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創作與AI生成|如何為文章標註來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AI寫作日趨普及,如何分辨出真人創作和AI產出呢?有需要作出這個分辨嗎?

我覺得這可以從讀者角度去考慮。可能有些讀者不會深究作者是真人或是AI,有些則很想知道自己讀的是來自人類手筆還是AI寫的。

知道作品是AI產出不一定代表讀者會抗拒。最近的一個研究發現參加者雖然知道所讀的作品是AI寫的,卻仍然願意付費去讀完它。研究指出人們或許主觀地情願所讀的是真人創作,但實際的消費行為卻顯示他們是接受AI作品的。#

這樣看來,標註作品是出自人類或是AI手筆,就好像在著作列出資料來源的資訊一樣,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卻不必然影響對它的接納程度。

身為創作人,我們可以怎樣做去方便讀者知道作品的源頭是人類或是AI呢?

在AI的應用我是採納得很慢也不熟識,為幫助自己更加了解AI創作而做了些資料蒐集,寫成這篇文章,希望也對大家有幫助。

各位如有其他資訊,敬請分享、指教。


raw-image


1)讀者自行判斷

在蒐集如何分辨AI生成文章的資料時,見到其中一個意見是AI作品大都是冷冷的,不像真人所寫,叫讀者多留意去分辨出來。

我覺得經過人類不斷督促和訓練之下,聰明的AI遲早能夠寫出有血有肉感人肺腑真實感爆燈的文章單用上面這個方法未必準確

市場上有人工智能檢測器(AI content detectors),這些工具不少都要收費,而且每次閱讀時都要用工具過濾實在麻煩,本來是休閒閱讀也變得不休閒了。再者,AI寫作不斷演進,檢測軟體要緊貼發展才能有效地辨識AI生成的內容。


2)作者提供文章來源

有意見認為使用AI來寫作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上註明是AI生成,就有如引述了醫學觀點的文章註明該資訊是來自甚麼期刊或網頁一樣,方便讀者理解內容

方格子上有些作者已經主動在作品上註明是AI產出,我見過有的是放在文章前面,有的則用了平台提供的標誌。

方格子平台在文章設定上提供了「標記內容含 AI 輔助或生成應用」的選項。選取這個,文章末端就會出現「含 AI 應用內容」的標誌

平台也有闡明對AI創作的立場,大家可以往此處參考:公告|vocus AI 應用內容管理方針


3)真人創作認證

除了說明文章是AI生成之外,掉過頭來做也是一個辦法:就是真人作者註明他們的作品是人類創作

美國作家協會(The Authors Guild)就推出了認證計劃,獲得通過的著作可以在封面、封底或書本的其他地方貼上 “Human Authored”(意思是「由人類創作」)標籤,讀者見到便知道這本書是由真人所寫,也可以到作家協會網站搜尋獲得認證的著作。

獲得認證的條件是:

”the text of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a human and not generated by AI, with the exception of minimal, trivial uses, such as AI applications that check spelling and grammar or for brainstorming or research.“

- 書本的文字是由人類所寫,不是AI產出。

- 人工智能軟體可用於創意討論、資料蒐集、改正錯字和修改文法這些少量和非重要的用途。

把認證標籤盜用於非認證著作會被視為商標侵權(“trademark infringement”)*。獲得認證的著作如果其實是AI產出,會被視為違反認證條款及對消費者作出虛假陳述(“a breach of the license, infringement, and fraudulent representation to the consumer”)。

目前這個認證服務只限於美國作家協會會員,稍後會推廣至非會員。認證的作品亦會由書本擴闊至非書本的文字內容。

英國未有認證計劃,但其作家協會(The Society of Authors)就對會員發出保障會員利益的指引^。當中包括:

  • 提議會員考慮要求出版社不要在未經作者同意下大量使用AI去審稿、編輯、校對、編制索引等等。
  • 提議會員不容許用AI為著作製造有聲書旁述、翻譯及封面設計。
  • 協會提供的理由:AI執行這些任務的同時是在受訓。當AI變得優秀時,人類會更加困難去參與這些工作。運用AI就是為AI提供自己的著作去訓練它,所以協會建議作者小心衡量。

除了作家協會外,網上也出現了提供標籤的機構,讓付費的創作者下載他們的「不是AI生成」標籤/徽章


4)免費的方法:使用「這是真人創作」關鍵字

業餘的創作者未必會用以上的付費方法去標示作品,那麼我們可以怎樣做去方便讀者知道創作源頭呢?

我想,可以利用關鍵字

用AI創作的作者表明自己的文章是AI產出固然是有幫助,真人寫作的作者也可以主動在文章上加上「這是真人創作」、「此非AI生成」等類似的關鍵字,方便有興趣閱讀真人作品的讀者搜尋。

以上兩組關鍵字是我臨時想出來的,覺得未夠好。大家覺得怎樣的關鍵字能夠清楚說明讀者眼前這作品是由人類所創作的呢?可以幫忙建議一下嗎?


延伸閱讀:

我之前也曾作此分享:自己的文章一定要自己寫嗎?用AI代寫文章的考量


參考:

# “People say they prefer stories written by humans over AI-generated works, yet new study suggests that’s not quite true.” The Conversation. 18 Mar 2025.

Human Authored Certification.” The Authors Guild.

* “FAQs on the Human Authored Certification.” The Authors Guild.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actical steps for members.” 7 June 2023. The SOA Advisory Team. The Society of Authors [UK].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這篇文章由我親自創作,並非AI生成。我是版權持有人。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取得我的同意,謝謝!(聯絡電郵:wongbiyee322@gmail.com)
文字©黃璧怡
圖片© — 見圖片說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璧怡 i人生活
16.8K會員
152內容數
歡迎你到來!希望你喜歡這裏的內容🌻
黃璧怡 i人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如何讓愛可以歷久常新?張艾嘉填詞的《對不起我忘了我愛你》就道出三句令愛繼續下去的說話,由鄭秀文及馮德倫合唱。這首歌是電影《世間有她》的插曲,由黃艾倫和翁瑋盈負責作曲和編曲。本文作者特別分享了男女聲的安排如何令她覺得這首歌曲的意思是為關係找回初心,繼續一起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4/24
如何讓愛可以歷久常新?張艾嘉填詞的《對不起我忘了我愛你》就道出三句令愛繼續下去的說話,由鄭秀文及馮德倫合唱。這首歌是電影《世間有她》的插曲,由黃艾倫和翁瑋盈負責作曲和編曲。本文作者特別分享了男女聲的安排如何令她覺得這首歌曲的意思是為關係找回初心,繼續一起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4/17
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阻礙斷捨離的心理因素,為何不捨得丟棄東西,做成舊物囤積在家。直至近年她終於明白到「物件可能會有用得着的一天」是錯誤的想法,也分享了三個幫助自己把舊物丟棄的方法,最重要的心態就是願意捨得放下依附在舊物的情緒和回憶。最後作者指出房間空間感大了,心裏也跟着變得舒暢。
Thumbnail
2025/04/17
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阻礙斷捨離的心理因素,為何不捨得丟棄東西,做成舊物囤積在家。直至近年她終於明白到「物件可能會有用得着的一天」是錯誤的想法,也分享了三個幫助自己把舊物丟棄的方法,最重要的心態就是願意捨得放下依附在舊物的情緒和回憶。最後作者指出房間空間感大了,心裏也跟着變得舒暢。
Thumbnail
2025/03/27
作者分享了《孤獨的美食家》電視電影系列吸引的地方,認為拍攝手法幫助大家跟着松重豐飾演的井之頭五郎,一同進行了一場愉快的食物靜觀練習,透過專注於進食去感受生活,締造幸福感。本文也介紹了該電影的內容和優勝之處,也指出與電視劇的的分別。
Thumbnail
2025/03/27
作者分享了《孤獨的美食家》電視電影系列吸引的地方,認為拍攝手法幫助大家跟着松重豐飾演的井之頭五郎,一同進行了一場愉快的食物靜觀練習,透過專注於進食去感受生活,締造幸福感。本文也介紹了該電影的內容和優勝之處,也指出與電視劇的的分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指出以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代為繪畫,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並以自己為例,寫部落格是要抒發自己,用AI代寫就不能做到這目的,是以作者是親自創作。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指出以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代為繪畫,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並以自己為例,寫部落格是要抒發自己,用AI代寫就不能做到這目的,是以作者是親自創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來提高學習效率,包括文章重點整理、完善知識體系、客製化學習回饋、提供多元觀點等方法。同時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內容的信效度,保持學術誠信,適當運用Gen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AI 創作內容 (AIGC) 技術突飛猛進,人類已經越來越難辨識眼前所見照片、影片的真實度。為了讓使用者可以區別哪些是由 AI 產生的「非真實內容」,進而信任圖片的真實性,如:微軟、Adobe、Google、Midjourney、Nikon…等 AI 技術大廠紛紛建立起 AI 內容識別技術,幫助使用
Thumbnail
AI 創作內容 (AIGC) 技術突飛猛進,人類已經越來越難辨識眼前所見照片、影片的真實度。為了讓使用者可以區別哪些是由 AI 產生的「非真實內容」,進而信任圖片的真實性,如:微軟、Adobe、Google、Midjourney、Nikon…等 AI 技術大廠紛紛建立起 AI 內容識別技術,幫助使用
Thumbnail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的崛起,AI在文字、圖像、產品文案等方面的應用正掀起波瀾。本文分享了使用ChatGPT進行文案撰寫以及對於咒語格式與最佳內容認知的觀察。不過,使用者的專業程度對合作成果至關重要。另外,文章觸及使用AI工具提供的功能性應用,以及在創作和發展方面的潛力。
Thumbnail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的崛起,AI在文字、圖像、產品文案等方面的應用正掀起波瀾。本文分享了使用ChatGPT進行文案撰寫以及對於咒語格式與最佳內容認知的觀察。不過,使用者的專業程度對合作成果至關重要。另外,文章觸及使用AI工具提供的功能性應用,以及在創作和發展方面的潛力。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