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後,不時會聽到有人說,真希望可以回到過去那個無憂無慮的學生生活,然後就開始聊起以前學生時期發生了那些趣事,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相同的經驗與想法。
你也會懷念、想回到以前的學生生活嗎?說真的,我不會。
大概回想一下以前的學生生活,雖然沒有經濟壓力,同學相處間也比較少勾心鬥角,甚至寒暑假還可以好好的放鬆兩三個月。但每天都需要念書寫功課,很多人還要補習,尤其國中後很常睡眠不足,壓力來自課業上的要求。
上班族有上班族的壓力,學生有學生的壓力,我覺得彼此不容易比較與選擇。從國小開始,每天都要學習新的事物,一路到國、高中,被要求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每天都有新的內容要學習要考試。說真的,我覺得一點也不輕鬆。
出社會工作後,需要學習工作上要用的技能與專業知識,但這個學習通常只需要一段時間,就可以運用好一陣子。工作上更需要的是輸出,以現有知識、經驗、人脈關係,思考出一個對工作有幫助的方法,然後做出實質貢獻,或至少聽從主管指揮調度,將自己負責的事情做好。
工作上必須要學的東西,通常也較專一專精,與現有在做的事情比較相關,雖然也有必須要做好不能犯錯的壓力,但經過一段時間適應練習,應該也都能上手。想像,在學校需要唸完幾本課本,之後3年都是考同一個範圍,是不是後來會越來越高分,越來越輕鬆。
排除家裡不會給課業考試壓力的人,大家在說的沒有壓力的學生生活,我認為大概僅限於大學時期,只要能順利畢業拿到大學文憑就好了的人。過去多數人會說的,考上大學就可以快樂玩四年,大學必修三大學分是愛情、課業、社團,但我相信很多人的課業都是能混畢業就好了,重點是可以自由自在開心的玩。
你會想回到國高中時期嗎?或許那時候有令你懷念的同學與情竇初開的感情,但若再考慮到要回到每天補習念書,晚上12點睡覺,早上6點起床,每個禮拜都有考試的日子,你真的還會想回去那個學生生活嗎?
學生時期沒甚麼時間上的自由,每天的生活都是被安排的滿滿的,財務上也不太自由,家裡會給額外零用錢的不多,通常就是給個當天的伙食交通費用而已。你想要多買個甚麼東西,參加個需要費用的活動,都不太容易。
反倒是在出社會工作後,在結婚組織家庭與生小孩前,時間與金錢都比學生時期變的更寬裕了。下班後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運用,有收入後可以自己決定要買甚麼吃甚麼,週末想參加聚餐或學習才藝活動,都有時間與財力可以達成。我反倒覺得這段時間才是最令人想重溫的一段時光。
沒錯,工作上也需要繼續學習,但相較於學生時期,我認為相對比較輕鬆一些,彈性也比較大,而且大多是能立即學以致用。而且你的學習是可以看的到實際的回饋,表現傑出,是可能會反映在薪資與職等上,不是僅是拿到一張獎狀。
以前可能剛入社會,不適應職場環境的競爭與要求,會想回到學生時期的歡樂時光。就業一段時間後,或許就覺得出社會工作其實也不錯。現在再回頭看看國、高中生的念書生活,我可是一點也不想再一次回去那個生活。
年代距離太久,難以想像嗎?試試看再去念一個研究所,或是考幾張證照或參加高普考看看,或許馬上就能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