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太需要擔心炫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是許多研究所放榜的時期,社交媒體上有許多「分享」上岸的方式,或許是善意的支持未來的考生,提供讀書方法。又或許是有意的想表達自己的努力。


raw-image


我們需要擔心他人炫耀嗎?

許多人保持著一種「沉默是金」、「飽滿的稻穗總是低著頭」的生活思路,畢竟炫耀過程中帶來的攀比與不適感,就連小學生都能清晰的感受到。

那為什麼我們雖然討厭別人炫耀,但我們又需要炫耀?

除了比較典型的「自我滿足」、「提升價值感」,我更喜歡相對中性的解釋:「因為人喜歡分享。」


分享,不只是提供物資、金錢,還有一種相對幽微的分享:資訊。

炫耀的人在分享的資訊就是:我想讓你知道,我是怎麼樣的人。

誠然,這是要取得別人的看得起,但反之,他為什麼要向我炫耀?因為他也需要我的看得起。


除此之外,炫耀還有沒有好處?我們應該反對炫耀嗎?


炫耀與表達與教學

大家應該有聽過一種投資老師悖論,「一個人如果可以靠著這種才能發財,他幹嘛要賣課、教別人賺?」。


我認為這種批評不無道理,就好像是達克效應所繪出的那樣,「半瓶水,響叮噹」。

我們認為真正的大師、宗師,是低調的臥龍鳳雛;高調炫耀,只代表這個人要嘛傻、要嘛壞。


我們會發現,其實反炫耀也是「反表達」、「反教學」的。

也就是調高表達的門檻、調高教學的門檻。因為市場希望,用高門檻來篩選出高級的人才,讓夠格的人來炫耀、來表達、來教學。


但遺憾的是,如果真的相信達克效應,那會發現另一個尷尬的場景,就是真的有資格突破高門檻來表達的人,當然有可能是已經走上「知識高原」的大師賢人,但同時,也有可能是還在「愚昧之巔」的我輩。


更何況,如果我們開始嘲笑炫耀,那些有知識、有智慧的人,也可能會覺得「我是不是還不夠格」,最終選擇沉沒,市場上就只剩下不怕丟臉、願意被罵的人留下來。


也就是說,我們越是批判大家的炫耀,就越會降低分享、降低教學的數量,甚至,也有可能降低分享與教學的品質。


raw-image


說教與教學與炫耀


在分享過程中,我們還會接觸到另一個概念:「說教」。

常見於女性主義的學科中,這個概念在提醒那群「實際上沒有這麼厲害,但又總是想要教教你、講大道理的指導者」。


那說教跟教學之間的差異什麼?炫耀跟教學之間的差異又是什麼?

我們有沒有什麼心法,可以確保滿足自己的「說教癖」、「分享癖」、「教學慾」,同時又不令人白眼?


那,就讓我來教教你吧!


嘗試找到「良好分享」的邊界

為什麼老師對同學的「教育」比較少令人反感?
父母對孩子的「指導」很容易引起爭端?

除了個別關係的磨合與口吻的差異,我們還需要介意哪些場景?

我認為可以從接收者、表達者兩個角度著手。

表達者是聽眾主義,讓我們先為別人想,再為自己想。


建立「接收者隨時可以拒絕」的場景

即使到今天,在網路上寫文章時,我也總是思考著「我這樣寫會不會很有說教意味?」、「我真得有資格講這些嗎?」


但我之後發現,這些擔憂是多餘的。


因為在網路上,人們有「拒看」、「離開」的選擇,也就是對於受眾而言,如果覺得我們的炫耀、表達、教學,是令人不適的,他大可以別看。(遺憾或慶幸的是,我們的點閱數也呈現出這件事情是真實存在的。)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總有海量的資訊,與其說這是表達者的勝利,不如說這是閱聽人選擇權的展現。


但有一點難度的往往在實際見面時,我們很常劈哩啪啦講,卻忘了確認對方的感受,忘了讓對方也有足夠的分享與表達的見解與空間。


如果很難確保「拒絕」的權力,那我們可以爭取一個「尋求協助」的場景。

之所以會有令人難受的「說教感」,往往是突如其來冒出來的大師想教教可憐的羊群。

但如果稍微精緻一點,讓對方說出自己的困境,讓對方說出自己的解決方案,讓對方來問:「你有什麼看法?」

這些讓對方表達的空間,都會讓我們的表達有更多鋪墊,絕對比一聽到處境就開始想著給對方當軍師來得更舒適。



確保「表達者有知識傳播」的方案。

如果對方不主動,我們就完全不該講、不能講嗎?


我認為,或許可以調整一下思路。關鍵是「讓人想問」、「讓人想聽」。

我遇到困難時,總是會去大安區拜訪大隱隱於市的老師,原因非常純粹:他能夠給出的見解比較深刻。

長此以往,當老師日常中想要講一些新學到的知識、觀念,我們心裡也都知道「他真的有東西可以教人」。


純粹的炫耀,只在乎「給你看我有什麼。」

純粹的說教,只在乎「給你看我都怎麼做。」


但教學、表達,需要考慮對方有沒有辦法學會。

將炫耀與說教,包進一層可被複製、可被重現的技巧中。


這是為什麼,教人考試、教人發財的老師這麼多。

因為這類型的科目很容易可以把「自己做過什麼」視為「成功的方法」。


當然,我們可以批判這件事情,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高興。

是因為他們想要取得炫耀的榮耀,社會才多了一些訊息跟知識。

他們包裹得越好,我們就學到越多;他們包裝的越差,我們就越看得出來對方的程度。


而我們做炫耀者時,也應該練習包裝自己的表達,不僅要展示「我有什麼」。
也要考慮對方「聽到什麼、學到什麼」。


這,或許是我們不太需要擔心炫耀的理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教練練習
17會員
33內容數
如果有一篇值得教學的文章,我認為可以寫成短文、放在Facebook 如果有一篇值得分享的新聞,我認為可以剪成短片、放在Youtube 可是如果是一篇初期的草稿,又不想浪費,記錄在方格子,希望有緣人可以看到
胡教練練習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看完黑鏡第一集,精彩又悲哀。 故事中呈現了不同種類的道德衝突,我們整理五條爭議 讓科幻驚悚的背後能帶來更多一點省思  開始之前 本篇包含劇透,還沒看的快去看! 零、為什麼要聊道德衝突? 道德衝突,可以讓我們進行思想實驗。 像是電車難題,我們要在犧牲與救命之間做出抉擇。 而道
Thumbnail
2025/04/18
看完黑鏡第一集,精彩又悲哀。 故事中呈現了不同種類的道德衝突,我們整理五條爭議 讓科幻驚悚的背後能帶來更多一點省思  開始之前 本篇包含劇透,還沒看的快去看! 零、為什麼要聊道德衝突? 道德衝突,可以讓我們進行思想實驗。 像是電車難題,我們要在犧牲與救命之間做出抉擇。 而道
Thumbnail
2025/04/17
我看到巴菲特在批評黃金跟比特幣時有一個核心理由,「這些東西不會帶來生產。」 公司會帶來產品、農田會帶來糧食,隨著時間,他們會源源不絕的滿足人們的需要。而投資他們,就是成為他們的擁有者,享受資產及其帶來的產品。 但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 「那為什麼黃金的金價會隨著時間不斷成長?」
Thumbnail
2025/04/17
我看到巴菲特在批評黃金跟比特幣時有一個核心理由,「這些東西不會帶來生產。」 公司會帶來產品、農田會帶來糧食,隨著時間,他們會源源不絕的滿足人們的需要。而投資他們,就是成為他們的擁有者,享受資產及其帶來的產品。 但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 「那為什麼黃金的金價會隨著時間不斷成長?」
Thumbnail
2025/04/14
上次跟同學們分享了關稅、基本的供需理論 同學們雖然沒有身家,但學簡單的金融觀念,對他們會不會也有額外的幫助呢? 學生學投資理財或者關稅金融有什麼用? 我想除了方便練習儲蓄或增加技能以外,還有一個其實重要但很常被忽略的事。 就是我們如何看待機會與風險。 傳統的課本,會說我們不要
Thumbnail
2025/04/14
上次跟同學們分享了關稅、基本的供需理論 同學們雖然沒有身家,但學簡單的金融觀念,對他們會不會也有額外的幫助呢? 學生學投資理財或者關稅金融有什麼用? 我想除了方便練習儲蓄或增加技能以外,還有一個其實重要但很常被忽略的事。 就是我們如何看待機會與風險。 傳統的課本,會說我們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因為我剛剛找資料找到快崩潰,所以切換一下心情,來討論幾件事。
Thumbnail
因為我剛剛找資料找到快崩潰,所以切換一下心情,來討論幾件事。
Thumbnail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有共鳴? 首先必須感謝偉大的網友們在我看到的某篇文章上留下這句話 真心覺得,雖然現在網路上大家都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有時容易造成大家太過姿意妄為隨心所欲說自己想說的話,甚至覺得自己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但每當我看到被置頂的網友留言還是讓我覺得超有共鳴的!中肯到爆! 哈哈~所以也就
Thumbnail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有共鳴? 首先必須感謝偉大的網友們在我看到的某篇文章上留下這句話 真心覺得,雖然現在網路上大家都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有時容易造成大家太過姿意妄為隨心所欲說自己想說的話,甚至覺得自己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但每當我看到被置頂的網友留言還是讓我覺得超有共鳴的!中肯到爆! 哈哈~所以也就
Thumbnail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Thumbnail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Thumbnail
人們傾向他們只願意記得的事情,我想這是他們不具「辨識度」的原因​。
Thumbnail
人們傾向他們只願意記得的事情,我想這是他們不具「辨識度」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