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三週以來持續在整理房間的東西,雖然目前進度大概是60%,但看著空間一點一點的騰出來,著實有不小的成就感。
這個讓空間代謝循環的過程,我覺得跟身體的改善、自我的重整很類似,都有可能經過一段比原本更雜亂、更不舒服的過程。因為要把所有藏起來的東西拿出來重新檢視、分類、丟棄或重新收納,過程需要花費心力思考與抉擇,在一天體力有限的情況下,往往不是兩三天就能解決。
於是在到達理想中清爽的狀態前,需要學習忍受路障變更多、視覺效果更阿雜的環境。但心裡有個藍圖,好像真的容忍的域值會提高不少,因為清楚知道這種不舒服只是暫時的。
/
在斷捨離的過程中,看到了一篇電腦玩物的文章,覺得很有感覺:
「放棄就是:我可以這樣做,但我決定不要這樣做
選擇就是:我有很多選擇,但是我決定專注我所選擇的選擇」
這讓我回想起以前做某些抉擇時很貪心,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定,因為害怕承擔失去的風險。
因為有些選擇是,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沒有選擇的那個選項,後來會如何發展,所以存在了自由發揮的想像。
沒有開始的戀情,總是特別浪漫;沒有做過的工作,總是看起來特別夢幻。
倘若又加上比較心態,就會變成吃碗內看碗外,永遠覺得別人的比較好、比較美、比較大、比較厲害……。
而一旦陷入這樣的心境,當下再美的佳餚、再棒的體驗,都有可能變得沒那麼令人滿足。因為心不在此,魂已不知飄離到哪個想像的國度。
/
既然時間無法倒流,發現「專注所選擇的選擇」會讓自己擁有更多快樂。並非從此不再反省,而是不過度懊悔與想像沒發生的事。也學習著對生命有更多的信任,信任自己已做了當下所能做的最好的選擇。
啊,突然覺得跟第一段好像沒太大關係😂但卻是這段時間整理所帶出的感受。
(舊文整理轉載,記錄於2022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