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自己是一個「還在成長中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帶苦的抹茶,比起甜甜的抹茶更有韻味。或許苦中帶甜,是能走得長久的味道

帶苦的抹茶,比起甜甜的抹茶更有韻味。或許苦中帶甜,是能走得長久的味道


研究所考試放榜陸續出爐,也收到不少人來詢問我推甄準備的經驗。

沒想到去年底寫下的心得文章已經有人受惠並回饋(說不出的感動QQ)

今天開了一場線上分享會,就把這一路上的覺察再整理並書寫,

話說書寫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療癒模式呢!




最多人問的問題,也是我很常問我自己的:

「一定要報補習班嗎?」

「要去上什麼課或者工作坊才能加分?」

「如何評估自己的能力適合哪間學校?」

「我該怎麼維持工作跟讀書的節奏?」

回顧過去的人生經歷,

與其說「助人工作」是一個職業選擇,

不如說是具備一種「助人心態」、「助人生活模式」。

幫助別人、理解別人之前,

花最多力氣的首先是要「幫助自己」、「理解自己」。

因為通常會去找心理師的,都不會是談快樂的議題,

往往是負能量充滿,不會想要掛在嘴上的議題。

所以我認為,這一條路很重要的一個人格特質:

除了很喜歡跟人相處,還要跟各種不同領域的陌生人相處

是要自我分化很清楚的人(白話來說就是不混淆又健康的人格分裂?)

同理但不被捲入對方的情緒中,

理解但對於對方的論述保持彈性空間。




「自己該走的路,應該要如同在叢林裡披荊斬棘那般勇往直前。

度過自己的生活時不能倚賴其他人。

自己生活的叢林只能由自己闖蕩,

所以,要學習自己才行。

要學習關於自己的身體,

以及關於自己的內心、想法和靈魂的一切,

心理、內心和行為都要學習,才能使用自己。

男生要學習女生,女生要學習男生。

就算是同性別的人,對自己而言都是『對方』,

所以要學習有關對方的部分。」


這是在上週主日禮拜證道中的節錄~

很打中我內心的一段話。

學習自己,再去學習對方,是畢生的功課。


▋我可以很簡單的說,我上了哪些課、去參加了哪些工作坊,

但我無法很輕鬆地說,

我某天在寫書審時因為太過焦慮,

第一次經歷什麼是恐慌症爬上身的模樣。

從心跳加速到手指發麻,視力模糊,然後呼吸困難,

我意識到自己這狀況不太妙,於是躺到床上讓自己深呼吸,

打給我幾個信任的朋友後,開始放聲大哭,像嬰兒一般地那樣大哭,

如此走了一輪,警報才解除。


▋我可以很簡單地說,去每一間學校爬梳教授的研究背景、論文專長,

但我無法很輕鬆地說,

我是如何不斷地找人互動、探尋,來摸索出自己的模樣跟適合的道路,

一再檢視並整理我的人格特質以及過去累積的專長培養,

並用這個專長興趣再去摸索出我想做研究的領域。


▋覺察的動力,來自於知曉還有前進的空間。

而前進的空間,

是要允許自己是一個「成長中的人」,而不是「榜樣」。

工作久了,很容易站在老鳥的心態位置,

甚至因為擔任過某些使命,容易有站在高處指導的氣質出現,

但我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我喜歡挑戰自己,我不服氣現在的自己。

擁有信仰從來就不只是服從,而是帶著愛、疑問、思考、掙扎、成長,

然後更深地認識自己,也認識在我裡面的靈性。




以台灣的法規制度來說,無論是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

必須先就讀「諮商或心理研究所」,而研究所的錄取率,近年大約是 5~8%,

我也是報考後才發現,天...錄取率也太低了吧!

一間學校的各所報名人數整排刷下來,大都是10、頂多20人報名,

諮商所通常是150~200人起跳,國立大學還有可能到300人報考!

Gosh這報考人數也太多了吧!


根據台灣考選部的規定,

研究所課程必須符合考諮商心理師執照的標準,

學生完成畢業論文,

以及完成一年以上的兼職與全職實習(原則上不給薪)、取得畢業證書後,

才擁有考照資格(只是考執照的資格,並不代表畢業之後就有工作)。

考取心理師證照後,才是能執業的心理師。

簡單來說,研究所的學歷只是心理師工作的基本門檻,

而這個門檻至少三到四年才能順利畢業。


以上這漫漫長路的資訊都瞭解並自我整理後,

(人生投資有賺有賠,踏上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認真計算了接下來十年內的人生計劃與目標,

我更堅定,自己是喜歡這樣工作的。




朋友問我會不會擔心未來滿街都是心理師過飽和,我倒是蠻樂觀,

基於後疫情時代,以及AI浪潮來襲,

人們更加找尋身而為人的本質、生命的意義以及自我實現,

可能未來每條巷子口的諮商所密度跟耳鼻喉科密度、牙科診所會一樣高吧!

而且諮商領域可做的事情很廣泛,

我樂見把諮商跟街舞、影音創作、皮拉提斯、旅遊等做結合。

(誒就是把我喜歡的事情兜在一塊哈哈哈)


總而言之,

這條路上的掙扎,不是「更糟」,而是「更真實」。

avatar-img
1會員
9內容數
心理諮商所研究生|Pilates考照中|紫微斗數練習生|廣告製片企劃|街舞老師|基督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心情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日本有一篇文章提到的生活哲學: 「若想要60歲過得精彩,從40歲起就要開始準備。」 我大概從三年前就開始想, 什麼工作是我可以做到老的? 什麼運動是我可以做到老的? 有什麼技能是我現在去俱備,對未來的生活還有身邊的人會加分的?
看到日本有一篇文章提到的生活哲學: 「若想要60歲過得精彩,從40歲起就要開始準備。」 我大概從三年前就開始想, 什麼工作是我可以做到老的? 什麼運動是我可以做到老的? 有什麼技能是我現在去俱備,對未來的生活還有身邊的人會加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的粉專改為自在窩之後,真的太自在了!完全長草狀態了! 暑假得知自己轉學考成功後,真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求學時代的自己,其實身體常常是不舒服的狀態。 只要有壓力,我不是嗜睡就是掛急診。 常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但又很努力地讀書。 文科可以拿很高分,但理科完全就是個位數。 後
Thumbnail
以下內容都不是我個人獨創,是各方前輩的智慧。 然後讓我們快速省略我本人幾千字的個人心情抒發,直接進入考試準備的心得:
今年有幸上岸研究所,雖然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的相關資料,但我想提供除備審資料撰寫以外的建議與可能性!希望可以為各位帶來點幫助或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所有會考生在最後關頭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完美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第一場重要考試。
Thumbnail
揮別幫忙改履歷的日子,最近進入幫忙模擬面試的階段。 由於去年順利申請上藥廠實習,因此今年也收到不少朋友、同學與學長姐的請託。此外,我也有留意到我的學妹們,雖然沒有問我是否可以協助他們,但是看到他們,就像看到過去的我自己,所以我主動提議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外忙碌了起來。 撰寫
Thumbnail
整理高中考大學各學群常見面試問題,學生可做為參考練習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的粉專改為自在窩之後,真的太自在了!完全長草狀態了! 暑假得知自己轉學考成功後,真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求學時代的自己,其實身體常常是不舒服的狀態。 只要有壓力,我不是嗜睡就是掛急診。 常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但又很努力地讀書。 文科可以拿很高分,但理科完全就是個位數。 後
Thumbnail
以下內容都不是我個人獨創,是各方前輩的智慧。 然後讓我們快速省略我本人幾千字的個人心情抒發,直接進入考試準備的心得:
今年有幸上岸研究所,雖然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的相關資料,但我想提供除備審資料撰寫以外的建議與可能性!希望可以為各位帶來點幫助或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所有會考生在最後關頭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完美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第一場重要考試。
Thumbnail
揮別幫忙改履歷的日子,最近進入幫忙模擬面試的階段。 由於去年順利申請上藥廠實習,因此今年也收到不少朋友、同學與學長姐的請託。此外,我也有留意到我的學妹們,雖然沒有問我是否可以協助他們,但是看到他們,就像看到過去的我自己,所以我主動提議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外忙碌了起來。 撰寫
Thumbnail
整理高中考大學各學群常見面試問題,學生可做為參考練習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