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拷問
自從我出社會後,不論回到家、接到朋友來電或是與好友相約聚餐,我聽到的第一句話不外乎: 「你今天有上班嗎?」 或 「你有在上班嗎?」
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 絕對不是因為我都在耍廢。對,真的沒有。熟悉藍白拖的朋友想必知道我從大學就對金融市場深感興趣,課外時間幾乎都花在研究投資上。就業前這似乎沒什麼問題,但當我跨入金融業問題就來了。不論是否在上班時間我都很有可能盯著股市看,下午與晚上也可能在看夜盤期貨與財經資訊。這造成一個詭異的現象,不論我當時有沒有在上班似乎都在做差不多的事! 也正因為這樣模糊了上班與下班的邊界,當然我絲毫沒有自己在無限加班的感覺。
在賭場上班的日子
大學畢業後我入職富邦證券正式成為金融從業人員,我想我應該是少數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工作來做的人。大學期間我累積了許多金融的專業知識,但再怎麼鑽研也僅止於以一個投資人的身份學習。在證券商上班對我來說,就像本來只能坐著等上菜現在可以去廚房看大廚表演! 營業員的工作不僅是跟股票有關,從開戶開始到後續各種事務都是以前身為客戶所看不到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這些事的存在!
我在2018年加入富邦證券,剛好見證網路下單突破70%的歷史。當時的工作內容不外乎接聽客戶電話、依照指示下單,收盤後核對帳目並提醒隔天交割款還沒存入的客戶。除了股票買賣之外,工作內容也包含了各種金融商品的銷售。大學時每當有新的金融商品出現我就會抱持「秋煎」(台語手賤)的心態想去操作看看,進入證券商才發現原來早在我試玩這些商品之前,證券商就會請專業的講師幫營業員上課,讓營業員率先知道新商品的運作模式與架構。我從當賭客搶先下注新賭局,到成為荷官在開賭前便能看透一切。
回歸賭客的日子
在富邦的日子我認識了一位大戶,最終我離開了熱愛的賭場來到這位客戶的公司上班。我又從荷官回歸賭客的身份,幫這位客戶的公司做投資規劃與操作。公司能操作的資金自然是比我自己的口袋深很多,於是我可以做到許多一般投資人無法交易的特殊商品! 雖然說是回歸賭客,但當時的我可不是一般賭徒,我可是進入VVIP賭桌的大賭徒!
在公司幫法人交易的日子裡,我眼界開闊了不少。除了交易特殊商品的經驗之外,對於一間公司如何看待手裡的現金,投資的追求與心態都與一般投資人截然不同。絕大部份的投資人礙於人生規畫裡的資金缺口而將當下手裡有的現金投入金融市場,希望些資金在股市裡打滾幾圈後可以成為日後的生活保障或提供資金來源。企業的經營往往涉及與銀行借貸,企業同樣手握現金,但投資的考量是去評價金融市場能賺到的錢跟繳納銀行貸款的利息哪個比較多。同樣一筆資金在市場賺到的錢,若比提前還清貸款省下的利息還多,自然是先投資後還款。反之股市動盪風險極高時,選擇提前還清貸款省下利息錢就是明智之舉。
當大賭徒可以接觸到我不曾交易過的金融商品,對於大戶與法人投資的心態也能更透徹的了解。然而一人部門的作業模式略顯枯燥,我開始懷念在證券商與左右同事聊股票寮市場的日子。除了沒人討論行情之外,少了金融業第一線的執業環境與教育訓練,讓我覺得自己對市場的敏感度似乎開始下滑。就這樣,我又回到證券商了!
當營業員的藍白拖想幹嘛?
身為營業員在股市的第一線,天天看著台股近兩千檔股票起起落落。當營業員的我當然是在下單囉! 當營業員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開了上帝視角,可以看到客戶每一筆交易的買賣時間與價位。看得到交易的資訊便能揣測下單的心態,甚至能跟願意聊的客戶一起討論行情與交易策略。回到證券商我希望能夠透過營業員的身分結交更多對投資市場有興趣的朋友,不論是股癌末期患者還是投資市場新手,每個人都有自己對金融市場的看法。這些對市場的不同看法往往能帶來許多啟發,甚至可以因此開展出新的交易策略。
如果你是三日不成交則面目可憎的重度交易者,如果你剛開始接觸金融市場,甚至是才剛開始學習投資還沒交易過,都歡迎你跟我一起沉浸在變化莫測又充滿驚喜的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