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像過「語言」除了用來考試,還能打開生活的無限可能嗎?
我學語言不是為了拿證照,也不是為了跟上流行,而是為了能夠走進對方的生活,用熟悉的語言交朋友。
我從小就生活在多語言的環境中。丫公丫嬤講日文、我們是客家人少不了有客語的出現、台語(我媽是閩南人)、住在花蓮,原住民文化少不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對語言的接受度自然就比較高。
只要能聽懂,我就能更瞭解他
這就是我發展語言的發想,在以聽為主要目標的我,當然無時不刻的發揮聽力的最大極限。『好奇殺死一隻貓』是我人生寫照,對未知的渴望,讓我持續走在語言的路上。
- 英文:我想不用說明,幾乎到哪個國家都能溝通使用。再加上,很多新知以多以英文發表。想要雙手自由,聽力真的不可少(我幾本上能不要看字幕就不要看,雖然單字太多的時候還是會投降)。
- 廣東話:我那年代,港劇真的是風靡一時,連主題曲都會哼是基本技能(其實唱歌也是很好的學習方式,我不太用是因為我的耳朵也忍耐不了我的歌喉)。再加上用的字都是繁體中文,學成率算是我所有語言中最好的,當然香港人還是會抓我發音就是了!
- 日文:在韓劇尚未興起前,日劇是繼港劇後的另一波興起的外購劇。日文跟英文就是完全不同的組合,日文比較無法完全靠聽力學成,基本的動詞變形如果能學一下,表達出來的效果會更好。像我這種不求解甚解的人,覺得夠用就好。我懂基本的5段動詞、再背上一些生活會話句型,我自己去日本自助行,也溝通無礙。
- 韓文:大家都知道韓劇多熱門現在多熱門,幾乎是攻陷市場的程度。我到現在都還沒有背韓語的拼音(有點懶),我就是直接背句子開始。我碰到喜歡的金句,我會乾脆背下來。再加上韓文的句型跟日文比較類似,結構上比較容易理解。這語言,我還在實驗階段,也許過一陣子再來分享成果。
自學語言有擴發你的想像力的功能,也是我進入別人生活的方式。多年下來,不管講得好不好,能講上幾句對方熟悉的語言,都能增進感情(話說,我曾經在中南部的鄉村,一開始問路被丫嬤忽視,用了台語才問到路的經驗)。
你有學過哪一種語言嗎?學語言的過程中,有讓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一次對話,或一種全新生活方式嗎?我也想要有新的學習語言方式,歡迎留言建議哦!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