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轉載自鴻聯國際
因為照顧86歲岳母的外籍看護家裡有事,請一個月假回去印尼,太太找不到合適的臨時看護,只好把她接來我家住。岳母罹患帕金森症無法站立,走路需要有人攙扶擺動才能前進,手部跟語言能力也逐漸退化,身體無法自主。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但是在照顧她的期間,看著她的身體被神經禁錮,不但無法隨意移動,連說話表達意思都費力困難,叫人看了實在不忍。
在她病況尚未惡化的兩年前,信仰基督的她時常喃喃自問:
「上帝為什麼還不帶我走?」
前天我坐在餐桌前,一邊打電腦,一邊看顧坐在客廳看電視的她。我突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買過的一本書《潛水鐘與蝴蝶》。這本書我後來一直找不到,不知道被誰借走。
這本書的作者讓.多明尼克.鮑比,原來是法國時尚雜誌ELLE總編輯,過著多采多姿的生活。但是他卻不幸在44歲時突然腦幹中風,昏迷二十多天醒來後,才發現自己全身都不能動,唯有左眼眼皮能夠眨動,藉此與人溝通。
他後來藉著這樣的溝通方式,請人幫他寫了一本書,就是這本《潛水鐘與蝴蝶》。就在這本書出版的第二天,鮑比與世長辭。這本書後來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並獲得第65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等多個獎項。
因為事隔多年,我的書也不見了。我不是很記得這本書的內容,只記得我在看書的時候,發現內容不是我想像的那樣抱怨悲慘。我記得作者在書中回憶自己許多的快樂時光,也運用想像力追求樂趣,還幽默嘲諷身邊發生的事。
我還記得,自己看完書以後,非常佩服作者的樂觀堅強。
看著曾經行動自如,而今卻只能靜靜坐著,歪著頭看電視,偶而木訥指著水杯的岳母。向來渾渾噩噩度日的我,不禁興起浮生若夢的念頭感傷起來。
我一直希望能夠寫出一部很棒的小說,我一直希望對年輕人有所幫助。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很多事未來會怎樣,我們都不知道。
有人說人生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們終將死亡。這樣的說法不免令人悲觀,如同大家經常說的活在當下,當下有很多事,其實也很容易確定。比如說想要出門逛逛市場,比如說抱住老媽親一下,比如說靜靜欣賞陽台那朵花。
人生有什麼意義?人生的意義不在遙遠未來的夢想,人生的意義…
就在你眼下看得到的地方。
好了!寫到這裡有點口渴,我要來去喝一罐我最愛的雪碧了。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