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安好也不賴-《愛花的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愛花的牛》

《愛花的牛》


以西班牙鬥牛文化為背景,

雖然有鮮豔的紅色封面,但卻是黑白色系的繪本,

沒有特殊的字體設計,卻有令人想逐字朗讀的欲望。


大量的留白,以及許多透過近似遠景攝影的構圖方式,

呈現主角- 費迪南 喜愛獨處的安靜、悠然、緩慢氛圍。


作者透過繪筆的粗細線條,以及陰影的濃淡面積,

將圖像的細節張力表現到最佳狀態。

尤其可以窺見各種牛的神韻、姿態,肌肉紋理,

皆有不同的個性與脾氣。


而書中其他人物角色,

傲慢、恐懼、憤怒、挫折...的表情,也如劇場表現般一覽無遺。


-

這是一本經歷西班牙內戰,曾一度被德國納粹列為焚書目標。

與其說這是本有反戰意識、倡議和平的繪本,

不如說這本書,在內向型個性的角色描繪非常具體。

例如「不競爭」、「喜歡獨自安好」、「欣賞美好事物」的特點。

類似個性的讀者應該會有相當共鳴。


推薦閱讀指數 ★★★★★

推薦收藏指數 ★★★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致力於推廣人文藝術、實踐設計創意,展現自然關懷。 ~ 為生活帶來美意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友愛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介紹百來種世界知名甜點,圖文並茂,細膩寫實的繪圖風格令人食指大動。書中穿插可愛的兔子角色,增添活潑感,更展現出作者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適合喜愛甜點、繪本及多元文化的讀者。
《Bitbit,我的兔子朋友》以一隻兔子為視角,細膩描繪與家人互動的生活點滴。這本書的水彩作品由一位十八歲少女創作,展現了兔子的姿態及情感。母女三人合作,獨立創作卻整合成高品質的作品,讓讀者們在閱讀中獲得共鳴,感受到兔子生活的趣味與多樣性。
本書介紹百來種世界知名甜點,圖文並茂,細膩寫實的繪圖風格令人食指大動。書中穿插可愛的兔子角色,增添活潑感,更展現出作者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適合喜愛甜點、繪本及多元文化的讀者。
《Bitbit,我的兔子朋友》以一隻兔子為視角,細膩描繪與家人互動的生活點滴。這本書的水彩作品由一位十八歲少女創作,展現了兔子的姿態及情感。母女三人合作,獨立創作卻整合成高品質的作品,讓讀者們在閱讀中獲得共鳴,感受到兔子生活的趣味與多樣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在這種時候,人對自己心靈正好有足夠的了解,隱約知道心靈超脫肉體的侷限,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跳脫塵世,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
人類的確是一種相當記仇的動物,明明只要退一步就可以海闊天空和氣收場,但為了一時意氣,卻會不惜一切要拼個兩敗俱傷。
Thumbnail
很多人對西班牙傳統文化『鬥牛』的第一印象,就是殘忍!殺牛很殘忍。正確的說,是讓人直接看到殺牛很殘忍。 本來我也這麼覺得。六個大男人輪番圍攻一頭吃草的牛,衣著再怎麼光鮮,實在很不光彩。之前我也會轉傳西班牙反鬥牛人士製作的影片,宣揚反對虐殺動物的理念。直到我看到電影【冰毒】。 緬甸華僑的導演趙德胤以
閱讀《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在指涉的歷史事實、南美洲在二十世紀經歷過的種種獨裁與軍事政變之外,在無數的死亡、噤聲、暴力、殘酷、遺忘、荒謬之外,或是在彷彿等不到天明的本能性激情與溫柔外,最初或最終的強烈印象,是這本書的文體。片段的、破碎的,像是筆記般暫時記下的,欲言又止又像說得太多的一段一段文字。
Thumbnail
電影《富都青年》描繪了人性的複雜,光環與陰暗同時存在著。直面生活的鋒利,可以沖淡人的同情心,顛覆了是非觀。是残酷,是直白,却也最真实。
Thumbnail
對「戰爭」及「戰士/戰犯」這些大的概念,做了非常多元化、個體化的理解。這也是大逃殺系列及反烏托邦作品讓人沈迷的點。面對空降或世襲的遊戲規則,基於生命經驗乃至於使命、身體能力與生存之道,採取不同的生存方式。此外,更展現了幾種超越自己生命,也想守護的東西,以及基於這樣的價值認同,所採取的生存(戰鬥)模式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在這種時候,人對自己心靈正好有足夠的了解,隱約知道心靈超脫肉體的侷限,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跳脫塵世,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
人類的確是一種相當記仇的動物,明明只要退一步就可以海闊天空和氣收場,但為了一時意氣,卻會不惜一切要拼個兩敗俱傷。
Thumbnail
很多人對西班牙傳統文化『鬥牛』的第一印象,就是殘忍!殺牛很殘忍。正確的說,是讓人直接看到殺牛很殘忍。 本來我也這麼覺得。六個大男人輪番圍攻一頭吃草的牛,衣著再怎麼光鮮,實在很不光彩。之前我也會轉傳西班牙反鬥牛人士製作的影片,宣揚反對虐殺動物的理念。直到我看到電影【冰毒】。 緬甸華僑的導演趙德胤以
閱讀《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在指涉的歷史事實、南美洲在二十世紀經歷過的種種獨裁與軍事政變之外,在無數的死亡、噤聲、暴力、殘酷、遺忘、荒謬之外,或是在彷彿等不到天明的本能性激情與溫柔外,最初或最終的強烈印象,是這本書的文體。片段的、破碎的,像是筆記般暫時記下的,欲言又止又像說得太多的一段一段文字。
Thumbnail
電影《富都青年》描繪了人性的複雜,光環與陰暗同時存在著。直面生活的鋒利,可以沖淡人的同情心,顛覆了是非觀。是残酷,是直白,却也最真实。
Thumbnail
對「戰爭」及「戰士/戰犯」這些大的概念,做了非常多元化、個體化的理解。這也是大逃殺系列及反烏托邦作品讓人沈迷的點。面對空降或世襲的遊戲規則,基於生命經驗乃至於使命、身體能力與生存之道,採取不同的生存方式。此外,更展現了幾種超越自己生命,也想守護的東西,以及基於這樣的價值認同,所採取的生存(戰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