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員在向上管理高爾夫課程結束後給我寫信,說他覺得自己不會講話是個硬傷,很羨慕可以侃侃而談的同事,在課堂上不敢爭取和我互動練習,在工作上他也同樣如此退縮,所以不敢去找上司溝通交流,他深知這是自己的硬傷,問我可以怎麼處理。
以下內容是我給的回饋與建議:
某某同學你好,很高興你能夠寫信給我,希望我的回應對你有所幫助。
我對你上課的印象就是你的態度非常好,擔任小組長時總能聽取組員的討論,然後做出最佳的選擇,這是你們小組後來拿到冠軍的原因,也記得課堂上我兩次邀請你們隊伍上台演練,你都讓賢給其他隊的人,現在想想很是可惜,如果能多次看到您的演練,我對回應你的提問,會更有把握。
向上溝通的關鍵從來不是口若懸河言詞流利,它的重點應該是「增進瞭解、增進關係、達成共識」,而要做到這三點,我想傾聽和回應更為重要,跟您分享積極性傾聽的四步驟:
1.傾聽:重視對方的發言,在肢體與神態上都尊重在乎對方,這一點你上課時做得很好。
2.複述:主動複述對方說話的重點,這可以讓對方有被重視的感受。
3.確認:跟對方確認你的複述是否正確。
4.提問:詢問對方的期待或你還不清楚之處,然後再進入傾聽的狀態。
除了積極性傾聽之外,良好的表達也會影響向上溝通的效果,所以,跟上司呈現構想或方案時,最好能把握”重說三次”的原則:
1.重:重點先講,先講重點方便對方接下來的聆聽,也更能聚焦表達。
2.說:說明解釋,說明為何你認為這是重點。
3.三:指得是先想好三種方案或支持你重點的三個例子。
4.次:再次強調重點,加深印象。
如果能照著上面的「聽」和「說」練習,那麼你和上司的關係就會越來越近,也能治癒你的硬傷。
此外,和上司溝通交流時,還要注意TOP(Time、Place、Occasion,時間、地點、場合)分寸的拿捏:
1.Time: 及時不如待時,最好能與上司事先約定好時間,以免不能令上司有出其不意的感受。
2.Occasion:要投其所好而好之,別一頭熱,弄不好可是熱臉貼上司的屁股。如果不知道這場合是否妥當,不妨先拋出問題或論點的一部份,察言觀色。
3.Place:需深入對話的事情,就要找個不被打擾的地方;別在大庭廣眾和上司談敏感性的問題。
你肯定是個有領導能力的人,這也是眾人選你當組長的原因,真正的領導者覺察到自己的弱項時,會馬上採取行動去改善去實踐。
老子在道德經第五章說:「言多數窮,不如守中。」意思是話說的太多,大多會走到窘境,還不如把握適中的原則。所以,你不必羨慕那些侃侃而談的人,反倒是要多多的練習四個步驟的積極性傾聽、”重說三次”的表達技巧以及拿捏好TOP的分寸,那麼你和上司的關係就會越來越近,你的硬傷也能很快的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