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雜念,並維持專注力?
▎第三週的冥想狀態
截至上週,我已經持續冥想整整三週了。
上週我維持每天 10 分鐘的冥想練習。前三天,我持續使用「數呼吸次數」的方法幫助自己集中注意力;而後四天,我則試著不再數數字,僅專注於自己的呼吸節奏,試圖以更自然的方式進入冥想狀態。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放下數數字後,腦海中卻湧現出各式各樣的雜念,例如:
- 今天工作上發生了什麼事?
- 閱讀時吸收了哪些新知識?
- 有時甚至會突然蹦出一些新點子或創意。
這些突如其來的想法,不僅在冥想當下出現,有時還會持續整整一天,甚至兩三天之久。
比如,上週我突然冒出了一個叫做「破產日記」的點子,這個想法竟然在我腦海裡盤旋了三天。
最終,我為了避免遺忘,趕緊將它記錄下來。
▎如何處理冥想時的雜念或新點子?
在冥想的過程中,常常會冒出一些有趣且意料之外的想法。
雖然如此,我並不會在當下中斷冥想去記錄它們,因為我知道冥想過程應該是完整且不中斷的。通常我會等冥想結束後,再來整理或記錄這些意外冒出的點子。
▎挑戰冥想的進階強度
經過這三週持續的冥想練習,我的身體似乎已逐漸適應了每天 10 分鐘的冥想節奏。
目前我在冥想時,經常覺得時間過得飛快,這與剛開始練習的第一週形成鮮明的對比。當時的冥想時間總感覺格外漫長,但現在則感到轉瞬即逝。
儘管如此,當我嘗試放棄「數數字」的方法時,注意力會更容易被其他雜念帶走,難以維持在穩定的呼吸節奏上。
這點是我下一週需要特別調整與強化的地方。
▎總結:持續練習,找回內心的平靜
透過這幾週的練習,我發現無論有沒有數呼吸次數,雜念都會在腦海中浮現,但使用數呼吸次數能幫助我,將注意力更有效地拉回到「當下」狀態,避免雜念干擾。
相反,若不進行數數字的動作,腦海的想法往往會更加凌亂,甚至影響日常其他事情的專注力。
這讓我理解到,專注力的培養不僅適用於冥想,更能幫助我們提升生活和工作上的效率。
初期練習冥想時,出現不安與不適都是正常現象。
重要的是,透過持續地練習與自我調整,我們能逐步排除這些負面影響,提升專注與平靜的狀態,做事效率自然也會提高。
▎交流討論時間
- 你平常有進行冥想練習嗎?
- 當你感到注意力不集中時,你會如何調整呢?
歡迎你在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經驗與想法~
