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參.拜慈行童女
修行法門:般若波羅蜜普莊嚴法門
慈行童女,梵文 Maitrāyaṇī,善財至師子奮迅城,參詣慈行童女,慈行為其解說「般若波羅蜜普莊嚴法門」。

善財童子 參慈行童女
摘自《華嚴經.入法界品》
第十參.拜慈行童女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於善知識所,起最極尊重心,生廣大清淨解,常念大乘,專求佛智,願見諸佛,觀法境界,無障礙智常現在前,決定了知諸法實際、常住際、一切三世諸剎那際、如虛空際、無二際、一切法無分別際、一切義無障礙際、一切劫無失壞際、一切如來無際之際;於一切佛心無分別,破眾想網,離諸執著,不取諸佛眾會道場,亦不取佛清淨國土;知諸眾生皆無有我,知一切聲悉皆如響,知一切色悉皆如影。
漸次南行,至師子奮迅城,周遍推求慈行童女。聞此童女是師子幢王女,五百童女以為侍從,住毘盧遮那藏殿,於龍勝栴檀足金線網天衣座上而說妙法。善財聞已,詣王宮門,求見彼女。見無量眾來入宮中,善財問言:「諸人今者何所往詣?」咸報之言:「我等欲詣慈行童女聽受妙法。」善財童子即作是念:「此王宮門既無限礙,我亦應入。」
善財入已,見毘盧遮那藏殿,玻璃為地,琉璃為柱,金剛為壁,閻浮檀金以為垣牆,百千光明而為窗牖,阿僧祇摩尼寶而莊校之,寶藏摩尼鏡周匝莊嚴,以世間最上摩尼寶而為莊飾,無數寶網羅覆其上,百千金鈴出妙音聲,有如是等不可思議眾寶嚴飾。其慈行童女,皮膚金色,眼紺紫色,髮紺青色,以梵音聲而演說法。
善財見已,頂禮其足,遶無數匝,合掌前住,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時,慈行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汝應觀我宮殿莊嚴。」
善財頂禮,周遍觀察,見一一壁中、一一柱中、一一鏡中、一一相中、一一形中、一一摩尼寶中、一一莊嚴具中、一一金鈴中、一一寶樹中、一一寶形像中、一一寶瓔珞中,悉見法界一切如來,從初發心,修菩薩行,成滿大願,具足功德,成等正覺,轉妙法輪,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影像靡不皆現,如淨水中普見虛空日月星宿所有眾像,如此皆是慈行童女過去世中善根之力。
爾時,善財童子憶念所見諸佛之相,合掌瞻仰慈行童女。
爾時,童女告善財言:
「善男子!此是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我於三十六恆河沙佛所求得此法。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一佛所演,餘不重說。」
善財白言:「聖者!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境界云何?」
童女答言:
「善男子!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隨順趣向,思惟觀察,憶持分別時,得普門陀羅尼,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悉現前。所謂:
佛剎陀羅尼門、佛陀羅尼門、法陀羅尼門、眾生陀羅尼門、
過去陀羅尼門、未來陀羅尼門、現在陀羅尼門、常住際陀羅尼門、
福德陀羅尼門、福德助道具陀羅尼門、智慧陀羅尼門、
智慧助道具陀羅尼門、諸願陀羅尼門、分別諸願陀羅尼門、
集諸行陀羅尼門、清淨行陀羅尼門、圓滿行陀羅尼門、
業陀羅尼門、業不失壞陀羅尼門、業流注陀羅尼門、
業所作陀羅尼門、捨離惡業陀羅尼門、修習正業陀羅尼門、
業自在陀羅尼門、善行陀羅尼門、持善行陀羅尼門、
三昧陀羅尼門、隨順三昧陀羅尼門、觀察三昧陀羅尼門、
三昧境界陀羅尼門、從三昧起陀羅尼門、神通陀羅尼門、
心海陀羅尼門、種種心陀羅尼門、直心陀羅尼門、
照心稠林陀羅尼門、調心清淨陀羅尼門、知眾生所從生陀羅尼門、
知眾生煩惱行陀羅尼門、知煩惱習氣陀羅尼門、知煩惱方便陀羅尼門、
知眾生解陀羅尼門、知眾生行陀羅尼門、知眾生行不同陀羅尼門、
知眾生性陀羅尼門、知眾生欲陀羅尼門、知眾生想陀羅尼門、
普見十方陀羅尼門、說法陀羅尼門、大悲陀羅尼門、
大慈陀羅尼門、寂靜陀羅尼門、言語道陀羅尼門、
方便非方便陀羅尼門、隨順陀羅尼門、差別陀羅尼門、
普入陀羅尼門、無礙際陀羅尼門、普遍陀羅尼門、
佛法陀羅尼門、菩薩法陀羅尼門、聲聞法陀羅尼門、
獨覺法陀羅尼門、世間法陀羅尼門、世界成陀羅尼門、
世界壞陀羅尼門、世界住陀羅尼門、淨世界陀羅尼門、
垢世界陀羅尼門、於垢世界現淨陀羅尼門、於淨世界現垢陀羅尼門、
純垢世界陀羅尼門、純淨世界陀羅尼門、平坦世界陀羅尼門、
不平坦世界陀羅尼門、覆世界陀羅尼門、因陀羅網世界陀羅尼門、
世界轉陀羅尼門、知依想住陀羅尼門、細入粗陀羅尼門、
粗入細陀羅尼門、見諸佛陀羅尼門、分別佛身陀羅尼門、
佛光明莊嚴網陀羅尼門、佛圓滿音陀羅尼門、佛法輪陀羅尼門、
成就佛法輪陀羅尼門、差別佛法輪陀羅尼門、無差別佛法輪陀羅尼門、
解釋佛法輪陀羅尼門、轉佛法輪陀羅尼門、能作佛事陀羅尼門、
分別佛眾會陀羅尼門、入佛眾會海陀羅尼門、普照佛力陀羅尼門、
諸佛三昧陀羅尼門、諸佛三昧自在用陀羅尼門、諸佛所住陀羅尼門、
諸佛所持陀羅尼門、諸佛變化陀羅尼門、佛知眾生心行陀羅尼門、
諸佛神通變現陀羅尼門、住兜率天宮乃至示現入於涅槃陀羅尼門、
利益無量眾生陀羅尼門、入甚深法陀羅尼門、入微妙法陀羅尼門、
菩提心陀羅尼門、起菩提心陀羅尼門、助菩提心陀羅尼門、
諸願陀羅尼門、諸行陀羅尼門、神通陀羅尼門、出離陀羅尼門、
總持清淨陀羅尼門、智輪清淨陀羅尼門、智慧清淨陀羅尼門、
菩提無量陀羅尼門、自心清淨陀羅尼門。
「善男子!我唯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其心廣大,等虛空界,入於法界,福德成滿,住出世法,遠世間行,智眼無翳,普觀法界,慧心廣大猶如虛空,一切境界悉皆明見,獲無礙地大光明藏,善能分別一切法義,行於世行不染世法,能益於世非世所壞,普作一切世間依止,普知一切眾生心行,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於一切時恆得自在;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三眼;彼有比丘,名曰:善見。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遶無數匝,戀慕瞻仰,辭退而行。
續… (第十一參) 拜善見比丘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淨業三福.修行的基礎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