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總是想改變習慣卻無法堅持,或是覺得努力很久卻看不到成效,這本書真的非常推薦你!《原子習慣》 提供了一套 簡單有效的系統,幫助你建立好習慣、改掉壞習慣,讓你透過 小小的日常行動,帶來長遠的成就。

《原子習慣》
為什麼習慣這麼重要?
習慣決定你是誰,而不是一次性的努力,大多數人以為 「改變人生」= 一次重大的突破,但事實上,真正影響你一生的,是每天那些不起眼的習慣!作者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並提出透過微小改變建立良好習慣、提供擺脫壞習慣的方法,持續改善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可以有方法的,我整理出《原子習慣》一書的四個主要觀念和三個習慣改變的實用技巧。
觀念1:每天進步1%,一年後將變成37.78倍
這個概念來自複利效應(Compound Effect),它強調的是 微小但持續的改變,最終能帶來巨大成果。與其嘗試一次性的大變革,更重要的是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如果你每天進步 1%(1.01^365),一年後,你的成長將是現在的 37 倍!這就是「複利效應」帶來的驚人變化。
相反的「壞習慣」也有複利效益,每天退步1%,一年後只剩下0.03倍,決定此刻檢視習慣並且去選擇什麼習慣,是最重要的小事!

每天 1% 的變化帶來的影響
觀念2:身分認同改變
行為來自「你認為自己是誰」,而非「你想做什麼」,作者認為,真正的行為改變來自身份認同的轉變,而不是單純的目標設定。例如:
- 錯誤方法:
「我要跑步 10 公里」 → 這是目標導向,可能難以持續 - 正確方法:
「我是個熱愛跑步的人」 → 這是身份導向,會自然驅動行動
當你認同「我是那種人」,這個身份將自動驅使你做出與身份匹配的行為,每次的行動都為了支持你的新身分,將小行為小習慣強化對新身分的認同。
傳統思維:
設定目標(我要減肥) → 採取行動(開始運動) → 身份改變(成為健身者)
身份導向思維:
先確立身份(我是健身者) → 自然採取行動(開始運動) → 達成結果(變瘦)
觀念3:環境設計比意志力更重要
人的行為主要受環境影響,而不是靠意志力,因為意志力有限,與其依賴自律,不如改變環境,讓好習慣變得更容易發生,壞習慣變得難以執行。作者提出習慣的四個方法既好理解又容易使用,我簡易的用幾個案例說明
- 讓好習慣變得「顯而易見」
想多讀書?
(原本)書放在書架深處,告訴自己每個禮拜要讀一本,卻因為其他更有趣的事,不容易做到。
(變成)把書放在顯眼的地方,放在床邊、沙發旁、餐桌上,設定手機提醒,手機待辦加入「閱讀10分鐘」。 - 讓壞習慣變得「隱而不見」
想少看電視?
(原本)單純告訴自己「要少看電視」,但遙控器就在桌上,還是有喜歡的節目在等著我去觀看它。
(變成)將遙控器藏起來、時間到了拔掉插頭,把沙發擺向書櫃,而非電視。 - 讓好習慣變得「輕而易舉」
想健康飲食?
(原本)把零食放在桌上,每次看到就忍不住吃
(變成)將水果洗好並擺在顯眼處,把零食藏起來,或是不要買零食,就算吃到零食了也只能吃幾片,滿足就好! - 讓壞習慣變得「困難重重」
想少滑手機?
(原本)告訴自己「今天要少滑手機」,但手機就在桌上,很難不去用它,只要訊息一來,自然反射動作就打開了訊息。
(變成)將手機竟因,把手機放在不容易看到或是聽到的地方,避免干擾,只有在家中使用wifi時才能使用社交媒體,大量減少被資訊轟炸的可能。
觀念4:習慣堆疊
習慣堆疊是將新習慣與既有習慣結合,讓新習慣更自然發生,減少抗拒感。
當我做完【現有習慣】之後,我會做【新習慣】
當我早上刷完牙(現有習慣)後,我會做 10 個深蹲(新習慣)。
當我做完 10 個深蹲後,我會喝一杯水(新習慣 2)。
當我喝完水後,我會穿上運動鞋(新習慣 3)。
當我穿上運動鞋後,我會去跑步 5 分鐘(新習慣 4)。
習慣堆疊就是把新習慣黏在舊習慣上,讓這個新習慣更容易執行,使用「當我做完A,接著就做B」的方式,把這個習慣變成自然動作,讓行動變得自然而然,不靠意志力也能持續。
三個改變習慣的實用技巧
- 兩分鐘法則
大腦對「開始一項新行為」的抗拒,比對「延續一個行為」的抗拒更大,直到開始後,大腦會自然驅動「多做一點」,延長行為時間,讓新習慣小到無法拒絕。
每天讀30分鐘的書 → 難度太高,容易拖延
每天讀1頁 → 行動門檻極低,容易開始 - 保持連勝
承諾一致性,當我們建立一個行為連續記錄,大腦會產生「心理帳戶」,不想破壞這個紀錄,再忙也執行 1%。
我今天太忙了,乾脆不運動了 → 總有逃避的理由和藉口
再忙,我也做1分鐘的運動,維持紀錄 → 我得做雖然做不到,但我依然去執行! - 設計獎勵機制
執行習慣後給自己小獎勵,人類行為會受到即時獎勵的強化,如果一個行為帶來愉悅,大腦就會想要重複,當我們達成一個習慣,若有正向回饋,大腦會釋放多巴胺,增強行為動機。
運動後沒有任何獎勵,感覺沒動力 → 做這件事沒有吸引力,不然不做好了
運動完就可以看喜歡的影集,增強執行意願 → 太棒了!我知道我接下來要幹嘛,而且是在做了什麼事情之後!
小堅持小成功,累積就是大成功,透過《原子習慣》分享給正在成長路上的你,這就是一種投資行為,你一定也聽過不知道投資什麼的話,先投資自己,檢視習慣就會是第一步,而想要成長並非是給自己設定很多非人尋常的自律行為,從養成新習慣開始,你會很清楚你想要成為地「那個人」長什麼樣子,他又做了什麼事才會是你崇拜的對象,習慣的養成,不在於「拼命堅持」,而是「找到讓它變簡單的方法」。當行為變得不需要思考,自然就能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