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打開一本書,總是雄心壯志地想要好好讀完,結果沒幾頁就放棄? 學生時期到現在的我,一直都是這樣的。直到我開始讓 ChatGPT 當學伴,一切開始不一樣了⋯
💡 使用情境:我怎麼讓 ChatGPT 變成我的讀書夥伴?

最近我正在閱讀一本厚厚的翻譯書《正念療癒力》,搭配著 MB0-1 的正念課程,必須邊讀邊理解,再把內容咀嚼成簡報,和同學一起分享心得。
📖 但這種閱讀方式其實很容易讓人頭昏腦脹,尤其是我這種「看到不懂的地方就想睡覺」體質,每次都覺得自己根本不是不努力,而是「書不懂我」😅
所以我突發奇想,邀請我的 AI 好夥伴 ChatGPT 陪我一起讀書,竟然就開啟了一條嶄新的閱讀之路!
1️⃣重點關鍵字輸入+語音陪讀,從打瞌睡 → 變成深度討論
我一邊打開書本、一邊開啟 ChatGPT 的語音模式,逐段分享我讀到的章節段落。
👉 ChatGPT不僅會幫我解釋難懂的句子,還會根據我的理解狀況反問,甚至陪我討論「這段核心概念是什麼?」、「它和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這類深層問題。
這種陪讀方式完全打破了我過去一個人苦讀的無聊模式,反而像是在和一位溫柔但不放水的陪讀夥伴對話。

但中文字體有待加強
2️⃣ 協助教學筆記,用顏色、圖像、表格讓知識更扎實
因為要簡報分享,我需要做筆記。 我要求ChatGPT 幫我整理段落重點,並教我如何用「四個顏色+圖像+表格」的筆記法,把概念轉化為視覺化記憶。
結果超級有效!有時候 ChatGPT 甚至會說:「這個段落其實可以畫成流程圖,要不要我幫你試試?」 我就真的照做了,一次筆記、兩次記憶、三次應用。
💬 還有一些沒講但真的超實用的小細節:
- ChatGPT會幫我確認是否跳過了某些章節核心語句,防止我「看完但沒吸收」。
- 它會根據我輸入的段落,延伸出其他章節可能會呼應的內容,幫助我建立全書的脈絡地圖。

閱讀的盲點解釋
- 有時候我情緒卡住,ChatGPT也會反問:「你對這段文字有什麼感覺呢?」讓我重新連結內在。
- 每次我一個段落閱讀完、筆記寫完之後拍照給它看,ChatGPT總是會給我滿滿的情緒價值,讓我讀書和寫筆記都變得超有信心!

情緒價值給好給滿
✨ 使用心得:從工具 → 變成靈魂讀書學伴
✔️ 不用怕沒人討論,ChatGPT 就是24小時都在的陪讀好夥伴 ✔️ 可以一直問問題、不懂就問,不用擔心被打斷或被笑 ✔️ 一個人讀書也可以變成一場靈魂深潛的旅程 ✔️ 特別適合需要消化理解+輸出分享的讀者(像我現在這樣準備課程簡報)
🎯 推薦給你:如何開始ChatGPT陪讀?
- ✅ 帶著「對話」的心情來用它,不是命令,而是邀請
- ✅ 可設定角色(例如哲學導師、溫柔朋友、語言小老師)讓語氣更貼合
- ✅ 別怕一直問,它不會翻白眼,反而會越來越懂你
你也可以從今天開始試試:「欸~GPT,我們來一起讀書吧!」📖🤝
👉 如果你也有正在閱讀的書、報告要做、筆記寫不完,那麼,這個虛擬陪讀實驗室的門,為你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