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網路上罵別人、和別人筆戰,我要怎麼教小孩?

孩子在網路上罵別人、和別人筆戰,我要怎麼教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孩子在網路上罵別人、和別人筆戰,我要怎麼教小孩?

你可能偶然看到孩子在遊戲聊天室、社群媒體留言區,用著激烈、攻擊性的字眼批評、謾罵別人。

或者接到其他家長、甚至老師的通知,說你的孩子在網路上與人發生衝突、進行「筆戰」。

當你詢問孩子時,他可能會理直氣壯地說:「是他先惹我的啊!」、「網路上大家不都這樣說話?」、「我只是看不慣他說的話,糾正他而已!」、「開玩笑不行喔?」

他似乎不覺得在網路上用尖銳的言詞攻擊他人有什麼大不了,甚至可能覺得自己很「有道理」或很「厲害」。

網路世界的匿名戰爭,是否也蔓延到你的家庭中?

孩子在網路上用言語攻擊他人、或是習慣性地與人筆戰,這不僅僅是「打打嘴砲」而已。

它可能構成網路霸凌、散播負面情緒、嚴重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影響孩子自身的品格與處理衝突的方式。

網路言論的擴散速度與永久性,更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我兒子在遊戲裡罵人罵得超難聽,我看到都嚇一跳!」

「我女兒很愛在網路上跟人家吵架,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戰起來。」

面對孩子化身「鍵盤俠」的行為,我們該如何引導,才能幫助他建立健康的網路社交禮儀,學會尊重他人,並用更具建設性的方式來溝通與處理歧見呢?


▌孩子「為了什麼」在網路上輕易開戰?

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可以先試著理解孩子在網路上容易攻擊、筆戰行為背後的「目的」(為了什麼),而不只是禁止他上網或刪留言。

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才能更有效地對症下藥,引導他們發展出更健康的線上互動模式。

⚠️ 缺乏同理,輕忽「螢幕後是真人」的事實

網路的匿名性和距離感,容易讓人忘記螢幕的另一端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受的真人。孩子可能因為看不到對方的表情、聽不到語氣,而輕忽了自己言語的殺傷力。

⚠️ 追求認同,在網路世界刷「存在感」或「地位」

在某些網路社群或遊戲中,激烈的言詞、強勢的態度,可能被視為「有個性」、「厲害」的表現。孩子可能藉由攻擊或筆戰,來獲得同儕的關注、點讚,或在虛擬世界中建立自己的地位。

⚠️ 情緒上頭,衝動留言忘了「停看聽」

網路溝通的快速性,容易讓人省略思考、衝動回應。孩子可能因為當下的生氣、挫折或被誤解,就立刻用攻擊性的語言反擊,缺乏現實生活中應有的「停、看、聽」緩衝。

⚠️ 模仿學習到的「網路戰鬥」模式

孩子可能在網路上觀察到許多充滿攻擊、謾罵、嘲諷的言論(來自網紅、實況主、或其他網友),並模仿了這種「戰鬥」的互動模式,誤以為這就是網路世界的常態。

⚠️ 藉匿名壯膽,宣洩現實中的壓力或不滿

網路提供了一個相對匿名的空間,孩子可能將現實生活中不敢表達的憤怒、挫折或自卑感,透過攻擊他人來宣洩。躲在螢幕後面,讓他感覺更「安全」、更大膽。


▌綠豆爸這樣教小孩

✅ 冷靜對話,釐清事實與「網路足跡」

發現狀況時,先保持冷靜,避免立刻指責。

找個適當的時間,私下和孩子好好談談。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他為什麼這麼生氣、為什麼選擇用這種方式回應。

如果可能,可以和他一起看看相關的留言或對話紀錄,並提醒他「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網路言論是有紀錄且可能被散播的。

✅ 重建同理心:想像螢幕對面的「真人感受」

這是最核心的引導。不斷地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如果有人在網路上這樣罵你,你會有什麼感覺?」、「你覺得對方看到你這樣寫,他可能會有多難過/生氣?」幫助孩子將冰冷的文字與真實的人類情感連結起來。

✅ 建立網路禮儀與「停看聽」原則

和孩子明確討論基本的「網路禮儀」:尊重他人、使用禮貌語言、不散播謠言、不惡意攻擊。

並教導他一個重要的「停看聽」原則:在網路上回應(尤其是有情緒時)前,先「停止」打字,想想「看」這樣說是否恰當、會有什麼後果,再「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決定要不要發送,或如何修改。

✅ 教導建設性的「線上溝通」與「離線」技巧

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在網路上進行有建設性的溝通。例如:如何表達不同意見,但使用「我訊息」而非人身攻擊(「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因為我覺得⋯⋯」而不是「你根本是白癡」);如何提出質疑而非謾罵;以及最重要的——辨識何時該「離開戰場」,選擇不回應、忽略、封鎖,而不是奉陪到底。

✅ 設定規範與後果,並以身作則

建立清晰的家庭網路使用規範,其中應包含線上言行的準則。

如果孩子違反規範,造成傷害,需要有相應的邏輯後果(例如:限制上網時間、向對方道歉、或承擔其他修復責任)。

同時,父母自身的網路言行更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鍵盤俠止步!教孩子做個有溫度的網路公民

網路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延伸,孩子在網路上的人際互動,同樣需要學習尊重、同理與責任感。

教養的重點,不是禁止孩子使用網路,而是引導他們學會如何在虛擬空間中,保有真實世界的良善價值,並使用科技工具來建立連結、學習知識,而非製造衝突、散播仇恨。

陪伴孩子辨識網路言論的影響力,練習用文字傳遞溫度,用同理心化解紛爭。

讓我們一起努力,教孩子不做躲在鍵盤後的酸民或惡霸,而是成為一個懂得尊重、善意溝通的網路好公民。

avatar-img
綠豆爸的幸福家
57會員
55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綠豆爸的幸福家 的其他內容
▌孩子討厭寫字又潦草,我要怎麼教小孩? 「喔~又要寫字!好煩喔!」「我的手好痠!」 你請孩子練習寫字或寫功課,他卻抱怨連連、意興闌珊,好不容易坐到書桌前,卻又像是鬼畫符,字跡潦草到幾乎無法辨識,只想快點結束這個「苦差事」。 盯著那歪七扭八、大小不一、甚至超出格線的字,你可能忍不住皺起眉頭,
▌孩子忘東忘西、丟三落四,我要怎麼教小孩? 「你的作業又沒帶回來!」 「水壺又忘在學校了!」 「外套呢?是不是又丟在安親班了?」 你是否每天都在提醒孩子記得帶這個、記得帶那個,卻還是常常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或者得親自跑一趟幫孩子送東西? 看著孩子兩手一攤說「我忘了嘛!」,或是根本不覺得
▌孩子很會討價還價、經常「盧小小」,我要怎麼教小孩? 「再五分鐘就好嘛!拜託啦!一下下就好!」 「為什麼他可以我不行?不公平!我不管,我也要!」 「可是我就是想要嘛!媽媽最好了,買給我嘛!求求你~」 你才剛設定好界線或做出決定(例如:關掉電視、睡覺時間到、不能買某個玩具),孩子就立刻開啟
▌孩子討厭寫字又潦草,我要怎麼教小孩? 「喔~又要寫字!好煩喔!」「我的手好痠!」 你請孩子練習寫字或寫功課,他卻抱怨連連、意興闌珊,好不容易坐到書桌前,卻又像是鬼畫符,字跡潦草到幾乎無法辨識,只想快點結束這個「苦差事」。 盯著那歪七扭八、大小不一、甚至超出格線的字,你可能忍不住皺起眉頭,
▌孩子忘東忘西、丟三落四,我要怎麼教小孩? 「你的作業又沒帶回來!」 「水壺又忘在學校了!」 「外套呢?是不是又丟在安親班了?」 你是否每天都在提醒孩子記得帶這個、記得帶那個,卻還是常常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或者得親自跑一趟幫孩子送東西? 看著孩子兩手一攤說「我忘了嘛!」,或是根本不覺得
▌孩子很會討價還價、經常「盧小小」,我要怎麼教小孩? 「再五分鐘就好嘛!拜託啦!一下下就好!」 「為什麼他可以我不行?不公平!我不管,我也要!」 「可是我就是想要嘛!媽媽最好了,買給我嘛!求求你~」 你才剛設定好界線或做出決定(例如:關掉電視、睡覺時間到、不能買某個玩具),孩子就立刻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