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根據《路得記》最後一章的經文改編的中篇小說第四部分。講述了波阿斯娶路得為妻,耶和華賜她一個兒子,使拿俄米的家族得以延續。這不僅是一個關於家庭與血脈的故事,也是信仰、恩典與命運交織的見證。
第一章:收割的盡頭
1
伯利恆的晨光透過層層麥稈,映照在城門前的石階上。空氣中仍殘留昨夜打穀的餘味,乾燥的麥草香混合著塵土的氣息,使整個清晨瀰漫著豐收後的安寧。然而,在這安寧之下,今日的伯利恆卻比往常更加喧鬧。
波阿斯站在城門口,目光掃過漸漸聚攏的人群。他披著寬大的麻布外袍,衣襟微微揚起,顯示出他步履堅定的風度。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沉思,今日的一場商議,關乎一個家族的未來,甚至遠超個人的命運。
伯利恆的長老們陸續前來,他們的鬍鬚染上歲月的灰白,步伐緩慢卻沉穩。波阿斯一一迎上前去,與他們握手,眼中透露出敬意。這些長老是城門前的見證人,掌管民事與家族事務的裁決。按照律法,一樁涉及產業與贖買權的事情,必須在眾人面前立約,才能使契約生效。
日頭逐漸上升,商販們已在城門口擺好攤位,婦人們提著籃子走過,孩童在灰白的石牆下奔跑嬉戲。城門不僅是商旅往來的必經之地,也是公義得以確立的地方。
波阿斯看見至近的親屬走來,那人身材壯實,衣袍微敞,露出健壯的胸膛,顯然是個有力的農人。他的步伐帶著些許遲疑,似乎已經聽聞波阿斯的意圖,卻未曾做好完全的準備。
波阿斯舉起手,示意眾人安靜。
「我的兄弟,請坐在這裡,」他的語氣沉穩而真摯,「今日我召集城中的長老與你一同商議一件重要之事。」
那人點點頭,在眾人的注視下坐下。四周的長老們也紛紛落座,一旁的商販和行人雖未參與,卻紛紛駐足觀看,期待這場公議的結果。
2
波阿斯清了清喉嚨,緩緩說道:「你也知道,我們的親屬以利米勒離世後,拿俄米從摩押地歸來,如今她賣了我們弟兄以利米勒的一塊地。」
他話音剛落,圍觀的幾位婦人便低聲議論起來。人們都知曉拿俄米的境況,她孤身回鄉,只帶著外邦媳婦路得,曾經豐盈的家產已散盡,如今不得不變賣土地維生。
「你是至近的親屬,按律法,你有優先權贖回這塊地,以使我們的族人產業不至流落外人之手。」波阿斯語氣不急不緩,他的目光停留在親屬的臉上,「你若願意贖回,就在這裡當眾表明,若你不願,我便當盡這贖買之責。」
那人沉吟片刻,目光從波阿斯臉上移向長老們,又望向圍觀的人群。他嗓音低沉地說道:「我願贖這塊地。」
四周人群竊竊私語,一些年輕人點頭稱許。土地在伯利恆是立身之本,能得以贖回,以利米勒的名號便可繼續存留在族中,這本是一樁合宜之事。
但波阿斯並未急著回應,他微微向前傾身,聲音依舊溫和:「但你當知道,買這塊地,也當娶拿俄米的兒婦摩押女子路得為妻,使她可以為亡者存留後嗣。」
那人的表情微微一滯,眉頭不易察覺地皺起。
「摩押女子……」他低聲重複,聲音中帶著猶豫與警覺。
長老們彼此交換眼神,眾人心知,這才是這場商議的關鍵所在。
按照律法,近親贖回產業不僅意味著經濟上的承擔,也意味著必須承擔起為亡者留名的責任。若是娶路得為妻,她所生的後代將歸在亡夫名下,繼承以利米勒的家業,而不是歸在買贖者自己的名下。
這意味著,地是暫時的,後嗣才是永恆的。
親屬沉默了片刻,終於搖頭道:「這事我不能承擔,恐怕會損害我的基業。你可以贖回,我不能贖。」
波阿斯靜靜地看著他,沒有急於回應。這一刻,他的心中早已篤定,因為他深知,耶和華的手已在其中掌權。
3
長老們彼此點頭,見證這場公議的結果。按照律法,至近親屬若不願履行贖買之責,便當在眾人面前脫下鞋,以示放棄權利。
親屬站起身來,解下腳上的鞋,將它交給波阿斯。
人群中有人低聲誦念:「這是在以色列中為證。」
波阿斯接過鞋,鄭重地點頭,隨即轉身面向長老和百姓,朗聲宣告:「你們今日作見證,我已從拿俄米手中買下以利米勒和基連、瑪倫的一切產業。並且,我也娶瑪倫的妻摩押女子路得為妻,使亡者的名在本族中得以存留,免得他的名從本族和城門中被剪除。你們今日可以作見證。」
人群中傳來一陣讚許之聲,長老們紛紛點頭,幾位年長者更是撫掌而笑。他們站起身,舉手祝福波阿斯:「願耶和華賜福於你,使這女子像以色列的二位先祖拉結、利亞一樣,為你建立家室。」
婦人們在一旁竊竊私語,有人悄聲說:「這女子竟成了以色列家中的一員。」
有人卻輕嘆:「她本是摩押人,耶和華竟願意憐憫她……」
而波阿斯站在人群中央,心中並無猶疑。他深知,耶和華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祂所成就的,遠超人眼所見。
此刻的伯利恆,晨光已灑滿大地,收割的季節過去,一場新的耕耘正在開始。
第二章:晨光中的承諾
1
伯利恆的晨光灑在城門之外的田野上,薄霧尚未完全散去,露珠仍懸掛在禾稈尖端,微風吹過,輕輕顫動,如同萬千微光閃爍。路得站在田邊,目光順著平坦的田壟望向遠方。她的心跳略微急促,不是因為晨風的寒意,而是因為今日的變化,已超乎她曾能想像的。
她還記得初到伯利恆時的惶然。那時,她不過是一個跟隨婆婆歸來的外邦女子,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她沒有親人,沒有立足之地。人們看她的眼神充滿探詢,有的帶著疑慮,有的帶著不解,甚至有人低聲議論:「這是摩押女子。」
但如今,她的身份已然不同。
她已是波阿斯的妻。
2
田野盡頭,波阿斯的身影出現了。他步伐沉穩,衣袍在晨風中微微揚起,彷彿大地本就因他而更加安定。
路得看著他,心中生出一種奇異的安穩。她曾以為自己只是寄人籬下,如同田間的落穗,唯有拾取別人遺落的麥穗才能得以存活。但如今,她發現自己被珍惜,被接納,被賦予了新的身份——不僅是一個被人憐憫的外邦寡婦,而是一個將要建造家室的妻子。
波阿斯走到她面前,眼神溫和,帶著晨光的暖意:「你可曾安息?」
路得輕輕點頭。昨夜她在婆婆身旁沉沉入睡,那一夜,她不再是憂慮明日能否拾得麥穗的拾穗者,而是即將踏入新人生的女子。
波阿斯伸出手,指向田野:「這些土地,從今以後,也屬於你。」
路得順著他的指尖望去。金黃的麥田、緩緩起伏的丘陵、被晨光點亮的葡萄園……這一切本不屬於她。她不過是一個異鄉人,一個從摩押地歸來的寡婦,可是耶和華的恩典竟然將她安置在這片應許之地,使她得以棲身,得以紮根。
她低下頭,聲音微顫:「主啊,祂竟如此待我……」
波阿斯的目光沒有移開,反而更加堅定。他輕聲說道:「耶和華的恩典遠超我們所能測度。」
他們在晨光中沉默地站立,彷彿等待著這話語在風中生根。
3
到了正午,拿俄米為路得整理嫁衣。
這間屋子簡樸而溫暖,窗外傳來遠方打穀場的聲音,炊煙緩緩升起,街道上傳來孩童嬉戲的笑聲,一切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拿俄米的手輕輕拂過那件新做的衣裳。布料素淨,並不華麗,但針腳細密,帶著婦人們的心意。她抬起頭,看著鏡前的路得,眼中有著難以言喻的欣慰。
「我未曾想過,」她低聲道,「你會成為伯利恆的一部分。」
路得抬起眼,靜靜地看著婆婆的臉。她曾見過拿俄米滿面愁容的日子,也曾聽她哀嘆:「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可如今,她的眼中多了一份溫暖,一種歸屬感,就像漂泊的船終於靠了岸。
「婆婆……」路得輕輕握住她的手,「是耶和華帶領我來到這裡。」
拿俄米點點頭,目光柔和地落在她的手上。
「你知道嗎,路得,」她低聲道,「你的名字,意為『朋友』。」
路得怔了怔。她曾聽人說過她名字的意思,但直到此刻,她才真切地感受到這名字承載的意義。她不是一個異鄉人,也不僅僅是摩押女子,她在伯利恆得了安身之處,被人接納,被人稱為親人。
她是朋友。
4
傍晚,波阿斯牽著她的手,走向家門。
她踏入門檻的那一刻,彷彿跨入了新的生命。屋內燃起溫暖的燈火,長老們和婦人們圍坐在一起,等候著為他們祝福。
一位年長的長老站起身,舉手向天禱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使你像以色列的兩位先祖拉結、利亞一樣,建立你的家室。」
屋內迴響著「阿們」的應和,婦人們輕聲祝福,有人拉起琴弦,悠揚的旋律飄蕩在夜色中。
路得低下頭,聽著他們的禱告,心中感到深深的安穩。這些祝福的話語,是她過去不曾聽見的,如今卻圍繞著她,像春雨浸潤乾渴的土地。
她抬起頭,看向波阿斯。他的眼神中滿是堅定,彷彿在告訴她:他們的婚約,不僅是兩人的結合,更是神所定意的盟約。
從今以後,她不再是流浪的女子,而是有家的人。
5
夜深了,城外的田野沉入寂靜,只有風吹過麥浪的聲音。
路得倚在門邊,看著遠方的夜空,心中浮現出孩童時母親為她述說的故事——摩押地的祖先、先人流傳下來的傳說。然而,今天,她才真正明白,她的故事早已被寫在更偉大的計畫之中。
她想到未來,想到她將有後裔,想到這後裔將在以色列中存留。她尚不知曉,這個後裔的後代將會成為大衛王,成為一個君王的祖先;她尚不知曉,在千年之後,這家族中還將誕生那位更偉大的王——彌賽亞,拯救萬民的耶穌基督。
但她知道,耶和華已經引領她來到這裡。
夜色深沉,路得輕輕合上門。屋內的燈火仍亮著,照著她的新生活,也照著一個即將展開的應許。
第三章:生命的延續
1
秋天的風吹過伯利恆的田野,帶著熟透的麥香,也帶來了新的季節。
波阿斯的家中,多了新的喜悅。
路得懷孕了。
這消息很快在城中傳開,婦人們見到她時,眼裡帶著柔和的笑意,說:「願耶和華使你的胎兒強壯,如同祂賜給我們列祖的後裔一樣。」
拿俄米的臉上也浮現久違的光彩。她的手撫摸著路得隆起的腹部,輕聲說道:「孩子,你要知道,這不僅是你的骨肉,更是神的恩典。」
夜晚,路得躺在床上,聽著風穿過窗櫺的聲音。她緩緩撫摸自己的腹部,心中湧起一種無法言喻的情感。這生命在她體內生長,如同她曾在異鄉扎根,如同她在田間拾穗般,逐步被耶和華的恩典拾起、眷顧、孕育。
她閉上眼睛,默默禱告:「耶和華啊,願我的孩子在你面前蒙恩,如你曾顧念我一般。」
2
分娩的日子到了。
婦人們聚集在屋內,燭火搖曳,低聲的吟唱與鼓勵交織在一起。路得緊緊攥著床單,汗水從額角滑落,她感受到劇烈的疼痛,卻又知道,這是神賦予她的使命。
外面的夜色深沉,風輕輕吹拂著屋簷下的葡萄藤,彷彿在等待著新生命的降臨。
終於,一聲清亮的嬰兒啼哭打破了夜的寂靜。
婦人們歡喜地高聲讚美:「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
嬰兒被包裹在細軟的布中,放入路得懷中。她望著襁褓中的小生命,眼中盈滿淚水。他那麼小,卻那麼真實,他的心跳貼近她的胸膛,彷彿向她訴說:母親,我來了。
波阿斯站在床邊,低頭看著他們母子,眼中滿是溫柔。他輕輕地撫摸孩子的額頭,低聲道:「願他一生都在耶和華的光中行走。」
「他的名字……」拿俄米緩緩說道,目光如秋日的暖陽,透著深遠的意義,「就叫**俄備得**吧。」
3
「拿俄米得孩子了!」
消息傳遍伯利恆,鄰舍的婦人們都聚集過來,看著這小小的生命,滿心歡喜。她們圍在拿俄米身旁,笑著對她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使這孩子成為你的安慰,扶持你的晚年。」
拿俄米輕輕接過俄備得,將他抱入懷中。她的手略微有些顫抖,眼中浮現出往昔的回憶。
她曾空手歸來,以為自己一生的盼望都已破滅,以為自己只能在憂傷中度日。但如今,她的懷中抱著新的生命,她的心重新被填滿。
她看著俄備得稚嫩的臉龐,輕聲說道:「我的孩子,你將成為耶西的父,耶西將成為大衛的父。」
婦人們聽見,皆露出驚訝之色:「這孩子將成為大衛王的祖先?」
拿俄米的眼神溫柔卻堅定:「神的道路,人怎能測度呢?」
她相信,這孩子不僅是波阿斯與路得的兒子,更是神為以色列所預備的應許之一。
俄備得在她的懷中微微蠕動,小小的手指輕輕抓住她的衣襟。
他的生命,將延續神的計畫。
4
歲月流轉,伯利恆的晨光依舊溫暖地灑落在田野上。
俄備得漸漸長大,他奔跑在院中,笑聲清脆,陽光映照在他的面容上。他是耶和華所賜的孩子,是拿俄米的安慰,是波阿斯與路得愛情的見證。
路得站在門邊,目光追隨著孩子的身影,心中默默禱告:「主啊,願他一生行在你的光中,願他成為眾人的祝福。」
她尚不知曉,這個孩子的子孫將成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之一──大衛王;她尚不知曉,千年之後,另一位嬰孩──萬王之王耶穌也將降生在伯利恆,成為全地的光。
但她知道,她的生命,已經被編織進神的計畫。
俄備得在陽光下回頭看她,露出天真的笑容。
她微笑著,朝他伸出手。
第四章:承載應許
1
伯利恆的田野在秋風吹拂下起伏,金黃的麥稈微微搖曳,宛如海浪。俄備得坐在田埂上,腳下是一片剛翻過的泥土,空氣中瀰漫著收穫後的麥香。他抬起頭,看著不遠處正在勞作的人群,他們的身影被夕陽拉得細長,像是大地上移動的剪影。
他的祖父波阿斯站在田間,正與工人交談,而母親路得則在不遠處整理收割的麥捆。
「父親!」俄備得起身,向波阿斯跑去。
波阿斯聽見他的聲音,轉過身來,微笑著張開雙臂。
「小傢伙,今天又想跟著我們勞作嗎?」他彎下腰,揉了揉俄備得的頭髮。
「我想知道這片土地的故事。」俄備得揚起臉,目光清亮,「母親告訴我,您是這片田地的主人,可這些田地以前是誰的呢?」
波阿斯輕笑了一聲,牽起他的手,帶著他走到田野的邊緣,指著遠方連綿的山脈:「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就住在這裡。從法勒斯,到希斯崙,到拿順,再到我的父親撒門——他們都曾在這片土地上耕種,世世代代在耶和華的應許中勞作。」
俄備得睜大了眼睛,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那麼我呢?」他輕聲問道,「我會是誰呢?」
波阿斯低頭看著他,目光深邃,像是在透過他的眼睛看向未來。
「你是耶和華所揀選的。」他緩緩說道。
夕陽的光輝灑在他們身上,彷彿是神聖的印記。
2
夜晚降臨,屋內燃起溫暖的燭光,火焰在牆上投下搖曳的影子。
俄備得蜷縮在母親的懷裡,聽著她低聲吟誦耶和華的律法。
「那我會成為王嗎?」俄備得的眼裡閃爍著孩童的好奇與憧憬。
路得輕輕撫摸著他的額頭,聲音溫柔而堅定:「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王,但每個人都要行在神的旨意中。」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窗外夜色下的田野,那裡是他們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
「神給每個人不同的使命。」她繼續說道,「有人被揀選成為王,有人被揀選成為先知,有人被揀選成為工人,而你的使命,就是承載這份應許,讓神的祝福代代相傳。」
俄備得仰起頭,似乎在思索著什麼,片刻後,他輕輕地說道:「那我願意。」
他的聲音雖然稚嫩,卻帶著一種堅定,彷彿在回應一份古老的呼召。
路得微笑著,將他抱緊了一些,輕輕閉上眼睛,在心裡默默地禱告:「願耶和華引導他,使他一生都在正直與信仰中行走。」
3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櫺灑在地面上,屋外的鳥兒在枝頭歡鳴,空氣裡瀰漫著新一天的氣息。
俄備得站在門口,看著祖母拿俄米在一旁整理著籃子裡的食物。她的動作緩慢而穩重,臉上帶著歲月的痕跡,卻也透著安詳的光輝。
「祖母,您還記得年輕的時候嗎?」他輕聲問道。
拿俄米停下手中的動作,微微一笑,抬頭望向遠方:「當然記得。」
她的目光悠遠,彷彿穿越了時間,看到了那個曾在異鄉漂泊、又在伯利恆重新扎根的自己。
「祖母,您有後悔過嗎?」俄備得輕輕地問。
拿俄米沉默了一瞬,隨即搖了搖頭,溫柔地笑了:「不,我沒有。」
她輕輕拍了拍俄備得的肩膀,語氣堅定而溫和:「孩子,神的道路或許不像人所想的那樣平坦,但祂的旨意是最美好的。即便我們曾經失去過、傷痛過,但祂總會以更豐盛的恩典補足。」
俄備得低下頭,似乎在回味著她的話。
拿俄米望著他,眼中滿是期待:「記住,孩子,無論將來你走到哪裡,做什麼,都不要忘記耶和華。祂是你的牧者,你一生的道路都在祂的手中。」
俄備得緩緩點頭,目光中透出一種新的成熟與思索。
他知道,他的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而是屬於神的計畫。
第五章:榮耀的源頭
1
伯利恆的晨光溫柔地灑落在大地上,金色的麥田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浪。俄備得站在田埂上,望著遠方的山巒,那是他每日清晨都會眺望的地方。
今天,他的心裡有些不同尋常的悸動。他已經不再是那個跟在母親身後撿麥穗的孩子,而是一個逐漸成熟的青年。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著某種更深遠的意義,但那到底是什麼,他仍未完全明白。
「父親,我想知道——」他回頭,看著波阿斯,「神為什麼揀選了我們?」
波阿斯微微一笑,目光深遠,像是在回憶很久以前的事。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俄備得的肩膀:「孩子,神的揀選從來不是因為人的功勞,而是因為祂的恩典。」
他頓了一下,目光投向那片曾被無數代人耕種的土地:「我們的祖先法勒斯原本也不過是一個人,但神讓他的後代昌盛。你要明白,這片土地,這份血脈,並非我們自己建立,而是神所賜。」
俄備得沉思著,他的心中漸漸生出一種敬畏。
「那麼,我該如何回應祂的揀選呢?」他抬頭問道,聲音中帶著真摯的渴望。
波阿斯微笑著,輕聲說道:「行在祂的道中,愛祂,敬畏祂,不偏離左右。」
2
傍晚時分,俄備得獨自坐在橄欖樹下,手中握著一塊雕刻的木片。他的手指緩緩地摩挲著木紋,心中思索著父親的話。
不遠處,母親路得正從井邊提水回來。她看見他獨自坐著,便放下水罐,走到他身旁。
「在想什麼?」她輕聲問道。
「我在想,我們的生命究竟是如何被神編織的。」俄備得抬頭看著她,眼中閃爍著疑問。
路得輕輕一笑,坐在他身邊,望著天邊漸漸染紅的晚霞:「孩子,我們的生命,就像這片田地裡的莊稼。我們播種,耕耘,等待收成,但最終,給予生長的是神。」
她輕輕地握住他的手,將他掌心的木片翻轉過來,那是一塊雕刻著樹紋的橄欖木。
「你看,這木紋,每一條線都是不同的,有的曲折,有的筆直,但它們最終都成為這塊木頭的一部分。」她溫柔地說道,「神的手也這樣雕刻我們的生命。每一次經歷,每一個選擇,甚至我們未曾明白的事,最終都會成為神計畫中的一部分。」
俄備得望著木片,心中似乎有了一些明悟。他點了點頭,輕輕地說道:「我願意成為神手中的器皿。」
路得看著他,眼中滿是溫柔與驕傲。
3
幾年後,俄備得已長成成年人,結婚生子,他的步伐穩健,目光堅定,漸漸在伯利恆的族人中得到了認可。
這一天,他站在田間,身旁是年幼的兒子耶西。他牽著兒子的手,和自己當年一樣,望向遠方的山巒。
「父親,我會成為怎樣的人?」耶西揚起臉,望著俄備得。
俄備得低頭看著他,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他輕輕一笑,伸手撫摸著耶西的頭髮:「你會成為神所揀選的人,正如我們的祖先一樣。」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投向遠方,彷彿看見了未來的某個畫面。
耶西睜大了眼睛,似乎還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意義,但他從父親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莊重與期待。
他們站在田野裡,風吹過麥田,夕陽為他們的身影鍍上一層金色。
俄備得知道,他的使命已經完成。而神的計畫,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