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極光計畫 | 給還在愛裡游移的靈魂」
嗨S.Light,歡迎回來!這篇文章,獻給那些曾經愛過一個「越親近,越後退」的人。也獻給那些,「明明想被愛,卻又害怕親密」的自己。如果你曾經愛過一個像我這樣的人,你一定有過這種感受——你用力靠近,我卻拼命後退。你想照顧我,我卻說:「我可以自己來。」你說你愛我,我卻無法回應你的熱情。
你不懂,為什麼你越愛,我越冷淡?你不明白,為什麼你願意為我做一切,我卻還是「不夠愛」你?這種愛,讓你覺得自己像個傻瓜,但你不知道的是,我其實比你更痛苦。
有些話,或許正好說進你的心裡。有些故事,或許讓你看見自己的一部分。如果這裡的文字對你有共鳴,別忘了按下 追蹤,這樣,下一次當我更新時,你不會錯過。
------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你是不是根本不愛我?」
「我覺得自己在你身邊,好像可有可無……」,如果你和迴避型人格談過戀愛,你一定說過這句話。因為當你努力靠近,試著成為他的依靠,他卻總是表現得不需要你。
你對他付出很多,他卻總說:「沒關係,我自己來就好。」,你想照顧他,他卻覺得這是一種壓力。你想在他難過時陪著他,但他總說:「我沒事,你不用擔心。」
但奇怪的是,當你開始冷淡,他卻又變得不安了。這是因為——「我討厭被需要,但又害怕沒有人在。」
這種矛盾,讓我自己都很困惑,更讓愛我的人無所適從。
「被需要」,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是一種幸福,但對迴避型人格來說,它卻是一種壓力。如果你太依賴我,那代表我不能離開。如果你總是期待我為你做些什麼,那代表我必須一直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這段關係變成了一種責任,我會覺得自己被困住了。
這種心態,通常來自童年的經歷——我曾經對外公外婆產生過多依賴,但最後,對方還是離開了(欠債跑路,《我想和你分享我的迴避型人格》10-從小缺乏安全感,讓我學會了「不要太依賴別人」有詳細述明)。於是,我學會了:「不要對任何人太依賴,這樣才不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