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五十) 拜參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第五十參.拜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

修行法門:菩薩幻住解脫

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梵文 Śrīsaṃbhava and Śrīmati。善財至妙意華門城,參詣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二人,二人為其解說「菩薩幻住解脫」。

善財童子 拜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

善財童子 拜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

摘自《華嚴經.入法界品》

第五十參.拜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至妙意華門城,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頂禮其足,右遶畢已,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時,童子、童女告善財言:

「善男子!我等證得菩薩解脫,名為:幻住。
得此解脫故,見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緣所生故;
一切眾生皆幻住,業煩惱所起故;
一切世間皆幻住,無明、有、愛等展轉緣生故;
一切法皆幻住,我見等種種幻緣所生故;
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見等顛倒智所生故;
一切眾生生滅、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幻住,虛妄分別所生故;
一切國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見倒無明所現故;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幻住,智斷分別所成故;
一切菩薩皆幻住,能自調伏教化眾生諸行願法之所成故;
一切菩薩眾會、變化、調伏、諸所施為皆幻住,願智幻所成故。
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議。

「善男子!我等二人,但能知此幻住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善入無邊諸事幻網,彼功德行,我等云何能知能說?」

時,童子、童女,說自解脫已,以不思議諸善根力,令善財身柔軟光澤,而告之言: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國名:海岸,有園名:大莊嚴,其中有一廣大樓閣,名:毘盧遮那莊嚴藏,從菩薩善根果報生,從菩薩念力、願力、自在力、神通力生,從菩薩善巧方便生,從菩薩福德智慧生。

「善男子!住不思議解脫菩薩,以大悲心,為諸眾生,現如是境界,集如是莊嚴彌勒菩薩摩訶薩安處其中,為欲攝受本所生處父母、眷屬及諸人民,令成熟故;
又欲令彼同受生、同修行眾生,於大乘中得堅固故;
又欲令彼一切眾生,隨住地、隨善根皆成就故;
又欲為汝顯示菩薩解脫門故,
顯示菩薩遍一切處受生自在故,
顯示菩薩以種種身普現一切眾生之前常教化故,
顯示菩薩以大悲力普攝一切世間資財而不厭故,
顯示菩薩具修諸行知一切行離諸相故,
顯示菩薩處處受生了一切生皆無相故。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行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云何學菩薩戒?云何淨菩薩心?云何發菩薩願?云何集菩薩助道具?云何入菩薩所住地?云何滿菩薩波羅蜜?云何獲菩薩無生忍?云何具菩薩功德法?云何事菩薩善知識?何以故?

「善男子!彼菩薩摩訶薩,通達一切菩薩行,了知一切眾生心,常現其前教化調伏。

「彼菩薩已滿一切波羅蜜,已住一切菩薩地,已證一切菩薩忍,已入一切菩薩位,已蒙授與具足記,已遊一切菩薩境,已得一切佛神力,已蒙一切如來以一切智甘露法水而灌其頂。

「善男子!彼善知識,能潤澤汝諸善根,能增長汝菩提心,能堅汝志,能益汝善,能長汝菩薩根,能示汝無礙法,能令汝入普賢地,能為汝說菩薩願,能為汝說普賢行,能為汝說一切菩薩行願所成功德。

「善男子!汝不應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發一願、得一記、住一忍,生究竟想;不應以限量心,行於六度,住於十地,淨佛國土,事善知識。何以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種無量諸善根,應集無量菩提具,應修無量菩提因,應學無量巧迴向,應化無量眾生界,應知無量眾生心,應知無量眾生根,應識無量眾生解,應觀無量眾生行,應調伏無量眾生,應斷無量煩惱,應淨無量業習,應滅無量邪見,應除無量雜染心,應發無量清淨心,應拔無量苦毒箭,應涸無量愛慾海,應破無量無明暗,應摧無量我慢山,應斷無量生死縛,應度無量諸有流,應竭無量受生海,應令無量眾生出五欲淤泥,應使無量眾生離三界牢獄,應置無量眾生於聖道中,應消滅無量貪慾行,應淨治無量瞋恚行,應摧破無量愚癡行,應超無量魔網,應離無量魔業,應淨治菩薩無量欲樂,應增長菩薩無量方便,應出生菩薩無量增上根,應明潔菩薩無量決定解,應趣入菩薩無量平等,應清淨菩薩無量功德,應修治菩薩無量諸行,應示現菩薩無量隨順世間行,應生無量淨信力,應住無量精進力,應淨無量正念力,應滿無量三昧力,應起無量淨慧力,應堅無量勝解力,應集無量福德力,應長無量智慧力,應發起無量菩薩力,應圓滿無量如來力,應分別無量法門,應了知無量法門,應清淨無量法門,應生無量法光明,應作無量法照耀,應照無量品類根,應知無量煩惱病,應集無量妙法藥,應療無量眾生疾,應嚴辦無量甘露供,應往詣無量佛國土,應供養無量諸如來,應入無量菩薩會,應受無量諸佛教,應忍無量眾生罪,應滅無量惡道難,應令無量眾生生善道,應以四攝攝無量眾生,應修無量總持門,應生無量大願門,應修無量大慈、大願力,應勤求無量法常無休息,應起無量思惟力,應起無量神通事,應淨無量智光明,應往無量眾生趣,應受無量諸有生,應現無量差別身,應知無量言辭法,應入無量差別心,應知菩薩大境界,應住菩薩大宮殿,應觀菩薩甚深妙法,應知菩薩難知境界,應行菩薩難行諸行,應具菩薩尊重威德,應踐菩薩難入正位,應知菩薩種種諸行,應現菩薩普遍神力,應受菩薩平等法雲,應廣菩薩無邊行網,應滿菩薩無邊諸度,應受菩薩無量記別,應入菩薩無量忍門,應治菩薩無量諸地,應淨菩薩無量法門,應同諸菩薩,安住無邊劫,供養無量佛,嚴淨不可說佛國土,出生不可說菩薩願。

「善男子!舉要言之,應普修一切菩薩行,應普化一切眾生界,應普入一切劫,應普生一切處,應普知一切世,應普行一切法,應普淨一切剎,應普滿一切願,應普供一切佛,應普同一切菩薩願,應普事一切善知識。

「善男子!汝求善知識,不應疲倦;見善知識,勿生厭足;請問善知識,勿憚勞苦;親近善知識,勿懷退轉;供養善知識,不應休息;受善知識教,不應倒錯;學善知識行,不應疑惑;聞善知識演說出離門,不應猶豫;見善知識隨順煩惱行,勿生嫌怪;於善知識所生深信尊敬心,不應變改。何以故?

「善男子!菩薩因善知識,聽聞一切菩薩諸行,成就一切菩薩功德,出生一切菩薩大願,引發一切菩薩善根,積集一切菩薩助道,開發一切菩薩法光明,顯示一切菩薩出離門,修學一切菩薩清淨戒,安住一切菩薩功德法,清淨一切菩薩廣大志,增長一切菩薩堅固心,具足一切菩薩陀羅尼辯才門,得一切菩薩清淨藏,生一切菩薩定光明,得一切菩薩殊勝願,與一切菩薩同一願,聞一切菩薩殊勝法,得一切菩薩祕密處,至一切菩薩法寶洲,增一切菩薩善根芽,長一切菩薩智慧身,護一切菩薩深密藏,持一切菩薩福德聚,淨一切菩薩受生道,受一切菩薩正法雲,入一切菩薩大願路,趣一切如來菩提果,攝取一切菩薩妙行,開示一切菩薩功德,往一切方聽受妙法,讚一切菩薩廣大威德,生一切菩薩大慈悲力,攝一切菩薩勝自在力,生一切菩薩菩提分,作一切菩薩利益事。

「善男子!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由善知識攝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識護念,不毀犯菩薩戒;由善知識守護,不隨逐惡知識;由善知識養育,不缺減菩薩法;由善知識攝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識教誨,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識示導,得出離世間;由善知識長養,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識,修一切菩薩行;由供養善知識,具一切助道法;由親近善知識,不為業惑之所摧伏;由恃怙善知識,勢力堅固,不怖諸魔;由依止善知識,增長一切菩提分法。何以故?

「善男子!善知識者,能淨諸障,能滅諸罪,能除諸難,能止諸惡,能破無明長夜黑暗,能壞諸見堅固牢獄,能出生死城,能捨世俗家,能截諸魔網,能拔眾苦箭,能離無智險難處,能出邪見大曠野,能度諸有流,能離諸邪道,能示菩提路,能教菩薩法,能令安住菩薩行,能令趣向一切智,能淨智慧眼,能長菩提心,能生大悲,能演妙行,能說波羅蜜,能擯惡知識,能令住諸地,能令獲諸忍,能令修習一切善根,能令成辦一切道具,能施與一切大功德,能令到一切種智位,能令歡喜集功德,能令踴躍修諸行,能令趣入甚深義,能令開示出離門,能令杜絕諸惡道,能令以法光照耀,能令以法雨潤澤,能令消滅一切惑,能令捨離一切見,能令增長一切佛智慧,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門。

「善男子!善知識者,如慈母,出生佛種故;如慈父,廣大利益故;如乳母,守護不令作惡故;如教師,示其菩薩所學故;如善導,能示波羅蜜道故;如良醫,能治煩惱諸病故;如雪山,增長一切智藥故;如勇將,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濟客,令出生死暴流故;如船師,令到智慧寶洲故。善男子!常當如是正念思惟諸善知識。

「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任無疲倦故;應發如金剛心,志願堅固不可壞故;應發如鐵圍山心,一切諸苦無能動故;應發如給侍心,所有教令皆隨順故;應發如弟子心,所有訓誨無違逆故;應發如僮僕心,不厭一切諸作務故;應發如養母心,受諸勤苦不告勞故;應發如傭作心,隨所受教無違逆故;應發如除糞人心,離憍慢故;應發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應發如良馬心,離惡性故;應發如大車心,能運重故;應發如調順象心,恆伏從故;應發如須彌山心,不傾動故;應發如良犬心,不害主故;應發如旃荼羅心,離憍慢故;應發如犗牛心,無威怒故;應發如舟船心,往來不倦故;應發如橋樑心,濟渡忘疲故;應發如孝子心,承順顏色故;應發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復次,善男子!汝應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識生醫王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又應於自身生遠行想,於善知識生導師想,於所說法生正道想,於所修行生遠達想;又應於自身生求度想,於善知識生船師想,於所說法生舟楫想,於所修行生到岸想;又應於自身生苗稼想,於善知識生龍王想,於所說法生時雨想,於所修行生成熟想;又應於自身生貧窮想,於善知識生毘沙門王想,於所說法生財寶想,於所修行生富饒想;又應於自身生弟子想,於善知識生良工想,於所說法生技藝想,於所修行生了知想;又應於自身生恐怖想,於善知識生勇健想,於所說法生器仗想,於所修行生破怨想;又應於自身生商人想,於善知識生導師想,於所說法生珍寶想,於所修行生捃拾想;又應於自身生兒子想,於善知識生父母想,於所說法生家業想,於所修行生紹繼想;又應於自身生王子想,於善知識生大臣想,於所說法生王教想,於所修行生冠王冠想、服王服想、繫王繒想、坐王殿想。

「善男子!汝應發如是心,作如是意近善知識。何以故?以如是心近善知識,令其志願永得清淨。

「復次,善男子!善知識者長諸善根,譬如雪山長諸藥草;善知識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納眾流;善知識者是功德處,譬如大海出生眾寶;善知識者淨菩提心,譬如猛火能鍊真金;善知識者出過世法,如須彌山出於大海;善知識者不染世法,譬如蓮華不著於水;善知識者不受諸惡,譬如大海不宿死屍;善知識者增長白法,譬如白月光色圓滿;善知識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識者長菩薩身,譬如父母養育兒子。

「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薩摩訶薩若能隨順善知識教,得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功德,淨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深心,長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菩薩根,淨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菩薩力,斷十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障,超十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魔境,入十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法門,滿十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助道,修十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妙行,發十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大願。

「善男子!我復略說一切菩薩行、一切菩薩波羅蜜、一切菩薩地、一切菩薩忍、一切菩薩總持門、一切菩薩三昧門、一切菩薩神通智、一切菩薩迴向、一切菩薩願。一切菩薩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識力,以善知識而為根本,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出,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起。」

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如是功德,能開示無量菩薩妙行,能成就無量廣大佛法,踴躍歡喜,頂禮德生及有德足,遶無量匝,慇懃瞻仰,辭退而去。

續… (第五十一參) 拜彌勒菩薩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念相應一念佛
17會員
417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一念相應一念佛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全知全能福慧具足的大智者世尊佛陀面前,我們所有人都只是小嬰兒。故以書名直接破題,這不是一本闡釋佛法經典的著作,純粹是以一位因為受到世尊的大智慧與大慈悲所感動的無明眾生的角度,以自我的一點小小心得以及克制不住想要分享的熱情,希冀讓更多如同我的無明眾生得以發現世尊佛陀的大智慧
Thumbnail
在全知全能福慧具足的大智者世尊佛陀面前,我們所有人都只是小嬰兒。故以書名直接破題,這不是一本闡釋佛法經典的著作,純粹是以一位因為受到世尊的大智慧與大慈悲所感動的無明眾生的角度,以自我的一點小小心得以及克制不住想要分享的熱情,希冀讓更多如同我的無明眾生得以發現世尊佛陀的大智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