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治療師,了解腰椎關節的複雜性至關重要。腰椎是人體結構的基石,在支撐重量、活動和保護脊髓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本文將深入探討腰椎關節的解剖構造、生物力學,並探討臨床相關性,助您建立扎實的基礎。腰椎關節的解剖構造
腰椎由五個椎骨(L1-L5)組成,它們藉由以下結構相互連接:- 椎間盤:位於相鄰椎體之間,提供緩衝和負重。
- 小面關節:又稱後關節,位於椎弓上,引導和限制運動。
- 腰椎小面關節的平均傾斜角度接近橫向平面 90°,接近冠狀平面 45°。
- 韌帶:加強關節囊,提供額外的穩定性。
腰椎關節的生物力學
腰椎關節允許一定程度的屈曲、伸展、側彎和旋轉。但由於小面關節方向,腰椎的旋轉幅度相對較小。
- 屈曲和伸展:腰椎主要動作
- 側彎:每個連續椎骨之間的側彎幅度限制在大約 5°。
- 旋轉:腰椎的旋轉幅度最小,約為 3°。
腰薦關節 (L5-S1) :
在生物力學上與其他腰椎間關節不同。
- 此處小面關節的方向和形狀允許更多旋轉。
- 腰薦關節的主要功能是防止 L5 相對於薦骨向前和向下位移。
腰椎滑脫最常出現於L5的原因:由於薦椎角度的變化,以及通過 L5 的重心位於薦骨前方,第五腰椎椎間盤有向前滑脫的趨勢。這種情況也導致腰椎滑脫最常出現在L5,通常是由於椎板缺陷,導致 L5 無法固定在薦骨上而向前移位。
穩定性與負重
腰椎的穩定性來自於骨骼結構、韌帶和肌肉的共同作用。
小面關節和椎間盤之間的「機械負荷分擔」相當複雜。研究表明,小面關節承受的壓縮負荷在 0% 到 45% 之間,具體取決於關節的位置或姿勢。
- 小面關節限制運動節段,而韌帶則輔助。
- 腰椎小面關節的關節囊非常纖維化,並向上和向內延伸到上方的椎板上,從而限制前彎。
- 小面關節對腰椎的旋轉剛度有重要貢獻。
臨床相關性
- 不對稱性:小面關節平面的角度差異若大於 10°,則被認為是「明顯」不對稱。
- 大約 25% 的人通過常規 X 光檢查可觀察到這種不對稱。
- 這種不對稱可能與不對稱的椎體或單側椎板肥大有關,並且與該水平的早期椎間盤退變明顯相關。
- 當存在這種不對稱時,具有最傾斜小面的一側會發生早期的後外側環狀損傷。
- 椎間盤病變:不對稱的小面關節方向與椎間盤受累程度以及斜向小面方向與坐骨神經痛側面之間存在高度顯著的相關性。
總結
了解腰椎關節的解剖構造和生物力學對於治療師至關重要。腰椎小面關節的方向和功能使其能夠實現屈曲、伸展和側彎,但限制了旋轉。腰薦關節是一個獨特的區域,允許更多旋轉並防止 L5 前滑。小面關節與椎間盤共同分擔負荷,其不對稱性可能導致椎間盤病變。透過掌握這些概念,新手治療師可以提升其評估和治療腰椎疾病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不僅節省時間,也幫助你在治療的路上走得更長久更安全。這些是我每天必使用的治療神器:
資料來源: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