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阿明傳訊給我:「兄弟,我剛砸了整個月薪買那雙限量AJ!」
我第一個反應是「瘋了吧你」,然後忽然想到自己每週五早上非得繞遠路去喝那杯莫名其妙貴的手沖,好像也沒資格笑他。
說實話,到底是什麼魔力讓我們甘願掏出不合理的錢?
我想是那種胸口發燙的滿足感吧。
有沒有這種時刻?當你完全淪陷在某個體驗裡,價格標籤突然變得模糊不清。
就像我愛死的那間巷子裡的深夜食堂,每次結帳時都心痛,但每一口鮭魚握壽司入口的瞬間,我都在心裡吶喊:「媽的,值得!」那不只是食物,簡直是靈魂出竅的體驗。
去年冬天我在電腦前守了一整晚,搶到票後還排了四小時隊,就為那場貴得離譜的演唱會。
朋友笑我腦子壞了。但當我站在萬人人海中,跟著唱那些陪我熬過失眠夜的歌,雞皮疙瘩爬滿手臂那刻...老實說,如果時光倒流,我可能會買更貴的位置。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奢侈品能賣得嚇嚇叫。
誰真的需要一個能買半台車的包包或手錶?
我們買的從來不只是東西本身,而是拆開包裝時指尖的顫抖,是偶爾炫耀時朋友羨慕的白眼,是「我辦到了」的小小驕傲,還有每次使用時「這就是我的風格」的確認。
回頭想想,我們花錢買的其實是一段會讓我們嘴角上揚的回憶。
是那些在深夜裡想起來,還會令心臟猛跳的故事。
這些時刻,真他媽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