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斗大標題:曾國城大翻車!羞辱來賓種禍根 丟主持棒遭退通告…接替6人名單曝
主持人在節目上的一句玩笑掀起了風波。有人覺得他只是幽默過頭,有人認為這是根深蒂固的偏見。但整件事最讓我在意的,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這句話能被說出口,代表它仍然被認為「無傷大雅」。
.
當媽後格外敏感。語言並不只是語言,它是價值觀的運輸帶,是孩子理解世界的方式。我每天費盡心思教育孩子,要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結果打開電視,卻聽見公眾人物用一句「開玩笑」輕描淡寫地丟出一個不該存在的刻板印象。這時候,我該如何向孩子解釋?告訴她:「這只是娛樂效果,不用當真」嗎?
,
這正是問題的根源——當我們對這些言論一笑置之,潛意識裡就是在告訴孩子:這樣的話是可以被接受的。 社會不是因為一兩個人的失言而倒退,而是因為當多數人選擇忽視時,舊時代的觀念才得以悄悄延續。
.
不是很確定其它同輩父母,但我很努力扭轉上一代的某些框架。不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仍然覺得這種「玩笑」是可以存在的,更不希望她需要花費時間,去對抗那些「只是開玩笑」的偏見。而最讓人無奈的是,這樣的言論往往來自那些站在話語權中心、影響力極大的人——這次是一位主持人,但過去我們也看過老師、主管,甚至是家庭成員或另一半,無意識地傳遞這樣的語言。
.
所以,這場風波到底應該怎麼看?我覺得,這不只是主持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對語言影響力的鈍感。 或許我們無法改變所有人的說話方式,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不讓這樣的價值觀,在我們的孩子心中生根。
.
有時候,一句話看似輕如鴻毛,實際上,它可能是壓在某些人心上的最後一根稻草。當母親的這幾年,我學會了一件事:對孩子來說,語言不只是交流工具,而是他們理解世界的指南針。而這個指南針,應該指向尊重,而不是無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