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你一心想做出一份完美的報告,但總覺得哪裡還可以再好一點,於是一直改、一直改,改到半夜三點,卻還是不滿意。或是明明早就知道那段關係對彼此都不好,卻因為一句「再試試看」,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拖回情緒的漩渦。又或者,只是不小心在社群上發了一張不夠好看的照片,心裡卻掛念了好幾天,總覺得大家是不是在背後悄悄評論?
這些,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執念」。
執念,為什麼會讓人那麼累?
執念不等於堅持。堅持是一種向前走的力量,但執念,常常是一種停不下來的糾結。我們執著的,可能是一段關係的結局、一個不甘心的過去、一份無法實現的夢想,甚至只是別人一句話帶來的誤解。
你知道嗎?
很多時候讓我們覺得「卡住了」的,不是眼前的困難,而是我們對某件事「應該怎樣」的想像。
當你相信自己「一定要成功」、「一定要被認同」、「一定不能失敗」,這些「一定」就成了你背上的沉重行囊。
放下,不是放棄;而是重新出發
放下執念,不是叫你變得冷漠、沒夢想、沒追求。而是你願意把那種「非得如此不可」的執著,慢慢鬆開。
就像登山的時候,你背著過重的裝備,是走不遠的;反而輕裝上陣,你才能呼吸、才能抬頭看風景。
曾經有位朋友,工作壓力很大,因為她總覺得自己「一定要做到主管眼中最棒的那個人」。她拼命加班、什麼都接、從不拒絕,最後身心俱疲,卻還覺得「不夠好」。直到有一次,她說:「我只是想被看見、被認可,可是,我是不是也該先學會自己看見自己?」這句話讓我很有感。
當我們願意放下那個「別人眼中的我應該是怎樣」,我們才有可能遇見真正的自己。
試試看,放下一點點
如果你也常被執念卡住,不妨從這幾件小事開始練習:
一週挑一天,不加班、不滑手機,只好好地與自己相處。
對自己說:「這次沒做好沒關係,我還會有下一次。」
當想要控制事情的衝動出現時,深呼吸三次,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又在抓太緊了?」
最後想說:人生很多時候就像水杯,抓得太緊只會灑出來。放鬆一點,水還在杯子裡,你也不會那麼累。
「放下執念,你會感到輕鬆自在。」
那是一種溫柔的自由,是你對生活最好的禮物。
別忘了,你值得過一個不再拚命證明什麼的人生。
「真正的自由,不是得到所有你想要的,而是學會放下那些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