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自我欺騙術:為什麼「先行動再找理由」反而更容易成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的大腦是個「事後找藉口大師」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情況?

  • 明明知道健身很重要,卻總是告訴自己「等買完運動服再開始」;
  • 報告下週截止,卻硬覺得「還需要更多靈感才能動筆」;
  • 設定了早起計畫,卻總能找到「再睡五分鐘」的完美理由。

如果你瘋狂點頭,那恭喜!你正在體驗人類大腦最經典的 bug——「邏輯延遲」現象。

我們的思維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理性,反而更像是一個事後補救的說書人,總是等事情發生後才努力編織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

為什麼成功者總是「先做再說」?

我們總以為成功人士都是「想清楚再行動」,但事實是:他們通常是「先行動,後補理由」。

想像一下:

  • 你穿著新買的高跟鞋逛街,結果痛得想罵人,大腦卻安慰你:「但這雙鞋真的讓腿看起來超修長!」下一秒,你又買了三雙。
  • 你衝動報名了一場馬拉松,事後大腦開始說服自己:「我骨子裡就是個運動健將!」於是你開始認真訓練。
  • 你答應了朋友一起學跳舞,結果第一堂課手腳不協調,回家後卻開始告訴自己:「其實我一直都對舞蹈很有興趣!」

這就是所謂的「行動帶動認知」,而不是「認知決定行動」。

大腦會自動寫一篇「行動合理化小文章」

你的大腦就像一台傲嬌的電腦,只要你按下「行動鍵」,它就會開始運轉,自動產生一連串的「補丁」來合理化你的行為。

🔥「認知失調」現象

當我們的行為與信念產生矛盾時,內心會感到不適,於是大腦會主動「編故事」來修正這種不適感。

例如:

  • 你被朋友拉去參加相親,原本覺得很無聊,但相親結束後,你可能會開始覺得「其實對方挺幽默的」,因為承認「自己浪費了兩個小時」實在太痛苦。
  • 你熬夜寫報告,最後成果普通,但你告訴自己:「至少學到了很多」,因為否則你只能承認自己不會規劃時間。

🎯「行為合理化」

當你開始某件事時,你的大腦會努力找理由來證明:「這是個好決定」。

所以,與其等到有動力再行動,不如先行動,讓你的大腦自動幫你「填補動機」!

怎麼利用大腦這個特性?3個騙騙它的技巧

✅ 「5分鐘騙子啟動法」

方法

  • 告訴自己:「只做5分鐘就好!」(然後偷偷計時)
  • 5分鐘後問自己:「都開始了,要不要再做一下?」

為什麼有效? 因為大腦最怕的是「開始」,但一旦開始,就會覺得「既然都做了,不如繼續」。這就是為什麼村上春樹每天都告訴自己「只寫一頁紙」,結果寫著寫著出了50本書。

✅ 「身份標章綁架術」

方法

  • 早上對著鏡子說3遍:「我是晨型人!」
  • 開始稱自己為「運動愛好者」、「閱讀家」,而不只是「我在嘗試運動」或「我試著閱讀」。

為什麼有效? 人們寧可改變行為,也不願承認自己「說話不算話」。當你給自己貼上一個標籤,你就會開始做符合這個標籤的事。

✅ 「環境預設陷阱」

方法

  • 把健身服放在床邊,讓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到它。
  • 打開電腦的文檔,先輸入標題,讓大腦覺得「至少要寫點東西」。
  • 把水果放在桌上,把零食放在難以拿到的地方。

為什麼有效? 蔡格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發現,未完成的任務比已完成的任務更容易留在大腦中——這就是為什麼你會一直記得自己沒做的事,而不是已經做完的事。

🚀 立即行動:來「欺騙」你的大腦吧!

今天就試試「5分鐘騙子法」,做一件你一直拖延的事(例如:打開那封不敢看的帳單)。

然後,來留言區告訴我們——

📝 你的大腦今天編了什麼理由?

🎭 這個理由扯淡的程度能拿奧斯卡嗎?

趕快來挑戰,看看你的大腦到底有多會「自圓其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尼爾森的沙龍
34會員
407內容數
歡迎來到尼爾森的沙龍,在人生的某個岔路口,來這裡坐一下。
尼爾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我用硬幣過日子一個月後才明白:我們不是不會選,而是不敢承認內心的偏好。
Thumbnail
2025/04/29
我用硬幣過日子一個月後才明白:我們不是不會選,而是不敢承認內心的偏好。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都曾以為努力就會有回報、感情能靠誠意打動,卻忽略了現實根本不照劇本走。這篇文章分享三個練習,幫你從「偶像劇腦」切換到「紀錄片視角」,減少受挫感,更真實面對人生。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都曾以為努力就會有回報、感情能靠誠意打動,卻忽略了現實根本不照劇本走。這篇文章分享三個練習,幫你從「偶像劇腦」切換到「紀錄片視角」,減少受挫感,更真實面對人生。
Thumbnail
2025/04/21
有時候,改變從「少說一句、多做一步」開始。你願意為孩子先做出改變嗎?
Thumbnail
2025/04/21
有時候,改變從「少說一句、多做一步」開始。你願意為孩子先做出改變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走出房間,不僅僅是物理行為,更是走出自我中心視角,與宇宙能量連接的開始。
Thumbnail
走出房間,不僅僅是物理行為,更是走出自我中心視角,與宇宙能量連接的開始。
Thumbnail
要有清醒的腦袋,去思考。 要有不要臉的勇氣才可能成功。 所以流失的機會我要很努力的去找尋其他方法。 儘管此時此刻的我很痛苦、壓力爆棚,我還是想活下去。
Thumbnail
要有清醒的腦袋,去思考。 要有不要臉的勇氣才可能成功。 所以流失的機會我要很努力的去找尋其他方法。 儘管此時此刻的我很痛苦、壓力爆棚,我還是想活下去。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其實值得做的事,應該是運動或是寫作這種沒人叫自己做,卻願意去做的事情上。換言之,在本能的驅使下,諸如運動和寫作這一些事自然敵不過本能,即使自己知道這兩件事其實對自己比較有益,也沒有用。必須要是自己主動去嘗試了,去體會其中的好處,才有可能持續下去。反倒是,那些出自於本能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其實值得做的事,應該是運動或是寫作這種沒人叫自己做,卻願意去做的事情上。換言之,在本能的驅使下,諸如運動和寫作這一些事自然敵不過本能,即使自己知道這兩件事其實對自己比較有益,也沒有用。必須要是自己主動去嘗試了,去體會其中的好處,才有可能持續下去。反倒是,那些出自於本能的
Thumbnail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用幾分鐘時間,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 本日提問:透過想想自己不想要的後果,恐嚇自己開始行動有效嗎? 今天所閱讀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些破碎,想不出要分享些什麼,於是便想跟大家聊
Thumbnail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用幾分鐘時間,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 本日提問:透過想想自己不想要的後果,恐嚇自己開始行動有效嗎? 今天所閱讀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些破碎,想不出要分享些什麼,於是便想跟大家聊
Thumbnail
4年前我曾經讀過這本書,而這次閱讀新修版的動力不同於上次的心態,抱持的想法並非是自己有拖延、逃避的問題,而是自己在工作跟處理創作、閱讀跟學習上,難免會遇到沒有動力、不想往前進的停滯期,所以便想藉此來複習順道檢視是否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4年前我曾經讀過這本書,而這次閱讀新修版的動力不同於上次的心態,抱持的想法並非是自己有拖延、逃避的問題,而是自己在工作跟處理創作、閱讀跟學習上,難免會遇到沒有動力、不想往前進的停滯期,所以便想藉此來複習順道檢視是否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一個人的成就歸功於練心
Thumbnail
一個人的成就歸功於練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