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節面具

狂歡節面具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佈於山居隨筆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是灰燼星期三,昨天是玫瑰星期二,也是狂歡節最後一天,從今天起到復活節爲止,便開始爲期四十天的齋戒日。

何謂齋戒?耶穌基督曾經在荒漠齋戒冥想四十日,於是羅馬教會訂定復活節之前有四十日的齋戒。標榜的是,不吃肉,不喝酒,不外遇!沒錯!齋戒期間也戒女色。基督徒並不把魚視爲肉類,所以齋戒期間,他們也吃魚,但不吃其他肉品,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德國人傳統都以吃魚爲主菜。

昨天和兒子的歐瑪(阿媽)去了一趟游泳池,我們去做桑拿,路上她跟我説,黑森林人在狂歡節時,會吃一種特製菜餚,將豬胃填充一些餡料,然後烤熟切片,也有和豬尾一起熬煮的。

聽到這兩種東西,就有點反胃,怎吃得下?



幸好,她也不愛吃這道菜,不會煮來讓我們吃!但她母親以前每到這個時節,都會做這道特色菜,對她而言是童年回憶。兒子的曾祖母來自東普魯士,戰後全家被俄國人驅逐出境,家中有兩個妹妹活活被餓死,這是題外話。但爲何來自東普魯士的媽媽會做施瓦本菜?日後她久居此地,因而學會了這道菜。其實仔細想想也不是這麽噁心,常吃的德國香腸不都是豬腸灌的嗎?

我呢?狂歡節時不吃豬胃,而是必吃Chüechli,從名稱上就可以認出它的來源,它是一種瑞士甜點,烤得非常薄脆,灑上香草糖粉,是一般人做不來的點心,這樣點心,也曾經在瑞士蘇黎世吃到,也是狂歡節才有的季節限定。

狂歡節在德國是國定假日,學校放假一週,新教徒通常不會有慶祝活動,甚至非常排斥這種充滿魔幻的節日,因此至今沒機會參與狂歡節,只是路過經過恰巧看過。狂歡節又翻譯成嘉年華,英語Carnival,只要提到巴西里約熱内盧的嘉年華會,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去年曾經撰文介紹黑森林的狂歡節,這裏不再重複,昨天出門時,還看到還不少人戴著面具、裝扮成巫師在街上遊走。黑森林裏什麽多?當然是樹木多,傳統手工藝便是以木雕爲主,於是狂歡節的面具,都是就地取材的木雕,雕成嚇人的巫婆巫師的模樣,適合裝神弄鬼,以鬼趕鬼。

若是到威尼斯,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卻讓人看見完全不同的風景,同樣是面具,黑森林鄉下地方,以粗獷嚇人爲風格,而威尼斯的面具則不同,充滿著文藝氣息。人們穿著文藝復興時期的華服,面帶精緻面具,坐著貢多拉,像是回到了古代,甚是優雅。

將來若是有機會,希望能去一趟威尼斯,見見這聞名遐邇的面具狂歡節!


 

avatar-img
薇亦柔止的沙龍
107會員
163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薇亦柔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德國地名凡帶有Bad的都是水療聖地,最著名的莫過於Baden Baden,與英國的Bath一同列爲世界文化遺產。羅馬人曾在Baden Baden建造第一座溫泉浴池,而這個國家自古就稱爲Baden(巴登),歷代統治黑森林與博登湖地區,本人居住的地方,剛好位於巴登,因此這附近有不少富有盛名的水療地。
「贅婿」這種婚姻組合,在德國挺常見的,並非全因男方是外國人的緣故。女兒出嫁後,大多住在婆家,或是只跟婆家來往,與夫家聯繫甚少。兒子的一個姑丈是羅馬尼亞人,也是個全職贅婿,跟岳父岳母吃住在一起,妻子出外工作,丈夫在家相「妻」教子。兒子的兩個叔叔,也算是「嫁入」妻族,另一個則是全職煮夫。
哥廷根是一個悠哉悠哉的大學城,對學生來説,最享受的事,莫過於下午時,牽著脚踏車到老城行人步道區去喝杯咖啡,吃塊蛋糕。Göttingen有家遠近馳名的咖啡店,名爲Cron und Lanz,這家店成立超過了一百五十年,經營者已經傳到了第五代,這家店所製作的糕點,以年輪蛋糕與巧克力最爲聞名。
德國地名凡帶有Bad的都是水療聖地,最著名的莫過於Baden Baden,與英國的Bath一同列爲世界文化遺產。羅馬人曾在Baden Baden建造第一座溫泉浴池,而這個國家自古就稱爲Baden(巴登),歷代統治黑森林與博登湖地區,本人居住的地方,剛好位於巴登,因此這附近有不少富有盛名的水療地。
「贅婿」這種婚姻組合,在德國挺常見的,並非全因男方是外國人的緣故。女兒出嫁後,大多住在婆家,或是只跟婆家來往,與夫家聯繫甚少。兒子的一個姑丈是羅馬尼亞人,也是個全職贅婿,跟岳父岳母吃住在一起,妻子出外工作,丈夫在家相「妻」教子。兒子的兩個叔叔,也算是「嫁入」妻族,另一個則是全職煮夫。
哥廷根是一個悠哉悠哉的大學城,對學生來説,最享受的事,莫過於下午時,牽著脚踏車到老城行人步道區去喝杯咖啡,吃塊蛋糕。Göttingen有家遠近馳名的咖啡店,名爲Cron und Lanz,這家店成立超過了一百五十年,經營者已經傳到了第五代,這家店所製作的糕點,以年輪蛋糕與巧克力最爲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