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真相:該幫助所有人,還是讓市場淘汰他們?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引言:當年那位找我求助的朋友


還記得幾年前,一位朋友來找我。他說他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想要改變,想要創業,想要財務自由。他說得很認真,我也感受到他的焦慮,於是,我很熱心地提供了一些方向,甚至免費給了他一些我珍貴的學習資源。

結果呢?

幾個月過去,他的生活沒有任何變化,還是停留在原點。當我問他學得怎麼樣了?他的回答卻是:「最近有點忙,還沒時間看。」「這個方法好像不太適合我。」「我試了一下,沒有效果。」

後來,他漸漸消失了。再後來,我聽說他換了一個新興趣,開始追求另外一個「賺錢機會」。

那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一件事:並不是所有說想改變的人,真的願意行動。


並不是所有說想改變的人,真的願意行動。



市場的現實:不是每個人都值得幫助


這些年來,我看到太多人期待「機會」,但真正抓住機會並付諸行動的人,卻少之又少。更有甚者,當市場提供幫助時,反而被那些不願努力的人責怪。這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 我們真的有義務幫助所有人嗎?還是應該讓市場自然淘汰那些不願改變的人?

說真的,過去我總覺得應該給大家機會,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那些「口頭說想改變,但實際卻毫無行動」的人身上。但後來發現,這其實是對自己時間與精力的浪費。

因為——


  • 如果一個人的心態沒有改變,給他再多的資源、再多的機會,他依然選擇原地踏步。
  • 當一個人沒有行動力,就算有人願意拉他一把,他還是會找理由放棄。
  • 甚至有些人會怪罪市場、怪罪環境,而不是反思自己能做些什麼來改變現狀。

💡 所以,我現在的選擇是:忽視那些不願改變的人,讓市場自然淘汰他們。

這不是冷血,而是現實。畢竟,在市場裡,機會一直都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抓住。

讓想改變的人自己靠近你,然後你再提供幫助。



讓真正願意改變的人靠近你


過去,我也會主動去幫助一些人,甚至希望他們能夠成功。但現在,我的方式完全不同了——我不再主動幫助所有人,而是設計一個機制,讓願意改變的人自己靠近我。

1. 設定門檻,篩選真正有決心的人

很多人會嘴上說:「我想學習!」「我想成功!」但當你真正提供方法給他時,他卻什麼也不做。所以,我現在會設計一些「門檻」,來篩選出真正有行動力的人,例如:


  • 讓對方先完成一個小挑戰,證明他願意執行(比如先學習一個概念並應用,或提交一份簡單的行動計畫)。
  • 付出某種「承諾成本」,例如小額報名費、時間投入,確保對方真的重視這個機會。



2. 設計「先學習、再跟進」的流程

如果有人來問我問題,我不會馬上給他答案,而是讓他先去看某個影片、讀某篇文章、執行某個任務。如果他真的去做了,並且有後續行動,那我才會進一步指導。

這樣可以確保我幫助的人是「先自助,再受助」的人。



3. 運用社群篩選機制

如果你有社群(LINE 群、FB 社團等),可以設計一個系統:


  • 只有真正有行動力、有參與的人,才能獲得更進一步的資源或指導。
  • 例如設計等級制度,新人需要完成某些任務才能晉級,確保只有積極的人能得到更多價值。


這樣的話,你不會主動推別人改變,而是讓想改變的人自己靠近你,然後你再提供幫助。

確保幫助的人是「先自助,再受助」的人



更深層的思考:市場不是殘酷,而是公平的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樣的篩選機制好像太冷漠了,但事實上,市場一直都是這樣運作的。


🔹 機會一直都在,但願意抓住的人,才會成功。

🔹 市場並不會虧待願意努力的人,但也不會留情給那些不願行動的人。

🔹 這個世界不欠任何人成功,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就是市場的真相,也是我現在的選擇——忽視那些不願改變的人,把時間留給願意行動的人。


你怎麼看?


如果你正在創業、經營社群,或是試圖幫助他人,相信你一定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你是怎麼看待這個現象的呢?

💬 你認為市場該不該幫助所有人,還是應該讓市場自然篩選? 歡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蘆薈2寶爸|網路創業教練
8會員
74內容數
想在社群媒體脫穎而出卻不知如何開始?吸引力營銷讓你零基礎上手,快速吸引客戶。操作簡單,效果隨優化越來越好。不僅增加收入,還能打造品牌,讓你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https://lin.ee/ZPuE0Yu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彼得提爾的《從0到1》提出了關於創業、壟斷推動進步、資源配置最佳化、持續壯大和尋找價值的見解。這本書不僅能啟發企業家,也適用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領域。作者引用實例說明成功投資的策略、企業的發展重點及擴大市場到每個角落。同時,也呼籲讀者在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探索問自己什麼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Thumbnail
彼得提爾的《從0到1》提出了關於創業、壟斷推動進步、資源配置最佳化、持續壯大和尋找價值的見解。這本書不僅能啟發企業家,也適用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領域。作者引用實例說明成功投資的策略、企業的發展重點及擴大市場到每個角落。同時,也呼籲讀者在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探索問自己什麼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Thumbnail
作者身為八個百萬事業的創辦者,他想要證明他是可以教導別人這些方法的。首先他先提出三個核心步驟
Thumbnail
作者身為八個百萬事業的創辦者,他想要證明他是可以教導別人這些方法的。首先他先提出三個核心步驟
Thumbnail
這個文章分享了 VL愛分享讀書會中的重點,包括天使投資、思維轉換、成為父母的觀念等。有關共贏的局面、更好地與他人相處等建議和觀點。它還提到了接下來的VL愛分享線上讀書會內容。
Thumbnail
這個文章分享了 VL愛分享讀書會中的重點,包括天使投資、思維轉換、成為父母的觀念等。有關共贏的局面、更好地與他人相處等建議和觀點。它還提到了接下來的VL愛分享線上讀書會內容。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人》這本書是丹尼·沃謝教授所寫,通過豐富的經營案例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創業故事,展示了創業的多種可能性和實踐經驗。這本書強調,解決問題不是什麼神秘天賦,而是一種學得會的技巧,這樣的創業思維,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裡,就能在創業和生活中做得更好,甚至實現夢想。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作者很會利用一些故事案例來帶出他所要傳達的關於人性、財富、風險等真理, 很多金句都有當頭棒喝之感, 立即筆記下來, 不只是投資世界, 更可運用於職場、家庭及人際關係上面, 是本我覺得值得收藏, 有迷惘時隨時可找來翻閱的好書!
Thumbnail
作者很會利用一些故事案例來帶出他所要傳達的關於人性、財富、風險等真理, 很多金句都有當頭棒喝之感, 立即筆記下來, 不只是投資世界, 更可運用於職場、家庭及人際關係上面, 是本我覺得值得收藏, 有迷惘時隨時可找來翻閱的好書!
Thumbnail
36歲的時候,我曾經出來創業,因為這個原因,我開始研究起「人脈」這一個議題,畢竟依據人脈的理論:我認識的人越多,越多人知道我在做甚麼,我成功的機會就會越高。 這個道理簡單明白、不複雜,也確實說服了我。因此,在那一年的年末,某一天的深夜,我檢查了自己手機上通訊軟體的好友名單,有將
Thumbnail
36歲的時候,我曾經出來創業,因為這個原因,我開始研究起「人脈」這一個議題,畢竟依據人脈的理論:我認識的人越多,越多人知道我在做甚麼,我成功的機會就會越高。 這個道理簡單明白、不複雜,也確實說服了我。因此,在那一年的年末,某一天的深夜,我檢查了自己手機上通訊軟體的好友名單,有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