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當我也被手機操控:從焦慮到覺察的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為什麼我開始閱讀這本書?

閱讀這本書的起點,其實來自一種隱隱的不安。身為成年人,我不至於沉迷社交媒體,但仍能清晰感受到它在不知不覺中吞噬了我的時間、注意力與精神空間。那種「滑到一個段落時,心中浮現的空虛與焦躁感」成了日常的熟悉感受。

特別是獨處的時候,螢幕似乎總是最方便的陪伴。但也正因如此,我開始意識到:我其實並沒有「真正地在獨處」。我只是用數位聲響填滿寂靜,試圖逃避與自己真實相處的時間。

raw-image



二、 我那幸運而自由的童年

我成長於一個相對放手的家庭。九歲那年,我提出想自己上下學,父母欣然同意。從補習班到興趣班、從課外活動到與朋友相聚,我大多數行程都是獨立完成的——即使那時我手中沒有手機。

到了初中(2012年起)我才擁有自己的手機,但使用範圍大多侷限於通訊軟體和影音平台。Instagram帳號是等我考完香港文憑試之後才開的,當時只是覺得或許需要它來維繫友情。回想起來,我是進入成年階段後才真正開始使用社群媒體,雖然也經歷過一些數位焦慮的階段,但至少我擁有獨立思考與調整的能力。

父母從未主動提供指導(畢竟他們也幾乎不使用社群媒體),我就這樣跌跌撞撞地摸索出一套對自己較為合適的使用方式。

也許正是因為擁有過那段自由自在的成長時光,才讓我在面對現今孩子們「被保護得滴水不漏」的現實時,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窒息——去樂園要定位、出門要報備,活動前後都要即時回報。

我理解這背後與治安、社會氛圍有關,但也忍不住想問:我們是否高估了風險的恐怖,卻低估了孩子的生存能力?

也正因為曾經自由過,我才能在考完文憑試的第二天,毫不猶豫地背起背包獨自前往日本旅行;才能在大三時一人赴歐洲當交換生;也才能在畢業後搬到陌生城市,開始全新的生活。


raw-image




三、社交媒體:內向者的天堂,還是虛無的幻境?

身為一個偏內向的人,我不否認社交媒體的便利與溫柔。它讓我能輕鬆維繫人際關係,不必應酬、不必即時回覆;也曾在我低潮時,透過某些善意的社群獲得慰藉。

但漸漸地,我發現這些關係是脆弱的。少了實際的共處與共同經歷,它們更像是美麗的泡泡——輕盈、透明,卻終將破裂。

我是一個能自我察覺的成人,尚且如此。那麼,那些尚未建立自我認同的青少年,又該如何自處?


四、作為未來的父母,我該準備些什麼?

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有一天我成為父母,我希望自己如何與孩子共同面對這個數位世界?

我不認為「全面禁止孩子使用科技」是可行的答案。數位已是現實的一部分,潑出去的水不可能收回,與其禁止,不如陪伴。

我希望自己能成為「園丁型家長」:不是設計孩子的模樣,而是給予適當的空間與環境,讓他自然成長;不是把孩子塑造成完美作品,而是在他困惑時給他一盞燈、在他想飛時給他一片天空。

教育不是製造,而是陪伴;文化不是複製,而是浸潤。我也希望未來能與朋友們建立一個共同育兒的社群——不管是讀書會、親子共學團,還是偶爾一起吃飯聊天的溫馨空間,讓孩子們學會如何成為有禮貌、有界線,也保有好奇心的人。


raw-image



結語|在數位洪流中,守住自己

我們所處的時代,提供太多逃避選項——一有不適就能退出,一遇尷尬就能封鎖。久而久之,我們忘了,關係需要經營、自我需要覺察。

幸運的是,我還能意識到這些問題;更幸運的是,我願意練習,讓自己暫時離開螢幕,回到當下。

因為我知道,在這場與數位焦慮的對抗中,最值得守護的,就是那個不想失去自己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麻生活著呀
1會員
20內容數
自我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今年初以來,我的網路同溫層內容開始出現許多關於靈性成長、自我探索類的文章,由於自己還滿喜歡這一類的內容,於是也逐漸受到影響,會開始觀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發生的事件、問題裡,會去向自己發問,並向內尋求解答。 但在一連串的反思自省的過程中,的確有意識到自己的黑暗面,比方懦弱、恐懼、不自信、忌妒、不安
Thumbnail
今年初以來,我的網路同溫層內容開始出現許多關於靈性成長、自我探索類的文章,由於自己還滿喜歡這一類的內容,於是也逐漸受到影響,會開始觀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發生的事件、問題裡,會去向自己發問,並向內尋求解答。 但在一連串的反思自省的過程中,的確有意識到自己的黑暗面,比方懦弱、恐懼、不自信、忌妒、不安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探討作者在自媒體平臺上經營的過程中,獲得粉絲數暴增後卻陷入情緒低潮的經歷。作者通過調整心態、專注服務於忠實粉絲、認清網路與現實的差異、明確自身目標等方法,來克服在網路平臺上的情緒波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探討作者在自媒體平臺上經營的過程中,獲得粉絲數暴增後卻陷入情緒低潮的經歷。作者通過調整心態、專注服務於忠實粉絲、認清網路與現實的差異、明確自身目標等方法,來克服在網路平臺上的情緒波動。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