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看到妳穿上了最新款的Dim!(On t’a vue avec le dernier Dim)」
「妳從頭到腳都是 Dim!(T’es Dim jusqu'au bout)」
在1981年法國內衣品牌Dim的宣傳海報上,這些廣告語開始使用「tu你/妳」來取代傳統的「vous您」來稱呼潛在消費者1;如今,許多品牌如Adidas、Ikea、Coca-Cola、Deezer等,也普遍採用了這種方式。

1958年,伯納德·吉伯斯坦(Bernard Giberstein)在法國創立了「Bas Dimanche」。1965年,品牌名稱簡化為「Dim」。隨著時代演進,宣傳海報對大眾的稱呼從 「您」(Redécouvrez « vos » jambes,即「重新發現『您』的腿」)轉變使用「你」(Tu)。
這不僅僅是種行銷手段,企業也在追隨著社會趨勢。根據2019年《工作社會學》(Sociologie du travail)期刊發表的研究顯示,63%的員工會與上司使用tu 2,而根據不同的行業、職位等級(是否為主管)和性別,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女性使用tu的情況明顯少於男性。2023年,由Indeed網站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2020至2023年三年間的職位招聘中,儘管用tu僅佔了3%,但使用的比例較以往多了一倍。在酒吧或餐廳也常聽到服務員問顧客:「『你』需要什麼服務嗎?」;甚至在家庭聚會中,女婿也未必因對岳父說了句「請『你』把鹽遞給我,好嗎?」而被糾正。
並非只有法語有兩個代名詞可以選擇。拉丁語系語言如西班牙語(tu/usted)、意大利語(tu/Lei)、葡萄牙語(tu/você)以及德語(du/Sie)、俄語(ty/vy)及中文(你/您),也區分了與熟悉親友間的用法和更有禮貌的用法。事實上,英語在過去也曾有過這樣的區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you實際上是「您」,而thou表示「你」,只是自16世紀以來已經不再如此使用。
西班牙語的usted、德語的Sie或義大利語的Lei,以及魁北克法語中的Vous,只在較為正式的場合使用,表示與對方之間年齡或社會地位上的距離。在這些國家,當向陌生人問路或在商店詢問店員時,人們通常會使用「你」;相較之下,法國的情況似乎要複雜得多。法國作家兼法語教授埃蒂安·科恩(Étienne Kern)在《你與您:法國語言的微妙藝術》(Le tu et le vous. L'art français de compliquer les choses)中探討這個問題,他寫道:
S’adresser à quelqu'un, c’est s’ajuster à lui. Cette part d'ajustement, aucune règle, aucun schéma, aucun manuel de savoir-vivre ne pourra jamais en rendre compte. [...] Les "tu" et les "vous" défient toute forme de modélisation. On ne rationalise pas l'irrationnel. (與某人交流,就是調整自己與對方的關係。這種調整,沒有任何規則、模式或禮儀手冊能夠完整表達。……tu和vous的使用挑戰著所有現行的規則及模式。我們無法用理性的方式來理解非理性。)
歷史上關於使用tu與vous的變遷,可以確定的是,tu的出現早於vous。古典拉丁語中只有tu,在直接從拉丁語翻譯過來的基督教祈禱中,對上帝會使用tu(但對聖母用vous)。雖然不確定vous何時開始用來代替單數對象(vous除了「您」,也可表示複數的「你們」),但這一用法在8世紀至10世紀查理曼時代開始普及3。長久以來,vous在上層社會中是標準用法,即使是在親近的家庭成員之間也是如此。例如,塞維涅夫人(Madame de Sévigné)在1648至1696年間寫給女兒弗朗索瓦絲的信中使用vous,也未妨礙她欲表達的情感:「我親吻您,親愛的小寶貝,並親吻您美麗的臉頰!(Je vous embrasse, très chère petite, et vous baise vos belles joues ! )」到了18世紀,對於關係親密者的稱呼變得更加自由。1762年出版《愛彌兒》中,盧梭建議在家庭中使用Tu;他自己在《道德書信》(Lettres morales)中也嘗試對自己心愛的索菲·杜德托(Sophie d'Houdetot)使用tu,儘管她因此斥責4他。

使用敬語並不一定會削弱親密感。塞維涅夫人在寫給女兒的信中使用了「您」(vous),而非「你」(tu)。這在當時的法國貴族社會很常見,「您」不僅表達尊重,也符合當時的禮儀和書信風格。
法國大革命期間,vous一度面臨被徹底廢除的危機。革命者高喊打倒舊制度與特權,在這種理念下,他們猛烈抨擊5帶有貴族色彩的6 vous,同時也反對Monsieur(先生)與Madame(夫人)的稱謂,改以citoyen.ne(公民)代替。當時甚至有人提議立法禁止vous,認為它「荒謬且卑躬屈膝7」,但這項提案從未真正落實。在恐怖統治時期(la Terreur, 1793-1794),使用vous被視為可疑行為,甚至可能帶來麻煩。隨著羅伯斯比爾倒台,這種禮貌用語重新獲得認可,並在整個19世紀成為資產階級日常言談的一部分。
另一個關鍵時刻8發生在1968年五月風暴期間,當時正值戴高樂總統任期末期。他幾乎對所有人使用vous,對自己的妻子也不例外。而在政治光譜的另一端,共產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則早已習慣彼此之間以「同志」互稱,並使用tu。參與學運的年輕學生也在巴黎街頭高喊反抗口號,他們希望建立一個無階級差異的社會,於是tu逐漸普及,不僅在朋友與家人間使用,也進一步滲透到大學與職場環境。
如今,還有其他因素進一步支持使用tu,並使vous越來越邊緣化9。首先,在職場文化中,受「英美式扁平化管理10」的影響,許多新創企業和科技公司都傾向使用tu。然而,這種趨勢並非沒有爭議。早在2008年,社會學家尚-皮耶·勒高夫(Jean-Pierre Le Goff)便在報紙《十字架報》(La Croix)上抱怨,用「你」稱呼彼此,營造出一種「想像出來的親近感」,導致「尊重所需的距離感消失」,甚至「模糊了工作與私人生活的界線」11。
雖然tu不一定意味著不敬,但它可能會被視為不尊重,這也是為什麼vous仍然有其生存空間。在不確定的情境下,直接使用tu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回應,例如:「我比較喜歡我們用vous稱呼彼此。」這足以讓氣氛瞬間降溫…… 相反地,使用vous則不會有風險。如果對方回應:「您介意我們改用tu嗎?(Ça ne vous dérange pas si l’on se tutoie)」,那麼這種轉變將顯得自然而且充滿善意。
埃蒂安·科恩表示,使用tu不再必然意味著權力或階級上的不平等的從屬關係,而是更多地用來表達人們之間的親近感或共同點。然而,人際關係中的「垂直性」,即社會中的層級、等級制度,或尊卑意識依然存在。不論我們是否有意識到,使用tu或vous都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我們對社會階層的認知,以及對人際互動的理解。
Lexique:
1. Un potentiel consommateur:潛在消費者。這裡的potentiel(潛在的)放在名詞前算是慣用法,一般來說還是放名詞後居多,如有發展潛力的市場un marché potentiel或潛在市場un danger potentiel。
2. Tutoyer et vouvoyer:(v.t.) 對某人使用tu(表示親暱、熟悉或隨意)及對某人使用vous,(表尊重、禮貌或正式場合)。名詞是tutoiement 和vouvoiement。
3. Se popularisé:變得普及,指某個概念、趨勢、習慣逐漸變得流行。類似動詞如se démocratiser。
4. Reprocher à qqn.:指責某人做錯了某件事。Engueuler qqn. 很常見,較口語,指「大罵某人」。
5. Vilipender:(v.t.) 貶低、辱罵
6. La connotation aristocratique:貴族意味、貴族色彩。Connotation (n.f.) 隱含或聯想的意義;aristocratique (adj.) 與貴族(n.f. aristocratie)有關的。
7. Ridicule et servile:可笑的與卑躬屈膝的,有個常見的表達lècher les bottes拍馬屁的意思。
8. Un moment charnière:關鍵時刻、轉折點。Charnière (n.f.) 這個詞本來是指用來連接兩個部分的鉸鏈,引申為一個階段與下一個階段之間的關鍵點。
9. Reléguer qqch. à la marge:將某事物邊緣化。
10. Le management horizontal:指的是受英美企業文化影響的「扁平化管理」,即減少層級結構,促進開放式溝通與合作,讓員工之間更平等,通常伴隨著較為非正式的職場氛圍,例如使用「你(tu)」而非「您(vous)」。
11. 原文…… le tutoiement ne conduit qu’à une « proximité imaginaire », « annihiler la distance qui permet le respect et tend à mélanger la sphère professionnelle et la vie privée »:
[1] Une proximité imaginaire:不真實的親近感或關係。proximité (n.f.) 接近,鄰近,像便利超商就是un commerce de proximité;imaginaire (adj.) 想象的。
[2] Annihiler la distance qui permet le respect:消除那種保持人與人之間尊重的距離。annihiler (v.t.) 消滅;關係代名詞qui代替la distance引導子句,接上動詞permettre (v.t.)允許。
[3] Tendre à mélanger la sphère professionnelle et la vie privée:有可能混淆職業範疇與私人生活。tendre à (v.i.) 傾向於,mélanger (v.t.) 混合,une sphère (n.f.) 領域,範圍。
本文節錄:
Gaétan Trillat, « Le ‘’tu’’ va-t-il tuer le ‘’vous” ? » in L’éléphant N˚49, Hiver 2025, pp.141-143
Maguelonne de Gestas, « Vouvoiement, tutoiement : d’où vient cet usage en France ? » in Langue française, Figaro, https://www.lefigaro.fr/langue-francaise/expressions-francaises/vouvoiement-tutoiement-d-ou-vient-cet-usage-en-france-20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