不變,或許這就是人性吧!

慶幸的是,走過這段歷史,我們的性別平等、媒體自由、環保意識、醫療資源分配與社會秩序在這個國際社會上絕對有令人驕傲的地方。這是博物館中所陳列所有充滿理想的民主先進,以及被不斷改革民主制度監督的各政黨政府所努力的結果。記取教訓、放下仇恨、心存感謝,並甚願我們在哲學思維的教育能更被重視,提昇人民價值判斷能力,不再被宗教、經濟與政治神棍迷惑。

raw-image

我相信博物館設立的目的是「用國家高度促進當代社會面對人權受害的歷史,反省過去、記取教訓、展望未來。」,也是任何人執政都該有的反省與警惕,而不是打著轉型正義的大旗繼續剷除異己的聲音。白色恐怖最恐怖的地方,是被剷除的不只是政治上的對手,還包含只是希望活著有道德尊嚴,相信普世價值的市井小民。

甚願我們國家的民主更強壯更有自信,不向強權低頭,彰顯臺灣人的硬氣。

avatar-img
3會員
7內容數
曾是教育工作者、聲樂演唱者、媒體素養教育推動者、教會敬拜團主領,絮絮叨叨只為對信仰的熱心,對家國的熱愛,對生活的熱衷,對社會的關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不嚴哲居 的其他內容
「紐約新醫革命」影集呈現的醫療改革理想,在臺灣醫療體系中顯得遙不可及。文章比較臺劇、日劇與「紐約新醫革命」的差異,並以精神科醫師伊吉醫師為例,探討臺灣醫療體系在用藥、精神疾病照護等方面的缺失,以及醫護人員在專業、理想與人性間的矛盾。作者呼籲醫護人員應以同理心、熱誠及專業態度,改善臺灣醫療現況。
前半生投入歌唱事業,為李泰祥老師復出音樂會獻唱後淡出舞臺,轉而專注於教育行政及推廣媒體素養教育。女兒生病後開啟人生第二章,將對教育、弱勢族群的關懷及對藝文的熱情,透過寫作持續傳遞,期待與更多人交流學習。
「紐約新醫革命」影集呈現的醫療改革理想,在臺灣醫療體系中顯得遙不可及。文章比較臺劇、日劇與「紐約新醫革命」的差異,並以精神科醫師伊吉醫師為例,探討臺灣醫療體系在用藥、精神疾病照護等方面的缺失,以及醫護人員在專業、理想與人性間的矛盾。作者呼籲醫護人員應以同理心、熱誠及專業態度,改善臺灣醫療現況。
前半生投入歌唱事業,為李泰祥老師復出音樂會獻唱後淡出舞臺,轉而專注於教育行政及推廣媒體素養教育。女兒生病後開啟人生第二章,將對教育、弱勢族群的關懷及對藝文的熱情,透過寫作持續傳遞,期待與更多人交流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覆議的流程、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透過這些討論,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
不解的是,同樣主張違憲風險:既然要釋憲,為何多走覆議?既然要釋憲,為何要走街頭?這是政治判斷,不是法律論證。   總統宣布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 一起守護國家憲政體制 深化臺灣民主 保護人民權利    總統府 20240624 總統
Thumbnail
立法院轟轟烈烈兩個多禮拜,「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還是強勢完成三讀了!這次我們想談的是這兩項權力到底可能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造成什麼影響?群眾擔憂的,有無道理?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法律是人民道德規範的最基本標準,如何立法、執法也同樣是一門學問。 勤慎廉明,更是對每一位執法人員的期許。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覆議的流程、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透過這些討論,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
不解的是,同樣主張違憲風險:既然要釋憲,為何多走覆議?既然要釋憲,為何要走街頭?這是政治判斷,不是法律論證。   總統宣布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 一起守護國家憲政體制 深化臺灣民主 保護人民權利    總統府 20240624 總統
Thumbnail
立法院轟轟烈烈兩個多禮拜,「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還是強勢完成三讀了!這次我們想談的是這兩項權力到底可能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造成什麼影響?群眾擔憂的,有無道理?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法律是人民道德規範的最基本標準,如何立法、執法也同樣是一門學問。 勤慎廉明,更是對每一位執法人員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