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的工作不就是開開菜單、穿得美美做諮詢嗎?」
很多人可能這樣以為,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營養師是一個需要多面向專業能力的角色,背後的訓練過程既漫長又辛苦。
尤其當一位營養師選擇進一步攻讀研究所,那所接受的挑戰會更艱難、更深入。
營養師的養成史
要成為營養師,得先唸完四年營養相關科系,並在大三時到醫院實習至少兩個月。完成訓練後,才能報考營養師國家高考。
💡 營養師高考一點也不簡單
除了考專業知識,更有大量申論題,考驗的是邏輯思考與臨床判斷能力——這可不是選擇題骰骰子「猜猜看」就能通過的!
念研究所,出路會比較廣嗎?
即便考上營養師證照後繼續念研究所,也不保證比直接工作的同儕更有「市場優勢」。因為很多人對營養師的印象,還停留在:「幫忙開減重菜單」或「負責學校營養午餐」。
但其實,營養師需要懂的,比你想得多太多!
我們要讀人體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營養學、食品微生物、食品安全、有機化學、膳食設計……這些專業知識打底後,才有能力幫個案做真正完整且正確的營養評估。
營養師如何開菜單的?
「營養評估」步驟是營養師介入個案過程中,非常重要關鍵第一步。 如果一開始蒐集的健康數據錯誤,或是評估面相不夠完整,接下來的營養診斷與飲食計畫就會完全走偏,甚至可能對健康造成傷害。
你可能會問:「直接拿現成的飲食法來用不就好了嗎?」
舉個例子:假如個案具有心臟疾病史,卻在某位路人建議直接使用生酮飲食,沒有經過完整的營養評估,這會造成什麼問題產生!
萬一病情惡化,哪天這位個案走在路上直接昏迷送急診,甚至誘發心臟事件,直接OHCA(到院前死亡)。
危及生命的健康風險可不是開玩笑的!
專業營養師為你量身打造一份專屬膳食菜單
🧠 所以,一份專屬於你、真正安全又適合的菜單,不是靠網路上查一查、照親朋好友或是街坊鄰居的經驗就能搞定的。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當你想提升健康、改善困擾的時候,請一定要找專業的營養師來協助你!」
畢竟,隔行如隔山。每一個專業,都來自長年累積的學習與實戰經驗,這正是我們可以幫上你忙的地方。
找尋你的專屬健康計畫
✨想開始為自己打造專屬的健康計畫嗎?
讓營養師成為你身邊最有力的支持者吧!歡迎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