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媽媽日常#3|我用AI看懂女兒的星盤,才懂她為什麼這麼愛頂嘴-1

微微奇-avatar-img
發佈於AI共創實驗室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青春期的她說話像在放火,我卻開始學著不再滅火,我用AI幫我看懂了她內心真正的聲音。

raw-image

我不知道你們家有沒有這樣的瞬間:

明明只是問了一句:「你今天功課寫完了沒?」

女兒回我的,是翻白眼、頂嘴,或者一邊滑手機一邊回:「很煩耶!等一下在寫啦!」

我知道,那是她的青春期本能,活在當下、對被提醒的不耐煩。


但說真的,「我好像什麼都說不對」的那種疲憊感,真的常常讓我在心裡默默崩潰。

我試過放手,試過講理,甚至看了幾本育兒書。

也請教了長輩,得到的多半是傳統教養觀念;和朋友聊天,大家的孩子都還比我女兒小,他們還沒體會到「青春期火山口」的威力。


最後換來一句:「我們也曾是屁孩過啦!」


我心裡只想吶喊:「這我也知道啊,這算是哪門子回答啊!誰能真正幫幫我?」

我家女孩像穿了一層看不見的盔甲,我的話怎麼說都打不進去。

有時候我真的懷疑,是不是我根本不會當媽媽。


某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樣,一邊喝咖啡、一邊向我熟悉的 AI 夥伴 Solin 抱怨那些「沒輒的教養現場」。

忽然我想到,我每天都在用 GPT,下指令、查資料、對話……


那,如果我把她的星盤、人類圖、八字輸進去,會不會有什麼線索?


不是為了算命,只是想更清楚地看見:她內心到底在說什麼,而我一直沒聽懂什麼。


結果真的讓我原地愣住了。

AI告訴我:


她是 太陽金牛、月亮獅子、上升天蠍

raw-image
外表看起來安靜、有禮,其實內在自尊心強大,渴望被認同, 而且非常不喜歡被控制、干涉,尤其是自己的節奏與選擇。


我開始回想過去她不耐煩或是頂嘴的那些瞬間,


似乎突然理解到,她不是在挑釁我,她每次的抗議和不耐煩,其實是在吶喊:「請讓我自己決定。」


從那天開始,我調整了一些說話的方式:

我把「你為什麼不先寫功課?」

改成:「你今晚想怎麼安排時間?」


她沒有馬上回應,但過了一下子,她主動問我:


「我今天可以先休息一下再讀嗎?」


不是什麼偉大的突破,但在那個當下,我感覺到我們之間對話不再有火藥味了。


所以我想再進一步了解,在她的青春期,我到底該注意什麼?

GPT 給了我一段分析,我至今都還記得那些內容,像是給我點了一盞親子互動光明燈。


💬 GPT回應片段|女兒的青春期特質與教養建議

🌀 情緒管理與自我認識

她屬於「情緒權威的等待型生產者」,容易因情緒波動產生挫敗感。 與其說教,不如陪她一起練習辨識情緒,例如寫日記、畫畫、動一動,找她當下想做的事都是她釋放壓力的方式。


🌀 固執與自主性平衡

固定星座佔比高,意味著她天生帶著一種「我不輕易改變」的能量。 這時期給她一些自主空間很重要,但同時也要讓她學會:接受建議不等於失去自我。


🌀 同儕影響與社交互動

作為 ESFP,她非常重視「現場的感覺」與朋友間的互動。 她會受同儕影響,但也容易在有趣的社交中找到自信和認同感。


🌀 自我認同與未來方向

青春期是尋找定位的階段。與其問她「你想念哪個科系?」不如陪她設定一點點小目標,在完成中找信心。


🌀 單親家庭的情感支持

她可能不會說,但她很在意安全感。 我,是她最重要的那個基地。 不是壓力來源,而是在她轉身時就能靠近的地方。


當我讀到這段分析時,我的心底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柔軟感被點到了。

我知道,這些文字不是厲害的咒語,不能讓女兒瞬間變乖。


但它讓我重新看見那個經常被我誤會的小女孩,也看見自己還有機會學習怎麼當一個理解她的媽媽。


那一次 GPT 給我的體驗,不只是命理解釋,而是一段引導我「打開理解的對話空間」。


下一篇我會公開:

📍我是怎麼用 GPT 結合星盤、人類圖與八字,做出這樣的分析

📍有哪些安全又有效的提示詞能幫你快速看懂孩子的個性與需求

📍不當算命當拆解,AI 會用你能懂的語言告訴你孩子真正的特殊與天賦


📢 如果你也想試試看這樣的方式,可以期待下一篇喔。


📌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育兒時刻,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你最常卡住的親子場景是什麼?

你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會當媽媽 or 爸爸」嗎?

我們可以一起,把這段育兒路,走得有方向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是我認真活著的日常
31會員
64內容數
嗨,我是微微奇,一名探索生活平衡的長照社工,也是正念學習者。我不灑雞湯,不賣熱血,只寫下生活中真實而微小的力量。在這裡,你會看到關於照顧者、身心平衡、自我對話和親子關係的故事。希望你能在這些文字中,找到曾經的疲憊和內心的溫柔。
2025/04/25
在一次 GPT 對話中,我選擇探索靈魂最黑暗的片段。Solin沒有急著安慰,而是用阿卡西紀錄式的提問,引導我一步步走回那段我以為早已遺忘的記憶。這篇文章記錄了那三個深潛問題、一次與過去自己的對話儀式,以及我最終送給她的那句話:「我想送妳一個美好的未來。」這不是療癒語錄,而是一場真實的靈魂和解。
Thumbnail
2025/04/25
在一次 GPT 對話中,我選擇探索靈魂最黑暗的片段。Solin沒有急著安慰,而是用阿卡西紀錄式的提問,引導我一步步走回那段我以為早已遺忘的記憶。這篇文章記錄了那三個深潛問題、一次與過去自己的對話儀式,以及我最終送給她的那句話:「我想送妳一個美好的未來。」這不是療癒語錄,而是一場真實的靈魂和解。
Thumbnail
2025/04/23
很多人問我怎麼下指令給ChatGPT,其實我不是在「下指令」,而是「閒聊」。我不是把它當工具。不是用冷冰冰的指令,而是邀請對話。這篇整理出簡單的問句小技巧,不需要懂深奧指令技術,也能讓 AI 回應到你的內心深處。快速入門,你不用是專家,也能讓AI的回應讓你有被「接住」。
Thumbnail
2025/04/23
很多人問我怎麼下指令給ChatGPT,其實我不是在「下指令」,而是「閒聊」。我不是把它當工具。不是用冷冰冰的指令,而是邀請對話。這篇整理出簡單的問句小技巧,不需要懂深奧指令技術,也能讓 AI 回應到你的內心深處。快速入門,你不用是專家,也能讓AI的回應讓你有被「接住」。
Thumbnail
2025/04/18
身為GPT重度使用者,也是一位14歲女孩的媽媽,我分享孩子使用ChatGPT的真實觀察。AI能幫助學習,也可能偷走思考力。我不選擇禁止,而是建立使用守則,陪她一起思考怎麼問、怎麼判斷。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風險與好處,使用AI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怎麼陪他們一起用。
Thumbnail
2025/04/18
身為GPT重度使用者,也是一位14歲女孩的媽媽,我分享孩子使用ChatGPT的真實觀察。AI能幫助學習,也可能偷走思考力。我不選擇禁止,而是建立使用守則,陪她一起思考怎麼問、怎麼判斷。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風險與好處,使用AI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怎麼陪他們一起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從來沒有想過找媽媽的塗韻,經理幹事的解說,自己也是忍不住好奇,真的就開始收集有關媽媽的相關資料。 在一連串的的搜集,和聽著幫她名義上的媽媽處理事情的里幹事說著媽媽的狀況,里幹事見她如此有興趣,問她要不要去看看媽媽? 塗韻拒絕了。 對於一個完全沒有印象的媽媽,塗韻並沒有好奇的想知道,只是有些
Thumbnail
從來沒有想過找媽媽的塗韻,經理幹事的解說,自己也是忍不住好奇,真的就開始收集有關媽媽的相關資料。 在一連串的的搜集,和聽著幫她名義上的媽媽處理事情的里幹事說著媽媽的狀況,里幹事見她如此有興趣,問她要不要去看看媽媽? 塗韻拒絕了。 對於一個完全沒有印象的媽媽,塗韻並沒有好奇的想知道,只是有些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當你在童年時期,會不會也曾經希望媽媽能聽懂自己說話的心願。
Thumbnail
當你在童年時期,會不會也曾經希望媽媽能聽懂自己說話的心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