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二十一) 拜鬻香長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二十一參.拜鬻香長者

修行法門:調和一切香法

鬻香長者,梵文 Utpalabhūti,又稱青蓮華香長者、優鉢羅華香長者。善財至廣大國,參詣鬻香長者,鬻香為其解說「調和一切香法」。

善財童子 拜鬻香長者

善財童子 拜鬻香長者

摘自《華嚴經.入法界品》

第二十一參.拜鬻香長者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因善知識教,不顧身命,不著財寶,不樂人眾,不耽五欲,不戀眷屬,不重王位;唯願化度一切眾生,唯願嚴淨諸佛國土,唯願供養一切諸佛,唯願證知諸法實性,唯願修集一切菩薩大功德海,唯願修行一切功德終無退轉,唯願恆於一切劫中以大願力修菩薩行,唯願普入一切諸佛眾會道場,唯願入一三昧門普現一切三昧門自在神力,唯願於佛一毛孔中見一切佛心無厭足,唯願得一切法智慧光明能持一切諸佛法藏,專求此等一切諸佛菩薩功德。

漸次遊行,至廣大國,詣長者所,頂禮其足,遶無量匝,合掌而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求一切佛平等智慧,欲滿一切佛無量大願,欲淨一切佛最上色身,欲見一切佛清淨法身,欲知一切佛廣大智身,欲淨治一切菩薩諸行,欲照明一切菩薩三昧,欲安住一切菩薩總持,欲除滅一切所有障礙,欲遊行一切十方世界,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而能出生一切智智?」

長者告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我善別知一切諸香,亦知調合一切香法,所謂:一切香、一切燒香、一切塗香、一切末香。亦知如是一切香王所出之處,又善了知天香、龍香、夜叉香,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所有諸香。

「又善別知治諸病香、斷諸惡香、生歡喜香、增煩惱香、滅煩惱香、令於有為生樂著香、令於有為生厭離香、捨諸憍逸香、發心念佛香、證解法門香、聖所受用香、一切菩薩差別香、一切菩薩地位香,如是等香,形相生起、出現成就、清淨安隱、方便境界、威德業用及以根本,如是一切我皆了達。

「善男子!人間有香,名曰:象藏,因龍鬥生。若燒一丸,即起大香雲彌覆王都,於七日中雨細香雨。若著身者,身則金色;若著衣服、宮殿、樓閣,亦皆金色。若因風吹入宮殿中,眾生嗅者,七日七夜,歡喜充滿,身心快樂,無有諸病,不相侵害,離諸憂苦,不驚不怖,不亂不恚,慈心相向,志意清淨。我知是已而為說法,令其決定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摩羅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頭;若以塗身,設入火坑,火不能燒。
「善男子!海中有香,名:無能勝;若以塗鼓及諸螺貝,其聲發時,一切敵軍皆自退散。
「善男子!阿那婆達多池邊出沈水香,名:蓮華藏,其香一丸如麻子大;若以燒之,香氣普熏閻浮提界,眾生聞者,離一切罪,戒品清淨。
「善男子!雪山有香,名:阿盧那;若有眾生嗅此香者,其心決定離諸染著,我為說法莫不皆得離垢三昧。
「善男子!羅剎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為轉輪王用;若燒一丸而以熏之,王及四軍皆騰虛空。
「善男子!善法天中有香,名:淨莊嚴;若燒一丸而以熏之,普使諸天心念於佛。
「善男子!須夜摩天有香,名:淨藏;若燒一丸而以熏之,夜摩天眾,莫不雲集彼天王所,而共聽法。
「善男子!兜率天中有香,名:先陀婆;於一生所繫菩薩座前燒其一丸,興大香雲遍覆法界,普雨一切諸供養具,供養一切諸佛菩薩。
「善男子!善變化天有香,名曰:奪意;若燒一丸,於七日中,普雨一切諸莊嚴具。

「善男子!我唯知此調和香法。如諸菩薩摩訶薩,遠離一切諸惡習氣,不染世欲,永斷煩惱眾魔羂索,超諸有趣,以智慧香而自莊嚴,於諸世間皆無染著,具足成就無所著戒,淨無著智,行無著境,於一切處悉無有著,其心平等,無著無依;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說其功德?顯其所有清淨戒門?示其所作無過失業?辨其離染身、語、意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樓閣;中有船師,名:婆施羅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遶無量匝,慇懃瞻仰,辭退而去。

續… (第二十二參) 拜婆施羅船師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淨業三福.修行的基礎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念相應一念佛
20會員
439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一念相應一念佛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