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看了第二集再看第一集,單純發現敘寫的方法不一樣,第二集的敘寫有虛構的人物故事,第一集比較像是短篇專論,重新為情商定性,並且說明所謂的情商可能不只是表面上的可以和所有的人好好相處,更是能安放自己的身心情緒。

追著別人的腳步走,那是避免重蹈覆轍,但時代在變,有許多事也真的不若以往。很多時候過去的辦法和規則不實用了,就得做點改變。於是聽著前輩分享過去的經驗,就能心存感激,但也清楚要走自己的路,畢竟通往人生終點的道路上,儘管人來人往,終究是一個人面對結局的死亡。夜深人靜,也通常只能捫心自問到底哪些值得,哪些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那些別人的建議,或者別人的理想中的未來,中就可能跟自己的有落差,如何面對這樣的落差、拒絕情勒之外,也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核心原則,或許就是個可靠的情商。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有些摩擦,而這些時間點就是認識自己的機會,確認自己的選擇,並且明白這些選擇可能的代價。這個狀態書裡反覆地呈現,想要表達的不僅是這是個重要的自我認識,讓自己有機會平靜。作者想說的三個重要的原則之一:「明白」。另外二個是「剛剛好」與「慢慢來」,也是後面二本書的主軸。

作者最實在的部分,大概是擺明了說這並不代表一帆風順,也不保證輕鬆愉快,事實上可能會遇到許多的挑戰。但這不僅沒有減損明白在人生歷程中的價值,反而可以漸漸的體會明白可能帶來的平靜。這個平靜不同於喜悅,可能不是高峰經驗,但能幫助每一個人在抉擇的時候更安穩,在現代瞬息萬變的社會,也將成為多數人需要戮力追求的狀態。

另外一個容易產生誤解的好情商,是八面玲瓏的狀態。一個不委屈自己的八面玲瓏或許是可能的理想,但多數時候八面玲瓏的背後,可能是各種委屈求全。這些委屈代表的可能不是好情商,很可能是迷失自己的徵兆。現實上很多時候這些隱忍最後累積成苦旦的戲份,常常讓一個人情不自禁的演起悲情的角色,然而這樣的選擇恐怕不討喜,也費盡,裝了一陣子之後很可能再也無法維繫,最好一開始就避免這樣的惡性循環。

認清自己、認清現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但是不容易的事。現實上沒有天天開心,但可以考慮追求順心;現實上很難事事如意,但可能可以境隨心轉。如果明知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也許就不如把握一二,並且認清那八九。封面的照片不特別清晰處理,或許也就是呈現這種也清楚也不太清楚的狀態,得要不斷摸索。

推薦給有時也覺得自己有些委屈的朋友,苦旦是會下戲的,但人生有時並不如此。於是儘量不要演苦旦的角色,或者就把苦旦當作逢場作戲,也許會是對自己或身邊的人來說都比較好的選擇

avatar-img
97會員
512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追著要飯說的話題之後,文豪好像應該是秉筆維生,很是能夠生產出文字,除了下筆如有神之外,也是文思泉湧,跟凡人有著不一樣的經驗。直觀的這些幻想回到現實,文豪可能也是會遇到江郎才盡、爬格子累了的時候,這些狀態不佳的抱怨,不知是誰蒐集了編成了這書,也讓讀者窺見這些天才般的作家比較凡人的那一面。 要出版維生
倒回來看有一種特殊的趣味,就是作者已經出版過一本同主題的書了,為什麼又出版一本。從這個角度切入看這本書,也許就能推敲出減重的2個重點:復胖、心態。 各種刺激性或速效的作法,常常可能基於一種衝動,一旦衝動強度下降,很多時候可能隨著不良的習慣復萌,產生體重或體態的反彈。總歸一句就是得要根本性的改變,調
就是過了真的怎麼身材焦慮,也到了該開始擔心自己三高的年紀。這幾年挺認真運動甚至有點過度運動,休息反而可能是下個階段的課題這樣,嘗試過市面上各種減脂策略,體重就這麼跟著各種策略上上下下,於是找了這本書來看,不然了解一下內分泌科醫師怎麼看待這問題好像也不錯這樣。 從最常見的迷思概念開始談起,切入體重、
存在是一個大哉問,而人在失戀的時候,好像也容易想要找尋自我、開始問一些存在相關的問題之類的,雖然沒有失戀的經驗,但對於存在主義略懂略懂,覺得這本書頗有趣,就是在故事中穿插存在主義哲學和京都文化,巧妙的把二者結合,讓存在主義的概念不再看來晦澀,整體而言應該會比超譯尼采來的好上一些。 存在主義的哲學面
寄身於天地之間,遇到挫折困頓有時會懷疑是否有一個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又或者載浮載沉於社會中,總覺得好像很多時候與環境格格不入,於是乎問出了一個棲身的地方這樣的疑問,想知道在經歷這些那些以後,還有什麼是自己能掌握的,以及好像獲得一個惡魔果實能力之後,要怎麼面對自己、家人以及社會。 父母失和對於兒童而
每個文化傳統的傳承,都可能會經歷許多考驗,只是有些條件好,有些先天不良後天失調。一本以傳統巫術為主題的書,講述的正是這傳統一部分的內涵及所面臨的挑戰。 原住民文化傳統面臨過許多的困境,而主要政權的更迭以及統治策略的改變也牽動著這些文化怎麼留存。面對巫、頭目以及祖靈的信仰,族人可能有不一樣的想法,而
追著要飯說的話題之後,文豪好像應該是秉筆維生,很是能夠生產出文字,除了下筆如有神之外,也是文思泉湧,跟凡人有著不一樣的經驗。直觀的這些幻想回到現實,文豪可能也是會遇到江郎才盡、爬格子累了的時候,這些狀態不佳的抱怨,不知是誰蒐集了編成了這書,也讓讀者窺見這些天才般的作家比較凡人的那一面。 要出版維生
倒回來看有一種特殊的趣味,就是作者已經出版過一本同主題的書了,為什麼又出版一本。從這個角度切入看這本書,也許就能推敲出減重的2個重點:復胖、心態。 各種刺激性或速效的作法,常常可能基於一種衝動,一旦衝動強度下降,很多時候可能隨著不良的習慣復萌,產生體重或體態的反彈。總歸一句就是得要根本性的改變,調
就是過了真的怎麼身材焦慮,也到了該開始擔心自己三高的年紀。這幾年挺認真運動甚至有點過度運動,休息反而可能是下個階段的課題這樣,嘗試過市面上各種減脂策略,體重就這麼跟著各種策略上上下下,於是找了這本書來看,不然了解一下內分泌科醫師怎麼看待這問題好像也不錯這樣。 從最常見的迷思概念開始談起,切入體重、
存在是一個大哉問,而人在失戀的時候,好像也容易想要找尋自我、開始問一些存在相關的問題之類的,雖然沒有失戀的經驗,但對於存在主義略懂略懂,覺得這本書頗有趣,就是在故事中穿插存在主義哲學和京都文化,巧妙的把二者結合,讓存在主義的概念不再看來晦澀,整體而言應該會比超譯尼采來的好上一些。 存在主義的哲學面
寄身於天地之間,遇到挫折困頓有時會懷疑是否有一個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又或者載浮載沉於社會中,總覺得好像很多時候與環境格格不入,於是乎問出了一個棲身的地方這樣的疑問,想知道在經歷這些那些以後,還有什麼是自己能掌握的,以及好像獲得一個惡魔果實能力之後,要怎麼面對自己、家人以及社會。 父母失和對於兒童而
每個文化傳統的傳承,都可能會經歷許多考驗,只是有些條件好,有些先天不良後天失調。一本以傳統巫術為主題的書,講述的正是這傳統一部分的內涵及所面臨的挑戰。 原住民文化傳統面臨過許多的困境,而主要政權的更迭以及統治策略的改變也牽動著這些文化怎麼留存。面對巫、頭目以及祖靈的信仰,族人可能有不一樣的想法,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你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可以決定事情會怎麼發展,以終為始的理念執行人生目標,「Be-Do-Have」常保初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要的人。
Thumbnail
近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可能錯了】中,也提及到「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董啟章先生曾說:「買書有點像在買紅酒,有些陳年佳釀,是不能急著馬上享用的。 不同的是,日漸醞釀成熟的不是書,而是...」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最近從書店挖到了一本關於如何溝通的書,是曾寶儀的《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在溝通中肯定自己,觸動他人》 關於溝通的書最早接觸的是《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因為總覺得自己只要一講話就會冷場,還常常脫口說出一些會讓對方心裡不痛快的話語,因此小時候媽媽才買了這本書給我要我好好學學怎麼說話。 時隔許久,
Thumbnail
再度掀起篇章 先說說作者的第一本書{真正的整理 不是丟東西},與以往自己看過的整理書大為不同,提到許多自然與內心的循環與對話,又帶有哲思,好吧!現在想想還蠻符合自己的偏好,對心理與哲理的探詢。 接觸的起源 某天去台北參加一場{致富金鑰書籍分享會}當天作者-文君老師剛好是嘉賓,身體下意識地拿起手
用戲劇轉化人生 張嘉容著 2019  張老師文化 ❍ ❍ ❍ ❍ ❍❍ ❍ ❍ ❍ ❍❍ ❍ 「優雅,就是用最少的步驟,完成生活所需的動作。」 一次把一件事專注細緻地做好,這樣實踐後,就會帶來真正的活力和放鬆。 社會的勇氣是指跟他人建立聯繫的勇氣。 創造的勇氣是指透過創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想讀這本書是偶然間借閱過[超越人性的弱點],稍微了解一點卡內基,覺得關於情緒與轉換心態上能從中獲得成長,於是再借閱同類型的書籍來閱讀。 書中除了調節情緒與轉換心態,還提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關係,以及如何設立並完成目標。 關於轉換心態,書裡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一位妻子陪丈夫駐紮在沙漠的軍事
Thumbnail
想成功,先要懂得自我成長的學習技術 🌳斯多葛學派的二分法:關注你能控制的事 🌳 與成功有約-柯維的關注圈/影響圈:人們應專注面對可處
Thumbnail
當你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可以決定事情會怎麼發展,以終為始的理念執行人生目標,「Be-Do-Have」常保初心,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要的人。
Thumbnail
近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可能錯了】中,也提及到「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董啟章先生曾說:「買書有點像在買紅酒,有些陳年佳釀,是不能急著馬上享用的。 不同的是,日漸醞釀成熟的不是書,而是...」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最近從書店挖到了一本關於如何溝通的書,是曾寶儀的《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在溝通中肯定自己,觸動他人》 關於溝通的書最早接觸的是《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因為總覺得自己只要一講話就會冷場,還常常脫口說出一些會讓對方心裡不痛快的話語,因此小時候媽媽才買了這本書給我要我好好學學怎麼說話。 時隔許久,
Thumbnail
再度掀起篇章 先說說作者的第一本書{真正的整理 不是丟東西},與以往自己看過的整理書大為不同,提到許多自然與內心的循環與對話,又帶有哲思,好吧!現在想想還蠻符合自己的偏好,對心理與哲理的探詢。 接觸的起源 某天去台北參加一場{致富金鑰書籍分享會}當天作者-文君老師剛好是嘉賓,身體下意識地拿起手
用戲劇轉化人生 張嘉容著 2019  張老師文化 ❍ ❍ ❍ ❍ ❍❍ ❍ ❍ ❍ ❍❍ ❍ 「優雅,就是用最少的步驟,完成生活所需的動作。」 一次把一件事專注細緻地做好,這樣實踐後,就會帶來真正的活力和放鬆。 社會的勇氣是指跟他人建立聯繫的勇氣。 創造的勇氣是指透過創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想讀這本書是偶然間借閱過[超越人性的弱點],稍微了解一點卡內基,覺得關於情緒與轉換心態上能從中獲得成長,於是再借閱同類型的書籍來閱讀。 書中除了調節情緒與轉換心態,還提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關係,以及如何設立並完成目標。 關於轉換心態,書裡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一位妻子陪丈夫駐紮在沙漠的軍事
Thumbnail
想成功,先要懂得自我成長的學習技術 🌳斯多葛學派的二分法:關注你能控制的事 🌳 與成功有約-柯維的關注圈/影響圈:人們應專注面對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